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人口老龄化:一个无能的借口! ——中国人口问题对话(三)

人口老龄化:一个无能的借口! ——中国人口问题对话(三)

时间:2021-07-12 09:16:40

相关推荐

人口老龄化:一个无能的借口! ——中国人口问题对话(三)

【编者按:这是一篇虚拟的对话。来源于“人口问题发言人”(简称“发言人”)平日里与朋友们的交谈,以及在网络上发言人与各色人等的交流记录,还有发言人与假设的提问者之间的会话。与发言人对话的所有对象统称为“对话者”。】

对话者:前面我们讨论了人口红利的问题,你的看法是,无论生育控制要不要放松,起码不能为了“人口红利”而增加人口。但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通过多些新人口来中和一下人口结构,不好吗?

发言人:关于人口红利问题,我使用了一个很刺耳的词。为了保住人口红利而主张放开二胎,我说是一个“无耻的理由”。单纯从劳动人口的数量上看,20-59岁年龄组人口为8.39亿,而且还有0-19岁年龄组3.23亿的后备军,说句极端的话,即使一个不生,一个民族要是有一点起码的自信的话,3亿劳动力什么样的人间奇迹创造不出来呀?!关于人口红利问题要补充的一点是:无论少生还是多生,人口红利都是注定要消失的。因为在一个科技进步的文明经济时代,人口红利必然要让位于制度红利、创新红利,简单说就是要依靠“人”的红利,而不是“人口”的红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说,贪恋人口红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思进取、没有出息的表现!

现在我们来谈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首先,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人口趋势。两个原因:一个是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一个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呈现出,随着财富增长和社会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自发地降低的规律。从深层次看,这可能是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引起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存哲学的改变,即现代人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更加注重自我的存在与展开、更注现世的享乐,而不愿意多生育,为抚育下一代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人类总是追求进步的,发达国家的人口发展路径就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发展的未来趋势,人口老龄化是迟早要遇到的。人口老龄化作为世界人口的趋势性现象,也是人口健康与人类成熟的表现。人类自身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稚嫩的婴儿期、生机勃勃的青年成长期和稳重的中年期,开始步入成熟的老年社会,这是必然的规律。

对话者: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老龄化是不是来得太早?

发言人:这正是我要谈的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由于我国国民整体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人们的生育行为主要受传统生育伦理的支配,人口增殖不存在自发的可以信赖的自我约束机制,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总人口增长将失去控制,越来越积重难返。事实上,现在的人口基数已经是积重难返。幸亏中央政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经济体制开始破除计划体制的同时,对人口发展反而采取了强硬的计划体制,才有效控制了我国总人口的继续膨胀。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人口总和生育率逐步降低到人口更替水平以下,也就是说,我国通过采取主动的、预防性的,同时也是外在的、强制性的生育限制措施,也做到了发达国家那样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这就必然使得我国较其他发展中国家更早出现人口老龄化。

所以,的确是计划生育使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这一点无需否认。这个结果是推行计划生育可以预见的结果,我不认为提前到来是坏事。迟早要来,早来好过晚来。我把中国人口老龄化概括为“跨越式人口老龄化”,(程恩富把我国在人均收入较低条件下到达老龄化水平,同时劳动力仍然大量相对过剩的情况,概括为我国人口领域的“二元结构”。)就是在我国尚未成为发达国家、但在迈向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在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比发达国家较早出现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这是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接受并完全能够应付的结果。

对话者:你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发言人:最大的难题当然是养老负担。但光这样说,问题的指向还不明确。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难题,难就难在老龄人口的数量太过庞大。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年龄组人口为1.78亿,如果人口再生产维持1.8总和生育率,未来50年老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大约在2050年左右达到3.31亿高峰,接近半个欧洲人口,之后老龄人口数量会慢慢减少。

我国养老的社会总负担大,根子还在人口基数太大上。从这个角度看,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可以在未来总人口抵达某个峰值后,降低养老的社会总负担。相反,如果放开二胎,且不说新增人口要抚育,也是担负,问题是将来老龄人口数量降不下来,养老社会总负担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因此,我是绝对不赞成通过新增人口去缓解人口机构老龄化的,那只是人口结构上看起来好看,养老的问题反而更难了。

对话者:那你认为该怎样解决养老的问题呢?

发言者:相对于我国的财富水平,特别是制度保障来说,的确是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但不是不可以应对,发达国家既有成熟的经验,也有成功的范例。照着做就是了。无非三个办法:

第一,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财富储备。相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创富水平可提高的空间至少有十倍。从经济上看,这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二,一定要认识到,养老是个社会问题,或者说养老一定要寻求社会化解决的途径,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覆盖全体国民的,也要公平、均匀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这是现代政府应该做的事,我国财政收入年年增长,这30年确实是“国富”了,还有那么多钱购买外债,不如用那些钱搞养老和国民教育。

没有一个国民可以仰赖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人“养儿防老”的动机就不可能消除。从一个社会来说,鼓噪“孝道”,眼睛盯着老百姓的“道德观察”,实际上掩盖了政府的不作为和不尽责。

第三,人类的健康水平已经允许将退休年龄适当延长,让过去年龄限的所谓老年人老有所为、自给自足,这个办法在效果上立竿见影。

对话者:老百姓始终担心老了谁来养,央视春晚,旭日阳刚一首《春天里》之所以打动人,无非是一句“老无所依”勾起了无数人的辛酸与未来的忧虑。独生子女政策对养老问题是个大的挑战,不是吗?

发言人:这的确反映了现实的问题。计划生育断了个人或家庭养老的后路,但同时社会化养老的机制还没完全准备好。但是,因此而试图多生孩子来解决养老的问题,在方向上还是错的。

就个人或家庭来说,即便在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还未健全的情况下,理智的做法也应该是,通过个人的勤勉与合理安排为将来养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个人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如果连为将来储蓄的能力都不能够的话,我们怎么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抚育子女和善待后代呢?再者说来,中国过去几千年的生活表明,养儿防老不过一厢情愿而已。广大农村的老年人直到他们衰老到躺倒那天为止,一直都在操劳,过着老死赖活的日子。像曹雪芹说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谁见了”!养儿防老的社会只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去:自己没能力终老,还要养儿防老;生养既已出自私利,能力上又力所不逮,何以求得儿女的回报?养儿防老多半晚景凄凉,也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而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不寻求养老的社会化解决途径,却只想通过多生人口来供养自己的老年,这完全是缺乏自信、无能的表现!因为这个民族活着的人民,不要说为下一代积累足够的财富、让后人更快、更高、更好的发展,连自己老有所养的储备能力都不具备!这个民族也是缺乏智慧的人民,他们没有信心、也没有能力,通过完善的社会契约办法,解决养老人口问题。养老的社会化途径,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也是社会化服务上的,例如养老院、养老互助、社区义工等等。

如果说,拿人口红利说事,要求放开生育限制,是一个无耻的理由,那么,借口人口老龄化,希望多生孩子养老,则完全是一个无能的借口!

“不要,再编织美丽的哀愁;不要,再寻找牵强的借口......”(齐秦《冬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