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红楼梦诗词全鉴:贾宝玉是天下第一淫人?石头的寓意是什么?

红楼梦诗词全鉴:贾宝玉是天下第一淫人?石头的寓意是什么?

时间:2020-05-09 10:25:59

相关推荐

红楼梦诗词全鉴:贾宝玉是天下第一淫人?石头的寓意是什么?

六不和尚

关注王和尚,读懂红楼梦

关注

和尚有话说

《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多写闺阁中儿女情事。但是作者却管中窥豹,以小儿琐事来揭示家族的兴衰纠葛。推而广之,也可比拟为全人类的兴衰起伏,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而道寄于忽微之中。因此,和尚以为,《红楼梦》一书善用比兴,处处伏脉,微露笔意,而意涵深厚。故读红楼要善于挖掘作者言外之意,才能感受其深沉的喟叹。

作者经过家族崩塌的剧烈变革,历尽人情冷暖,加以深厚的学养和巧思,故书旨冷静悲观,而其文却镂金错彩,于繁花似锦处点露盛宴不常,好事多魔的感叹。

本篇文章将阐发作者比兴之处和言外之意,文脉也将由宝玉一人而涉及闺阁儿女集体悲剧命运的探讨。(六不和尚:midouwei)

故事背景:全书第五回乃一书纲要,作者借宝玉魂游太虚幻境,写明全书的走向并揭示书中女儿的命运悲剧,笔力遒劲,立意深远。宝玉在秦可卿房中醉卧,梦中遇一仙境,听有仙人作歌曰: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王和尚解读:

“春梦”乃是一部书的关窍。宝玉喜聚不喜散,后文麝月抽“开到荼靡花事了”的花签词,宝玉非常不喜。而贾家四个女儿也都以“春”字为名。皆因女儿如花,逢春绽放,正是韶华绚烂之意,而“开到荼靡花事了”正是寓意众花凋零,一片萧索,故而宝玉不喜。而“梦”也揭示了,繁华终是一梦,总要醒来,而醒来的落寞与孤独才更让人觉得铭心刻骨。因此春梦随云而散,已经昭示了闺中众儿女的结局。并且,春华秋实,时序更替,本是自然之律,不可逆转,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到头来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春梦”“飞花”皆是比兴之意,春梦象征个人的悲欢离合,也象征家族的兴衰更替;而飞花则着重指儿女之情。落花有意,奈何流水无情,时间流逝,红颜终老,这无可奈何之事,更让人觉得悲伤。结合全书,大观园熙熙攘攘,莺歌燕舞,终究逃不过外方实力的碾压,而众女儿也渐次凋零。前八十回,晴雯惨死,芳官等皈依佛门,香菱被夏金桂折磨,而迎春嫁给淫邪凶狠之“中山狼”孙绍祖。在抄检大观园之后,司琪被赶出大观园,宝钗明哲保身也离开此处,众花凋零的悲剧已经拉开了序幕。

故而,本诗二联“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恰似当头棒喝!所谓“闲愁”即是情爱缠绵之意,而情长则必气短,情深则必寥落,痴爱缠绵得到的更多是不足和怨愤。因此可以看出,虽然《红楼梦》大旨谈情,对于情却非常矛盾。独抱性灵,爱恨由心,其结果却更多是情思空寄,襟怀寥落而已。

本歌是太虚幻境仙人所唱,其意却在警醒宝玉,也表达出作者对情之无奈之思。推而言之,“闲愁”也是众生烦恼之源。佛家说人有七苦曰“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细考之,这岂不也是闲愁么?若能大彻大悟,抛开放下,内心自然会平安喜乐。因此,仙人所唱之歌,其词虽白,其意却极深。

需要指出的是,明清小说多有借悟道轮回来叙述世俗人情的小说。作者安排贾宝玉魂游太虚幻境,即是对这种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贾宝玉乃是情痴情种,他游历太虚幻境,检阅家中众姐妹的命运,其意即在警醒他改过自新,回到仕途经济的正路上来。而宝玉却浑然不解,一无了悟,这既是作者布局的安排,也是宝玉的性格使然,更是他没有经历何来看破的无奈之举。

另外,警幻仙姑称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暗有深意。宝玉虽对众姐妹关心爱护并且包容,但是何以为“淫”?或许在于,宝玉虽不涉肉欲,却心在闺阁之中;虽自相珍爱,却无意于仕途大业;虽承继祖业,却无心挽救,而只是在闺阁之中消磨时光。貌虽不“淫”而心实为“淫”,心虽不邪,而其行却僻,若不然,为何服侍平儿理妆而竟至于喜出望外耶?为何不能一亲鸳鸯芳泽而竟至怏怏不快耶?故而,心在儿女身上,而不理仕途正道,其“淫”不啻房中交欢,所谓情不同而理同,意不同而趣同是也,奈何宝玉竟尚未悟,所谓劫数命运,或为此吧。

故事背景:《红楼梦》第八回宝钗微恙,宝玉去探视。宝钗要看宝玉所配之玉。作者在此有一律诗,此处方是正写玉石,作者也借此逗露出许多内涵。

其诗如下: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王和尚解读:

首先要说明:此玉石乃是女娲炼石补天时未用之石,石头经过锻炼,灵性已通,它不堪补天之选,自怨自艾于青埂峰下。适逢一僧一道路过于此,谈及红尘中的繁华富贵,石头内心切慕,凡心炽热,故而苦求僧道带它到红尘中经历一番。僧道大施佛法,将粗蠢巨石幻化为莹洁美玉。

石头经过锻炼,而不堪入选,本身就带有作者极大的怀才不遇之愤,而石有微瑕才不堪使用,也暗示作者内心的惭愧和冷静。石头羡慕红尘繁华,也暗示作者内心对过往繁华实有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而“经历”也不过是经过而已,迟早要返回寂寥之处,也暗示作者对自身命运清醒的认识和对繁华不可依恃的绝望。石头由蠢石变为美玉,本身就在调侃世人。何则?粗蠢石头随处可见,而人不甚惜,一旦化为美玉,而世人却艳羡珍爱。其实,石头美玉本是同质,而势利之徒才弃石而取玉,作者之悲愤无奈可见一斑。

明确这些,才可看此诗。

首联“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女娲炼石补天本属于荒唐之事,而幻石入世则更荒诞不稽了。这句是作者写书之本,作者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来抒发内心一腔热爱和悲愤,但是他不愿、不敢或者不能直述其事,故而假托子虚乌有之事来敷衍出一段故事来。这一联主要写石头本是“幻化”,也本是“梦幻”不是却有其事,也无稽无考,将石头之空写得非常形象。

二联“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石头凡心炽动,苦求要去红尘经历一番,但是它失去的却是本真,得到的却是一副不可长久的臭皮囊。所谓得不偿失,顾此失彼是也。正是因为石头失去本真,所以后文才轻易被五鬼魇住;它即便被贾母袭人等小心爱护,宝玉仍时犯痴傻之病,如此看来有此皮囊何用呢?由此也看出作者的自我省思,他在人间经历苦难,这一切是自找还是命数呢?似乎作者也在寻找自我本真,而文中宝玉最后悬崖撒手,倾心向佛,与其说是无奈更不如说是寻找到自我的证据吧。

三联“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虽然石头凡心炽热,但是他降世之时却在贾家末世之时,所谓大厦将倾,黑云压城之时。因此,此时的美玉,虽然外形精美,但是生不逢时。此时金无光彩,玉无莹光,真可一叹。石头补天不堪入选,本已自愧;幻形入世,又逢末世,石之不遇,可悲也夫!这也能看出作者内心的矛盾纠结,漂泊无依,路穷唯哭。因此,石头经历这一番悲欢离合,也让他尝遍了心酸磨难,石头作为一个旁观者和亲历者,这命运的摧折锻炼,让它无奈,也让它看穿和绝望吧。这一联表达出作者对末世的无奈和对石头的怜悯,当然也有对石头的调侃和讽刺之意。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石头和宝玉本人,三者的关系并非映照或者代替,而是作者内心纠结和自我审视的表象。

尾联“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一联立意奇警,振聋发聩,直言贾家败落之后的景象。所谓“白骨如山”,或许暗示贾家最后会遭倒屠戮,或者贾家最后死走逃亡消磨殆尽,而最可悲的是,家族败落之后,连名字都会被别人忘记。为何?其一,世事轮回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无人记得前人的兴衰败落,只会艳羡新的贵族;其二,白骨如山,尸如枕藉,此时又有谁能分辨得出谁是贵族,谁是仆从呢?无非皆是白骨而已。其三,人已逝去,名字、家世和往昔的荣耀又有什么意义呢?终究都在轮回和消亡罢了。而“无非公子与红妆”一句,更是让人心痛。这一堆白骨,之前不过是一些公子王孙,红粉佳人罢了,如今何在呢?这一联写得沉痛、冷静而绝望。虽与“石头”不甚切题,却更有力量和感慨。

这首诗由石头而及其本性,由其本性而及家族末世,由家族末世而言及家族败落白骨如山,这些都是石头在红尘中需要经历的,石头作为亲历者,当它梦醒,将故事写在石头上之时,它内心是沉痛还是绝望呢,是看破还是自愧呢?读者自辨。

需要指出的是,原全书可知,石头与宝玉是紧密相连的,石头可为宝玉之灵魂,宝玉为石头之皮肉;石头为宝玉之本性,宝玉为外心。没有石头,宝玉就会丧失本性,痴痴呆呆有若行尸走肉;而有了石头,宝玉却增多了许多痴狂的想法和乖僻的行为,石之损益,到底为何?

书中宝玉本人是有几分宿慧的,他也不尽然是沉迷于富贵和红尘肉欲,反而宝玉却显得冷静而不合流俗,他尽最大努力去维护众姐妹的平安快乐,但是他能力不逮,补天乏力,最终只能眼看着家族败落,红粉凋零。这是石头微瑕的证据,也是作者有心无力的自愧之意。关于宝玉悟道以及其他诗文的内涵,和尚将在后文陆续详及,敬请期待。

头条推荐

红楼梦诗词全鉴: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详解《龙文鞭影》,哪一个故事最触动你?(第十七)

“七夕”次韵诗被他们玩烂了!哪一首你最喜欢?

上周好诗均在此!今日生辰谁记我?烛光朵朵应声开

关注王和尚,每天读好文

不拜师 不收徒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号 : tianxie142

微信公众号:midouwei

想要听王和尚语音聊诗,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