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且看师兄师姐的成长心得|静水流深 宁静致远

且看师兄师姐的成长心得|静水流深 宁静致远

时间:2021-08-18 03:17:05

相关推荐

且看师兄师姐的成长心得|静水流深 宁静致远

静水流深,宁静致远

从六年前的今天初入西政到今天坐在北大图书馆里,已经过去了六个春秋。在这六年求学生涯中的诸多感悟,我希望能够借此文分享给愿意在此路上继续跋涉的那些后来者,以期能对他们产生稍许助益。

一、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是学术研究的不竭源泉

朱子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没有真正沉静的心性与对自己研究方向的热爱是不可能做到专精的。在攻读硕博的过程中,那些半途而废或者草草收场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大多都是因为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丧失了兴趣。虽然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也是会与时推移的,但是兴趣本身也是可以培养的。在选定某一个研究领域之后,如果通过广泛的阅读发现自己不能驾驭也不妨在子领域的上级领域重新进行选择。通过广泛的阅读与针对性的摄取相关知识,我们总是可以大致使我们的兴趣与我们学习的专业保持关联性。对于真正想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培养兴趣的前提就是始终葆有对知识的敬畏与渴望。学术研究如果成为一项痛苦的任务,毋宁它从未被选择过。

在这个前提之下,对处于学术研究起点的我们来说,很多人刚进入硕博阶段的学习时,都不会很明确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下具体研究哪一个小项。只有找到自己选定的这种研究专项,硕博阶段的学习才会更有针对性,相应的科研成果也更容易产出。盲目选定研究领域常常会出现经过系统深入后的研究乏力,因此在我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对本领域的基础理论有了系统了解后,进而提炼出一些针对性问题去划定自己基本的研究范围。经由这样一个过程也是培养我们研究兴趣的基础,凭借基础的夯实与兴趣的培养,我们会发现相应的写作与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自然就会有相应的论文产出。学术研究切不可为了成果而急躁,真正经得起检验的研究,一定是静心打磨厚积薄发的结果。

二、求学的过程根本是对习惯的培养和对心性的磨练从本科到博士十年的时间,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呢?其实很多人站在博士毕业的时间点回望过去,其实并不能切实感受到知识上增长带给自己的冲击。对于一个人来说,知识的获取、丧失与遗忘都太过平常,知识自身也会在我们的脑海里暗自凋零。而通过获取知识所带给自己品质心性上的磨砺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搜集、筛选、组合与摄取,根本上是在训练着我们的心性。通过不断地阅读、思考、质疑与推倒,我们对自我与对我们的人生从怀疑到确信,从畏缩到勇敢,从局促到坦荡。面对那些荣光与声名从竭力紧握到淡然处之,学术所能够带给人的也不过是在面对无常世界时他能够深度向内探求到自我独立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之中从而寻得恒久的支撑。世间千万事如浩瀚书海,人生的探求与求证最终不会源自于对任何一个人的事例的征引,唯有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人精神世界才是屹立不倒的论证。学术只是生活的一隅,我们所学习的那些知识并不足以面对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疾病、死亡、痛苦与挫折,但是在潜心学术中所磨砺出来的沉静、坚毅与豁达对我们而言与其他的职业是殊途同归的。在学术的路途上注重对自己心性的打磨,将会使我们受益终身。也正如歌德所言:“任何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三、申请博士时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上面是自己求学路上的一些感触,接下来我想谈一些比较实用的东西。

1.申请博士的择校问题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对于博士来说他会综合考虑学校名声、就业前景、博士待遇与毕业条件等等。不同的学校的学习氛围、提供的学术研究环境以及给学生的福利待遇都不太一样。一般来说选择本校的硕转博是最保险的一种途径,但是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很多人也愿意尝试更好的学校。仅就我知道的来看,清北人的博士招生,基本京外的占多数,在这三个学校的竞争中,人大最为激烈、北大次之,清华相较而言竞争最小。在学术环境上三个学校各有千秋,但北大法学院的国际化程度较高,每年提供的交流交换的项目及相应资助也较多。如果博士期间考虑到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世界顶级名校做联合培养或者访问学者的,这三个学校都可以考虑。在博士生待遇上清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每年能够提供给博士生的基本补贴在6w左右,这些因素也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申博的考量。相对来说上述条件都不是主要的因素,因为与硕士择校的很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申请博士要先联系导师,导师确定就确定了学校。由于博士招生导师的意向非常重要,因此选择最有把握的导师才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成功率,不能盲目追求上述的那些条件,否则主次颠倒会给申博增加很多非必要的障碍。

2.具体的申请问题

由于导师意向在博士招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做到让自己的心仪导师在考试前对自己的基本情况有一个较为充分的了解就非常重要。联系导师的方式一般是相关老师尤其是自己导师的引荐或者自己联系,前一种方式比较推荐。因为自己的导师对学术圈肯定比自己熟悉,在考博士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和自己的导师沟通,充分利用起导师能掌握和给予的信息资源,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在联系上意向导师之后要适时与之保持联系,让他知道自己的学习准备的大致动态,主要是让他知道自己在坚持这这个事情。很多导师对于学生表达跟自己读博意愿并不会明确作出表示,因此不用过多揣测,脚踏实地进行复习准备即可。

3.考察的内容

现在基本上很多学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初试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相关基本情况包括硕士阶段的学术成果、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外语水平的审查。建议硕士阶段考一下雅思或者托福,博士入学就可以免考英语。硕士阶段的科研成果也是一个主要参考指标,但是对于成果不足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扎实写好毕业论文与攻博计划来弥补,除非申请条件有相应的硬性规定。攻博计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表明你对相关领域的一个基本思考与博士研究的基本方向,因此要做到文献齐全,视角专业,尽量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对攻博计划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表述思路,在复试时面试教授一般都会主要针对攻博计划发问。清北的复试考察注重知识的广博性与发散性,要求候选者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认知。而人大的考察比较注重对本领域基础性理论的掌握,考察的内容也偏重对人大相应学科教材上的知识的深化,因此准备起来相对具有针对性。

总体来看,考博复习相对考研复习的盲目性较大,复习针对性较小,因此硕士阶段对相关领域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对专业领域的经典问题以及相关的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把握对考博也大有裨益。结END语学术这条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泥泞,它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真正具备淡泊的心境、沉心地钻研,他才会真正有所成,否则永远只是作为浮于表面的浅水,而浅水喧哗,静水流深。《孟子·离娄上》有言:“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越深的钻研越向自我的内部去探求,修身与治学的态度也莫过如是。谨以此与大家共勉。个人简介钟子龙,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方法律思想史。本科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级,曾获得西南政法大学“优良毕业生”。硕士阶段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盈科奖学金等。

编者按

在大学期间,在大伙的眼里,子龙同学很内敛,话虽不多,但做事认真踏实,尤喜欢看书。也许正是他这样低调而不张扬的性格,爱阅读的习惯,对学术的执着,让他开启了探究法理学的学术之门,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远方。“静水流深,宁静致远。”愿子龙同学的本硕博求学心得对于师弟师妹们的学业生涯抉择有所帮助。

——胡绵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