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袭人是副钗 晴雯为黛影 同赴悲凉寂寞林!

袭人是副钗 晴雯为黛影 同赴悲凉寂寞林!

时间:2020-04-24 20:16:36

相关推荐

袭人是副钗 晴雯为黛影 同赴悲凉寂寞林!

第六十二回,真是很奇妙的文章。前脚宝钗和黛玉同饮一杯茶,后脚袭人和晴雯居然手拉手。请看:

刚出了院门,只见袭人晴雯二人携手回来。

这可是一幅好姐妹的姿态。莫非,钗黛合一,作为黛影钗副的晴雯和袭人也冰释前嫌了?

来看袭人是怎么评价晴雯缝补孔雀裘的:

袭人笑道:“我们都去了使得,你却去不得。”晴雯道:“惟有我是第一个要去,又懒又笨,性子又不好,又没用。”

袭人笑道:“倘或那孔雀褂子再烧个窟窿,你去了谁可会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撇四的,我烦你做个什么,把你懒的横针不拈,竖线不动。一般也不是我的私活烦你,横竖都是他的,你就都不肯做。

怎么我去了几天,你病的七死八活,一夜连命也不顾给他做了出来,这又是什么原故?你到底说话,别只佯憨,和我笑,也当不了什么。”

很显然,袭人已经窥破了晴雯的情缘。晴雯平时不给宝玉做针线,是有原因的。贾母的针线活计,晴雯还得做呢,那是她的主业之一。作为贾母选中的宝玉的妾,晴雯在宝玉房里具有相当高的自由度。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袭人探母这几天,晴雯生病,宝玉的细心呵护,融化了晴雯内心的坚冰。如果说撕扇子博其一笑,宝玉给予晴雯的是娇宠,那么,第五十一、五十二回宝玉给予晴雯的就是关爱了。

既然为了一件孔雀裘,连性命都不顾了,那么为了宝玉,和袭人和好,不让宝玉为难,又算的了什么呢?

至于袭人,我曾经分析过,她构陷晴雯,其实只是为了自保。依靠王夫人的抬举,使得那些知道她和宝玉发生关系的人知趣、闭嘴,或者误以为王夫人已经暗中恩准她做了宝玉的房里人,不敢进言。

再者,她需要的不是赶走晴雯,而是超过晴雯,这是她投靠王夫人的另一个原因。自保之后,为了她“那颗争荣夸耀的心”,她不仅要做宝玉房里的第一大丫鬟,还要做宝玉的第一妾。

这就是晴雯将死,宝玉哭诉时,她说过的那一句冷酷无情的话——“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再怎么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的真意。

至第六十二回,袭人在王夫人心里的地位已经极其稳固了,她该说的已经说了(向王夫人进言),该做的已经做了(退一步让晴雯服侍宝玉),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王夫人给予她的超高待遇),在她可控范围,她已经尽力了。

至于王夫人将来会怎样,贾母会怎样,那不是她能够左右的了。反正,事实的格局已经是,晴雯虽然是贾母选中的宝玉未来的妾,但袭人作为王夫人中意的人选,在方方面面均已经超过了晴雯。这个时候,不和晴雯修好,更待何时?

袭人的心机,真令人叹服。所以,我们看到第六十二回,她已经和晴雯和好了,而且好得不得了了,出双入对了。就连叫宝玉吃饭也是手拉手一起来的。

其实这里面也有曹雪芹的私意。短短一年美丽幸福的大观园时光,既然谓之神话,那就力求尽善尽美吧。既然钗黛合一了,那么,作为这两位女主角的副手,也和好了吧。

且看第六十三回,袭人怎么进一步调笑晴雯:

话说宝玉回至房中洗手,因与袭人商议:“晚间吃酒,大家取乐,不可拘泥。如今吃什么,好早说给他们备办去。”袭人笑道:“你放心,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五钱银子,共是二两。

芳官、碧痕、小燕、四儿四个人,每人三钱银子,他们有假的不算,共是三两二钱银子,早已交给了柳嫂子,预备四十碟果子。我和平儿说了,已经抬了一坛好绍兴酒藏在那边了。我们八个人单替你过生日。”

宝玉听了,喜的忙说:“他们是那里的钱,不该叫他们出才是。”晴雯道:“他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那怕他偷的呢,只管领他们的情就是。”

宝玉听了,笑说:“你说的是。”袭人笑道:“你一天不挨他两句硬话村你,你再过不去。”晴雯笑道:“你如今也学坏了,专会架桥拨火儿。”说着,大家都笑了。

如果晴雯没被赶出去,袭人和晴雯将来可能都是宝玉的妾室。袭人是贤淑体贴型的,晴雯则是野蛮女友型的,袭人的温婉,宝玉受用,晴雯的火爆,宝玉也是受用的。所以袭人说宝玉,每天不受晴雯几句硬话,就不舒服。

先是被袭人窥破情缘,如今又被袭人说中心事,即使晴雯这样的野蛮女友,也害羞了,说袭人也学坏了,这种娇羞,是对宝玉的爱意,以及由此对袭人的释怀。

晴雯是善良的,她和宝玉一样不记仇。袭人呢,只要跳出名利场,也是善良的。她们的矛盾暂时搁置,也使得她们和好如初了。

设若王夫人不查抄大观园,不撵走晴雯,那么,这个矛盾,也真的就如宝钗退出金玉良缘一样彻底化解了。

可惜,悲剧终归是悲剧,王夫人不仅撵走了晴雯,最终也逼死了黛玉,使得宝钗和黛玉的矛盾、袭人和晴雯的矛盾至死也化解不开,消解不了。这两股矛盾,最终逼走了宝玉。

如果说贾赦贾珍贾琏贾蓉是贾府悲剧的推手,那么,王夫人就是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的推手。这几位太极高手,阴阳颠倒,翻云覆雨,指鹿为马,最终把《红楼梦》推向悲剧的高潮。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