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父亲渡长江 战上海 辗转南北…军人啊 把故乡留在了梦里

父亲渡长江 战上海 辗转南北…军人啊 把故乡留在了梦里

时间:2022-11-05 02:38:46

相关推荐

父亲渡长江 战上海 辗转南北…军人啊 把故乡留在了梦里

▲1949年5月30日上海庆祝解放 资料图

谨以此文献给老一辈革命军人,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父亲的故乡在苏北。六十八年前,父亲南征北战路过家乡的那年,背着一把驳壳枪,骑着一匹枣红马,喊着“娘啊,娘啊”,策马扬鞭奔驰在家乡的原野上。故乡的山水召唤他,归心似箭。来到奶奶的茅草屋前,父亲跳下马来喊娘,奶奶被父亲的突然造访惊得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娘儿俩重逢不过一个时辰,儿要远行,娘留不住,噙着泪花向儿子背影告别。这一别,母子俩十几年未见面。父亲渡长江,战上海,打福建,把故乡远远地留在了身后。

▲作者父亲年轻时(苏北新四军)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父亲所在的部队挥师南下。那些曾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登船前往金门,一去不返,尸骨未还,“故乡”成为隔着大海、飘零在血色海滩上的亡灵绝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军人的故乡在何方?乡愁永远是军人的家国情怀。

1962年5月,东南沿海局势紧张,前线准备打仗,福州军区的部队疏散军属到后方,我们姐妹弟3人随母亲撤往苏北父亲老家。列车向北驶去,沿途看到的是运载着武装士兵和大炮的军列风驰电掣地向南开去。那年自然灾害,洪水冲垮了铁路桥,所有人下火车徒步通过部队临时搭建的舟桥。妈妈背着5个多月的弟弟,右手拎着大包,左手紧紧抓着不到7岁的我,我紧紧抓着不到5岁的妹妹的手。为了防止走散,妈妈将我连衣裙的后腰带与妹妹连衣裙的后腰带系在一起,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人群移动。舟桥两侧是部队官兵手挽着手筑成的桥栏,他们长时间站在水中,坚毅而平静地望着撤往后方的人群。北撤的人群很安静,很有秩序,没有惊恐的尖叫和混乱的推挤,我永远记着妈妈的手和舟桥军人的身影。这是我童年第一次前往父亲的故乡,途中的经历永生难忘。

▲作者父母年轻时(摄于1954年)

列车奔驰在苏北平原,两个小女孩扒着车窗,不眨眼地望着窗外的景致……我和妹妹睁大了眼睛,望着陌生的土地,怀抱小弟的母亲告诉我们:这是父亲出生的地方,是我们的老家。儿时回老家,我第一次踏上苏北土地。

爷爷已去世,奶奶的家坐落在一片农田之中,几间茅草屋,两个院子。奶奶家的院子里有株白果树,隔壁的院落是二爷爷家,二爷爷家的院棚里有头牛,见了我们就“哞——哞——”地叫。周围没有大路,要走过田边小路和一个池塘,才能走到奶奶家的门口。

夏日的田野,池塘里有许多鸭子和小蝌蚪,田里蹦出小青蛙。白色、紫色、淡蓝色的喇叭花开在田埂小路边,狗尾巴草在阳光下垂着毛茸茸的头。二爷爷在田里踏着水车唱着歌,“哗啦、哗啦”,水车翻起的水花使寂静的田野充满了生机。我和妹妹在路边摘喇叭花,有时在田边捉蚂蚱,经常弄得浑身是泥。偶尔,一阵风来,突然下起暴雨,我们就像落荒而逃的小鸭子,在滑溜溜的田埂上跑不快,东倒西歪、摇摇摆摆,回到奶奶家时已是落汤鸡了。雨过天晴,我们喜出望外,马上又跑出门去玩耍,奶奶家屋檐下的喜鹊叽叽喳喳,“黑儿”(小狗)在我们身后“汪、汪”地叫着追赶。到了傍晚,二爷爷把门板抬到大门外,用两条长凳支撑起一张床,在上面铺上席子,成了露天纳凉的门板铺。我们和放暑假回家的小姑姑挤在门板铺上,听她唱“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张……”(注:影片《洪湖赤卫队》插曲)。奶奶在茅草屋里的煤油灯下纺棉线,纳鞋底,为我们做土布花裤。月上中天,满天繁星,晚风习习,萤火虫在飞舞,我们迷迷糊糊地睡去,不知什么时候被妈妈抱回屋里。

▲作者的奶奶(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在奶奶家住了几个月,福州军区解除了战备令,我要上小学一年级,便随母亲返回福州,离开了苏北老家。此后几十年没有回到过父亲的故乡,一直等到父亲结束一生军旅生涯的那天,终于又随父母去了苏北。可惜,这时奶奶、二爷爷、二奶奶都已不在人世了,童年记忆中的茅草屋也不见了,唯有那棵老白果树还在。

每年春节大团圆,我奔向父母因工作调动而迁居的陌生城市,我既不会讲父亲家乡话,也不会讲父母现在定居城市的方言,“故乡”重要的乡音标志,在我身上是个零。童年记忆中的苏北乡野至今难忘,夏日里的蛙鸣,田埂边的野花,那是父亲的故乡,也是我们两代人梦中的故乡!

如今,父亲已91岁,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了90年的峥嵘岁月。岁月如歌,多少军人跨过黄河,跨过长江,辗转南北,把故乡留在了梦里,留在了心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