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幼儿园园长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美女妈妈眼中的教育究竟什么样儿?

幼儿园园长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美女妈妈眼中的教育究竟什么样儿?

时间:2022-09-02 10:06:29

相关推荐

幼儿园园长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美女妈妈眼中的教育究竟什么样儿?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有人听说王超很久之后,第一次见到她,会吃惊的说:原来你是女的啊!心里还会说,还这么温柔美丽!

王超的美丽,很内敛,不张扬。虽然很多人都说她很像高挑版的周迅,但是,她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带着眼镜、斯文、智慧的知性之美。

王超的名字很硬朗,这又是她性格的写照。

认识王超已经好几年了。有一天,她说想把自己所学,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理解用来实践。怎么实践呢?就是自己办一所幼儿园!

而且,在这个幼儿园里,她不会遵循某个单一的流派和理念,而是要把最好的教育理念,兼蓄并包,都融合在一起。她认为,这才是教育应该有的态度。

我很理解她,因为我也有同样的想法。但是,我也为她深深地担忧,因为我知道凭借一己之力,要在北京这个地头办一所幼儿园,到底有多艰难。

就这样,每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就会平淡地告诉我进度。找地方呢;谈合同呢;设计装修方案了;已经装修了;不满意,又换了装修队了;在招聘人员呢,在培训师资呢……

终于,到了这么一天,她’邀请我们去彩虹小镇幼儿园,“去看看”。

进入到幼儿园里,我看到一面墙,全是普普通通曾经为建设幼儿园出过力,做过工的人们的照片,和他们的名字。我记得,在她建设幼儿园的时候,我曾经给她提过这个建议,没有想到,她竟然做的这么好。

理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这是一句有些矫情的话,有些人把它当做鸡汤,而另一些人,当做了行动的准则。

看到自己也怀有的一个理想,在另一个人我喜欢的人手里一步步实现了,我真的很开心。

王超也是童书妈妈读书会的成员。这一年多来,她做过好几次的分享,也是年终大会的12个分享人之一。

从她真诚的分享中,我们也更加了解这个看起来弱弱的女子,是怎样成为今天的她的。

春节后,我们在一起吃饭,我提议,大家说一说今年的小愿望吧。

王超说,“我要做到少流眼泪——当有家长不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的时候,我会委屈流泪;当有家长特别感谢我们的时候,我也会因为感动而流泪”。

我倒觉得,这个读中科院教育心理学博士的美丽的妈妈,在当了几年幼儿园园长之后,还会为此而流泪,正是她一直都保持着的真诚和善良。

而且,我坚信,就算王超更成熟老练了,不会轻易流泪了,她的真诚也会永远伴随着她。

一起聊聊教育的本质

文 | 王超

1994年,那时我正上小学六年级。学校一位德高望重的书记给我们上周记课。当时,我的日记被当作范文朗读的几率很高。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在文字间画上一些插画。比如,家里的盆桃开花了,周末去修理了自行车……在我交上的周记本作业上,书记会在下方写上一行评语。因为是连笔字,我看不懂写的是什么。

在经历了三次写评语后,有一天,我被书记叫到办公室。他很严肃地对我说:“以后不可以在日记本上乱画……”书记不鼓励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我对写作的积极性。

,大学毕业那年,博客已经盛行,之后微博、微信陆续出现。哇,我发现这些大热特热的社交媒体的表现方式都是图文结合啊!再后来,我知道了当年我的那种写作方式原来叫做“手帐”。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当年能坚持这个爱好的话,没准儿现在也成一位“手帐达人”了呢。

如今,翻看8岁女儿的作业时,我看到她的大部分作业都是图文并茂的方式完成的。在朋友圈也曾看到朋友感叹:现在的孩子如果不会画画的话,简直都没法儿完成作业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个小故事。它是近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变得越来越多元、开放、包容的一个缩影。

大部分70后、80后被培养的目标是学习成绩好、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大多数的90后已在被鼓励发挥自己所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中长大。我作为一个00后的母亲,与身边的很多朋友一样,希望孩子成为她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就好。

从大的趋势来看,教育的方向越来越接近于本质。

我们躺在床上刷着朋友圈就可以了解各种流派的教育理念、各式各样的教育方式,当我们看得越多,反而会变得越迷茫越焦虑。我要送孩子到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理念各有不同,哪种理念好?让他出国还是留在国内?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一种怎样的教育?

未来的几十年里,教育仍会不断变化。在变化之中,拨开层层表象,是否有一种不变?也就是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或者说,作为父母,我们能提供给孩子什么东西是他真正所需要并且是有意义的。

说起教育之道,我认为是父母的自我成长。父母的自我成长大致从四个层面:对自己的认知,对人生的认知,对孩子的认知,对教育的认知。

我们先了解一下人的发展,人的一生发展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影响上述发展的因素是生物因素与环境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包括遗传以及个体的成熟度,环境因素则包括文化、父母教养方式、学习经验、同伴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之一,而且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原生家庭对于我们性格、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影响有哪些?

大到与人交往的模式、对待金钱的态度,小到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是否留意到,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们会延续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方式?

孩子的某个行为让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发雷霆时,你会不会突然有一种“我妈附体了”瞬间石化的感觉:你指着孩子的手势,说话的神情和语气,与当年母亲对待你的方式如出一辙。

我们是否会在无意间把童年时内在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小时候没拥有过几样玩具,如今孩子的房间塞满玩具几乎变成了玩具反斗城;小时候经常被严苛的父母各种数落、冷嘲热讽,现在可能见不得孩子在和小朋友交往时受一丁点儿的委屈。我们是否对原生家庭某些不当的养育方式有所觉察,并且内心已经与父母和解、在行动上打破某些养育方式的轮回?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帮助我们觉察“今天的我”与“过去的经历”之间的关系,那么阿德勒的目的论则告诉我们不要再把过去发生的事当作“我就是这个样子”不愿意去改变的借口了。过去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解读它,如何赋予过往经历积极的意义。

我们怎样看待人生,实际是怎样看待生活与生命。生活的本质是并非永远一番顺境,考验我们的是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痛苦等等所谓的逆境。无论我们选择逃避、退缩,拖延或是积极面对,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

当我们作为旁观者时,一眼就可以看出,在父母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发牢骚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与被鼓励“慢慢来,我们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中长大的孩子,会拥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谈到生命,其实是想说我们是怎样看待生命价值的,人生短短的几十年,是选择浑浑噩噩地过一生,还是不断地去挑战、超越自己,将生命价值最大化?是活在他人的期待、评价、偏见中,把自己紧紧地束缚起来,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勇于做自己?

选择不同,生命的质量也不同。我们怎样看待自己的生命价值,也直接影响着我们怎样看待孩子的成长。

当我们讨论、研究“教育”的时候,是否了解教育的主体——孩子呢?

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是他们的发展又会有其共性。影响个体差异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敏感期、气质与性格等等。比如男孩与女孩在行为模式上会有较大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情感、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发展成熟度千差万别,处于不同敏感期的孩子在行为表现上会不尽相同,不同气质与性格的孩子在面对同一事件的时候态度与行为亦有所不同……

以文章开头我的那个故事为例,即使在同样的情境下,有的人会不在意老师怎么说继续边写边画,有的人可能会另外准备一个本子坚持按照之前的方式记日记……

此外,孩子有着共同的心理需求:他们希望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渴望被关注、被爱、被接纳,需要在生活中获得成功与挑战的感觉……

这些需求是孩子建立坚实的安全感与价值感的源泉。你不必担心一个内在心理需求被充分满足的孩子,会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或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当我们对自己、人生及孩子有了清晰的认知后,教育的目标已了然于胸。

传统教育更注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是把一个生命个体放在一生的长度来看,帮助孩子构建健全的人格,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个体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谈到人格建构,其实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帮助他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建立连接的过程。阿德勒认为人在共同体中寻找到的贡献感,是一个人的幸福感的源泉,他提到共同体中的三种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也正是基于自己、他人、世界三个维度。

一个人在生命早期,对自我的认知是与周围环境及他人相互接触和经验累积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周围的人与他保持的是积极的、高质量的互动,个体会拥有充足的安全感与自我价值感,对他人及环境会充满信任感,更容易与他人、世界建立起信任关系。

当一个人自我价值感坚实,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接纳自己的一切,也可以真正地接纳他人。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被爱滋养长大,心理需求被充分满足,他自然会拥有爱的能力,并且相应地发展出自信、感受力强、同理心强等人格特质。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被尊重的,被接纳的,他会自然而然地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接纳他人。

一个人拥有健全的自我,才能做到真正地“无我”,会不遗余力地探索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成为一个自律、利他、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心智成熟的社会公民。

用什么来实现这个理想的画面呢?我想是爱,是一种叫做“无条件的爱”的爱。

我们常常会听到教育者要“无为”,要帮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无为并非是教育者当甩手掌柜,什么都不做,而是头脑里要很清楚:什 么 可 为,什 么 不 可 为。

不可为

比 较

阿德勒认为所有的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在这部分烦恼中,除了与他人沟通、合作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会去与他人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对我们有益的,可以帮助我们向他人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当养育者把“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横向比较时,就好比一边在朝孩子内心射箭,一边给孩子专注于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扔了一块又一块的绊脚石。被比较多了,可能连自我价值都是建立他人评价的基础上或者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超过别人。

不可为

奖 励

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最核心是保护孩子的内在动机。基于控制孩子的物质奖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外在动机上,削弱了孩子的内在动机,进而削弱了孩子的主动性。

如果为了让孩子乖乖地吃完一顿饭,经常用“吃完这碗饭就奖励你两块巧克力”控制他,最后他可能会对吃饭这件事很厌恶。在不断被“钢琴考过八级给你买IPAD,考过十级就带你出国旅游”等刺激中学习钢琴的孩子,已经忽略了弹钢琴本身的乐趣所在。

不可为

惩 罚

大部分身为父母的70后、80后甚至90后,早已摒弃“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传统家教方式。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父母会秉持“孩子犯错就要惩罚”的观念。不管是身体或是心理上的惩罚,会严重损伤孩子的安全感与自我价值感,有的孩子表现会更为叛逆,有的孩子则会更为压抑。在成人的震慑下违心说出的“我错了”,并不意味着孩子真的学会了怎样面对错误,如何承担责任。

不可为

威 胁 恐 吓

当看到威胁/恐吓这个字眼时,不知道大家头脑里会浮现出哪些话?听听这些话是不是特别耳熟?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你再烦我,我就生气了”,“你再淘气,我就告诉你爸打你一顿”,“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这些威胁只会教给孩子,比改善自己行为更重要的是,眼前要假装表现得乖乖听话,先保住自己在爸爸妈妈心里的地位,先照顾好爸爸妈妈的情绪,先保住自己的屁股不被胖揍一顿,先保证不被爸爸妈妈抛弃。

不可为

唠 叨

唠叨,以爱之名来控制孩子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会让孩子修炼出“闭耳神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被唠叨得越多,行动上越是磨蹭、拖沓。

不可为

过 度 保 护

适度保护是为了孩子健康地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直升机式父母的过度保护则剥夺了孩子面对真实世界、承担责任的机会,严重削弱了孩子的内在力量。

一种过度保护是父母包办一切,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上大学了把脏衣服打包快递寄回家,到了该工作的年纪还在啃老。

一种是父母努力把孩子屏蔽在真实的世界之外。孩子想玩沙子时,耳边就会出现“沙子太脏了,玩了容易生病”的声音;孩子想到楼下和小伙伴玩,会被“外面太晒了,会把皮肤晒坏”的理由拦在家里;孩子刚表达出“长大要学开飞机”的想法,随即被“飞机太危险了,可千万不要学”的一惊一乍吓了一大跳。

还有一种是不相信孩子有能力面对困难和不适,孩子学游泳呛到了几口水,父母会去呵斥教练不负责任;孩子在学校户外活动发生正常范围内的轻微磕碰,父母会指责老师照顾不周;两个孩子发生口角,父母直接冲上前去将对方孩子训斥一通。

不可为

过 度 忽 略

对孩子而言,他不在意爸爸是否当掌管上亿资产的公司高管,不在意妈妈是否是登上报纸杂志封面女强人。他在意的,是需要爸爸妈妈陪伴的时候,他们可以放下手机放下电脑,一心一意地陪我玩儿;爸爸妈妈和我承诺了的事情,就要说到做到。

在孩子发出需求信号的时候,父母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借口放弃陪伴、对孩子的过度忽略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

不可为

过 度 焦 虑

焦虑是人的本能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生活的很多不确定性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会影响身心健康。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父母焦虑的态度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引起我们焦虑的事情本身对孩子的影响。因为当我们过度焦虑时,势必会在行为上想要去控制孩子。

举个例子,本来在你的眼里,孩子的身高体重发展还算正常,但是过年回老家时不管亲戚朋友见了你的孩子都感叹两句“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瘦啊”“你家孩子吃饭吃得太少了才不长个”……

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听多了你是不是也开始焦虑起来?吃饭的时候是不是会不自主地唠叨孩子多吃些?再严重些会强迫孩子吃饭,孩子表现出反抗时你的情绪难以自控,家庭里每天上演吃饭大战,孩子出现厌食,大人的焦虑又升一级,大人孩子两败俱伤。

可为

清晰的心理界限

我们与孩子之间应该有一道清晰的心理界限:如其所是,而非我所想;予其所需,而非我所需;欣其所择,而非我所执。“界限”帮助我们觉察“可为”与“不可为”,我们会接纳孩子做他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我们期待的样子;会看到他真正的需要,而不是“妈妈觉得的冷”,“奶奶觉得的饿”;会欣赏他为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执着于我们想让他做出的选择。

可为

规则中的自由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不对他说“不”。给孩子自由的前提是他的任何行为不影响自己的健康、安全及身心发展,不妨碍他人,不破坏环境及物品。

可为

基于平等的尊重

尊重意味着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非父母的附属品。尊重体现在言行上就是“对他好好说话”。

可为

发自内心的理解

罗杰斯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当孩子对食物、穿着打扮、同伴选择等等方面表达出自己的喜好时,需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深深地理解他。

可为

无条件的接纳

当孩子流露出负面情绪的时候,需要我们做的是不烦不燥,无条件地去接纳他的情绪,让他的情绪自然流动。

可为

始终如一的欣赏

不管孩子是一个粉嘟嘟的人见人爱的小婴儿,还是玩得满身是泥巴,喜欢抠鼻屎、啃指甲的5岁小孩,还是梳着非主流发型穿着另类服饰的青春期少年,我们能不能做到始终如一地去欣赏他?

可为

持续不断的鼓励

当孩子第一次尝试做某件事情缺乏信心时,需要我们不断地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尝试;当孩子经历挫折自我否定时,我们对他的鼓励“没关系的,再试一次”会重新点燃他内心的热情和力量;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我们和他一起分析问题,一起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正视冲突,会帮助他成为一个内心越来越强大的人。

可为

放下评判的包容

孩子是在试错中学习,当孩子在探索、尝试中犯错时,咽下“我早就告诉过你,这样做不行”“你连这个都做不好”“真是太丢人了”等评判吧!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帮他解围的话,或者什么都不说,只是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通过以上归纳的“可为”和“不可为”,我们可以发现,“可为”代表无条件的爱,“不可为”中都是有条件的爱。

削弱存在价值的最有利武器就是有条件的爱,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很多孩子被这种爱摧残得遍体鳞伤。

无条件的爱,是不管孩子是好看不好看、学习成绩好坏、淘气还是听话的……父母都是爱他的。而有条件的爱中则投射了太多成人的高标准、高期望、高要求,比较、奖励、惩罚、威胁、呵斥、唠叨等十八般控制全上阵,把孩子自由的灵魂捆绑得透不过气来。

当一个人的存在价值被否定的话,那么他会拼劲全身力气去反抗或消耗身心能量自我压抑,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会陷入恶性循环。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掌控孩子成长中可能面对的种种不确定,无法准确地预测让孩子报考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适应后的社会,更无法保证给孩子买了几十万一平的学区房孩子就会有一个闪闪发光的未来。

我们能给孩子留下最宝贵的东西,我想,是无条件的爱。

如果一定要把“无条件的爱”比作什么的话,我想它之于孩子好似“金钟罩”。

一个被给予无条件的爱的人,一定会是一个自我价值感较为坚实的个体,而这种爱,滋养的正是自我价值的根基——存在价值。

存在价值意味着:我就是我,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是值得被爱、被尊重的。有了这个根基,一个人才会发展出抵御真实世界里种种不如意不美好的能力,她会果断地与不爱自己的前男友说Bye-bye,他会自动远离威胁他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的同伴,她会主动跳出那家薪水很高但不被尊重的公司……

如果我们不为难我们的孩子,没有人可以真正地为难他;如果我们不控制我们的孩子,没有人可以真正地控制他;如果我们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他会去爱整个世界。

被无条件的爱滋养长大的孩子,未必有钱有权有势,但他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知道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为自己的人生每一步做选择、我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最大的成就。

愿每一位父母保持平和、放松的心态养育子女,愿每一个孩子在无条件的爱中成为自己。

王超很少给自己拍照。那天,她进班里给孩子们拍照,孩子对手机感兴趣,提出来要给她拍,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新闻官Amy写在后面:

这是个优雅、恬适,高挑,细致的一个女子,她集妈妈、园长、教师、朋友、专家于一体,她将自己多年的智慧与经验浓缩在这短短的15分钟里,看似和风细雨、波澜不惊,实则意义深远、用心良苦。

教育实则是一个少干涉、多观察、多欣赏、多鼓励的事情,我们庆幸生活在现在这个对幼儿教育进行人性化深刻思考的时代。

王超从自己小学时候一个事例开始,这个事例是近二十年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人的成长的一个质的变化的见证。那个时候的王超想象力丰富、创造性强,在自己的作文末尾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思想,然后却被老师严肃制止、批评。老师的一个寻常举动,一个对幼小心灵的干涉,几乎将一颗那么有灵性的心灵扼杀在摇篮里。

从那么多的成长经历中,单单挑出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件事对她的成长具有深刻影响。王超在思索,也在践行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开明的教育方式。

从儿童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思想一直在前进,上百年、几十年前的思想被新一代的思想拍在沙滩上,但基于尊重人性发展的理论却像珍珠一样却被保留了下来。无论经过多长时间的演变,无论教育被冠以哪种教育形式,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希望的那样。纪伯伦的这首诗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引用部分):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王超中科院MBA,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职博士,彩虹小镇创始人,LEARN教育理念及教师培训体系创始人。喜欢孩子,喜欢教育,喜欢心理学,爱创业,爱艺术,爱生活。相信无条件的爱的力量,可以呵护每一个生命全然地绽放。童书妈妈读书会成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