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 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真题卷(副省级)

​ 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真题卷(副省级)

时间:2021-12-26 16:35:40

相关推荐

​ 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真题卷(副省级)

05-06 15:51 来源:半月谈

第一题

题目:请在给定资料 1 的三处横线上各填一句话,使该资料的结论语义连贯完整。(10 分)

要求:1.准确、全面、精炼;2.在答题卡上按“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同时……因而……”的句式作答;3.总字数不超过 100 字。

【解题思路】

作答此类填空题,答案的内容一般是对上下文的总结为主,并适当提炼升华。如果对给定资料认识分析不够深刻,作答时就容易天马行空,偏离文段主旨。所以,当作答此类题目无从下手时,最好且唯一的办法就是回过头来再细读、深读、精读材料,吃透核心要义。

【考点识别】

1.首先完整分析文段结构。1 至 4 段都是科技进步的事例展示,是帮助我们了解文章主旨的预热。第 5 段开始引入科技与人类的关系,是上下文的过渡段。第 6 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认识。第 7 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改变的重要认识,并且落脚在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基本梳理清楚了文章论述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脉络。

2.按照就近原则,重点看空白部分的上一段。第 7 段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技术进步“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指人走出过去的劳动;二是“个人从事创造性活动”,是指人走进新的劳动。结合这两者看,技术进步不是为了实现人的休闲娱乐,而是在解放劳动力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得出上述结论后,还要回顾常识,对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的发展等观点进行验证,如果两者不矛盾,说明所得结论正确,可作为该题答案。

【参考答案】

可见,技术创新不仅把人从繁重而单调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又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新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自由时间,因而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力量。

第二题

题目: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 2,谈谈你的看法。(20 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 字。

【解题思路】

作答观点题时,需要注意答案必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考生的观点,也就是“是什么”,第二部分是得出观点的依据,也就是“为什么”。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做出鲜明判断的,表达观点部分的表述一定是明确而严谨的,诸如“是”“不是”“会”“不会”“可”“不可”等;同时,也要注重贯穿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要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给出的观点不宜太过“生、冷、硬”,有一定的语言技巧,比如表示不完全否定可以说“还有差距”“有待提高”,表示不完全肯定可以说“有所改善”“以向好势头”等等。

【考点识别】

1.得出正确的观点。给定资料中“只是在一定程度或者相当程度上填平了”“还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还是认可了信息技术为农民共带来的一些改变”等信息,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没有充足理由证明社会结构屏障已被穿破。二是虽然没穿破屏障,但并不意味着毫无进展,而是取得了“一些改变”。

2.找出正确的原因。一是从给定资料中“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各种各样的机会”得出,社会屏障有机会被穿破;二是从“马太效应”的故事中得出,技术发展往往是社会的上层优先获益,所以社会结构屏障可能会加剧。三是从 G 教授“比较关注农民工”的研究目的得出,为了实现人的平等发展,社会结构屏障理应被打破,这就要求在新技术的运用方面有所注意。

【参考答案】

新技术对社会结构产生冲击,但暂未突破社会结构屏障。

产生冲击的原因是:

1.信息渠道更加平等。人们可以更便捷、廉价的获取信息,为平等发展打下基础。

2.话语权更加平等。通过网络平台,人们更加平等的表达意见,有助于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社会帮助。

3.集体力量更易凝聚。农民工等群体通过信息平台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集中力量维护权益。

暂未突破的原因是:科技创新带来的收益不是独享,而是共享,结果应当是共同且同步进步;受“马太效应”影响,社会结构屏障也有维持现状或进一步固化的可能。

第三题

题目:假设你是制博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 3,就本届制博会的亮点,草拟一份备询要点,供组委会领导在制博会开幕日的记者通气会上使用。(10 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概括准确,分条表述;3.不超过200 字。

【解题思路】

作答此类应用文写作题,一方面,题目要求准备的是备询要点,在文章的形式上要求并不严格,可以把过渡性、修饰性的内容,以及讲意义、讲背景、讲影响的论述省略;另一方面,文章的要点须按照组委会领导讲解的逻辑顺序进行梳理,最好能“合并同类项”,而不是简单堆砌数据、案例。

【考点识别】

1.关注背景。给定资料介绍这是“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国家高新技术装备展”,特别注意“国际”和“高新”两个关键词,不属于国际领先、高新技术的,都不宜写在备询要点中。

2.关注技术。“最新”“首台”“世界领先”“首次设立”“顶尖”“最高水平”“首设”“国家级”等词都关联着重点信息,都应成为备询要点。

3.关注展览。应注意这是“技术装备展”,那么,就应当有两个主角——展出方、参观方。展出方的重点是国际领先的产品;参观方的重点是参与,包括“体验一次 3D 激光打印”“机器人表演”“装载机街舞表演秀”等。

【参考答案】

展示产品世界领先:展出沈阳机床厂的“i5 系列智能机床”、日本尼康的“三坐标测量仪”等国内外高新技术产品,代表世界领先水平。

3D 打印现场互动:共有 60 家企业参展,设置 150 余个展位,并首次设立 3D 打印展区,为预约观众提供免费打印人体模型活动。

世界顶尖机器人展示:可看到国际最高制造水平的机器人,并有多种机器人表演。

首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展示高新技术装备发展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第四题

题目:阅读给定资料 4,谈谈你从中国高铁、中兴通讯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能分别获得哪些启示?(20 分)

要求:1.紧扣材料,重点突出;2.观点明确,表述有理;3.不超过500 字。

【解题思路】

在作答启示类的题目时,特别注意要点表述要言之有据。不同事例,给读者带来的启示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所以,要根据不同事例分析相应的不同启示;如果题干中没有要求区分,虽不必分类作答,但仍需在作答时说明启示的来源。

【考点识别】

1.分别论述。题目要求“分别获得哪些启示”,常规的分点作答已不符合“分别”的要求,所以,要根据区分高铁、中兴、装备制造业,分别说明获得的启示。

2.突出特色。如都强调技术进步,但是不同行业的技术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如中国高铁就突出了技术进步帮助企业“走出去”,中兴则更注重新产品研发,实现了“卖产品到创品牌”。

3.遵照原文。高铁、中兴、装备制造业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和企业,但是题目没有要求结合实际,所以作答的要点一定是从原文中能找到支撑依据,切不可信“笔”由缰,启示过度。

【参考答案】

中国高铁带来的启示有:

1.要坚定信念,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厚积薄发。

2.要发挥优势,充分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积累经验、提升技术,增强产品竞争力。

3.要走出国门,积极占领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影响力和国家影响力。

中兴带来的启示有:

1.注重技术创新,加强新产品研发,紧跟世界同行发展步伐,推出有吸引力的产品。

2.注重品牌建设,赋予“中兴”品牌价值,提升产品认可度。

3.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从加工制造向创新智造转变。

装备制造业的启示有:

1.注重全面发展,形成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为制造业向高端延伸打好基础。

2.注重自主研发,肯付出长期艰辛努力,勇于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

3.注重发展和保护相结合。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品牌美誉度。

4.注重产品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和服务。

第五题

题目:给定资料 6 中划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 1000—1200 字。

【解题思路】

本题是常规的依据文中语句进行思考阐发的题型,所提供的语句直接点明了“科技”与“人性”,不需要考生过多琢磨言外之意,审题难度不大,只要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构思文章,一般也不会偏题。

【考点识别】

1.结合给定资料中“目前科技还不具备感情,但我认为今后我们会赋予科技感情”可以看出,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具备感情”,而具备感情的目的应该是“更好的服务人类”。有了对前文的理解,再来思考题目中“‘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这句话,就能理解“科技将具备人性”不是科技有人性的思考,而是科技服务人性的需求。

2.题干要求“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所谓“不拘泥”,即不能只列举给定资料的例子,而应该联系现实。这就要求考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对科技发展的观察和感受,谈谈科技是如何向具备人性的方向发展的。

3.按照给定资料和题干的信息,有一个基本认识——科技发展是必然趋势,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多兼顾人性需求。所以,在写作文时要从正面角度论述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光明前景。不要受科幻作品的影响,去论述如何避免科技与人类为敌之类的“脑洞”。

4.运用材料。这套材料有多处深刻论断,阐述了生产力发展等规律。所以,与其苦思冥想如何提高文章层次,不如回归材料,充分利用第一问的分析和作答,借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从科技发展到生产力发展,再到生产关系发展,最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此论述,不仅有现成的资料、而且逻辑通畅、站位较高,能拔高文章的思想性。

【参考例文】

未来科技——人们温暖的伴侣

“让人们尽可能的从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

实现劳动力的解放,一直是全人类孜孜追求的梦想。随着科技进步的日益加速,我们的生活工作逐渐被编织在互联网这张充满魔力的“网”上。这张网络,带给我们方便、快捷,也带来隐忧、困扰。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既没有人格,也无分优劣,只是纯粹的科技领域自由生长的结果;但是,当互联网这种带有魔力的技术与人类开始紧密关联,就被赋予了道德属性、伦理属性、社会属性,就不能任其“野蛮生长”,更不能允许其异化为有自我意识,违背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

所以,如何让科技按照正确的轨道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 “科技伦理”问题。

从中国的“四大发明”到当下正在推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科技的进步让人们一次次的从落后的生产力中解放出来,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优化,生产关系也随之不断调整、变化,始终不曾改变的,就是这些技术进步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这个主题而开展。由此可见,未来科技的发展也应当是围绕着“人的需求”的核心,向着“服务于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的方向前进。

把稳科技发展的方向,离不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既是科技发展的探索者、推动者,也是科技发展的消费者、使用者。所以,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发展,就是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让科技产品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有益助手,从而把更加充足的时间、更充沛的精力用在新的科技进步和人文领域的探索上;而不应该走向为了科技进步而进步,失去了实用价值,甚至背离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把稳科技发展的方向,离不开对人性需求的良性关照。现在,微信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甚至成为许多人朝夕相伴的伴侣,互动交流、浏览信息、扫码支付……已经贯穿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一款软件何以深得人心?就在于微信把人性的需求嫁接在技术生长的枝芽上。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科技产品的开发方向,也应该如微信一样关注人们的现实需求,并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关照人们的感情需求,最终成为人们朝夕相伴的“温暖”伴侣。

当我们驰骋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大道上,需要的不仅仅是这匹叫“科技”的骏马在互联网时代继续加速狂奔,也需要给这匹骏马配上一副叫“理性”的辔头,让技术进步继续担当起服务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被电子产品围绕并不可怕,前提是这些“伴侣”是温暖而柔软的。当人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实现良性循环,人们能够实现更加平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的未来科技世界,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模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