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文学与酒:从唐代的诗人与诗歌 探寻唐代文学与酒文化的融合

文学与酒:从唐代的诗人与诗歌 探寻唐代文学与酒文化的融合

时间:2019-10-24 23:58:13

相关推荐

文学与酒:从唐代的诗人与诗歌 探寻唐代文学与酒文化的融合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段繁荣昌盛的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样,欣欣向荣的社会也孕育了酒文化的发展。酒风的浓烈助推着酒进入诗人的作品之中,使得他们成为饮酒文化的重要参与者与实践者。那时的文人不再纠结于温饱问题的困扰,酒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与载体,更是社交活动的纽带。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全唐诗》中收录了将近五万首诗歌,有六千多首是与酒有关的,诗和酒的完美结合谱写了唐代经久不衰的诗酒文化。

一、酒文化在唐诗中的发展

中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史记》中就曾记载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虽然关于酒的创始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会酿酒的国家之一,酒的品类、叫法、酒具也是多种多样

唐代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因素不同,诗酒文化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但无论哪个阶段,婚丧嫁娶、祭祀神灵、逢年过节等都离不开酒,诗酒文化就这样渗透到这个时代,成为这一时期独有的标志。

1、初唐时期的诗酒文化

初唐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过渡,诗歌的风格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比较大。那时的诗作中虽然很少涉及政治话题,但文人士子对待生活的热情、对待仕途的态度都通过饮酒诗表露出来。王绩就是这样一位名士,他先后仕于隋唐两朝,后来由于对现实的不满选择退隐。“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文人笔下的世外桃源,可以看到他对功名利禄的鄙弃,还可以看到他追求初心的清高自傲。饮酒不但可以帮助他解忧,更可以帮助他解脱自己的心灵。

2、 盛唐时期的诗酒文化

盛唐时期的多元文化日趋发展,诗酒文化也空前的繁荣,这一时期酒作为文人交际应酬的工具,更是催生了不计其数的诗篇。李白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李白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酒趣与情趣相互交融,癫狂与洒脱并驾齐驱,一种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油然而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在酒精的作用下,诗人忘却了世俗的成败与得失,想象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世界,诗仙的桂冠上也因此留下了酒的痕迹。

3、中唐时期的诗酒文化

中唐时朝廷腐败,朋党之争交织,国力由盛转衰。许多文人士子壮志难酬,便在沉醉中寻找一种超然的境界。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政坛还是诗坛上,白居易都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人物。挫折时他登上了诗坛,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原则,想以自己的力量帮助国家君王实现善治和良俗:“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酣歌”。失意的他仍然可以洒脱的说出“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经历了宦海沉浮,见惯了人情冷暖,恐怕只有饮酒赋诗,才是他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最好的平衡。

4、晚唐时期的诗酒文化

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党派林立,文人士子感时伤逝,酒依然是他们不变的精神依托。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堪称大家,他的诗歌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意蕴隐晦,富有朦胧委婉之美。“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这首《花下醉》全诗都透露出一种忧郁的气息,是李商隐回家为母守孝时所作,百无聊赖时借酒诠释出他敏感内心的凄凉,这位陷入“牛李之争”的可怜诗人,怀念着往日大唐的繁华盛世,面对着如今日渐衰落的苍凉,在诗酒之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演绎了属于他那个时代的千古绝唱。

二、 唐代文学中体现出来的酒文化

文学的创作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酒文化在唐代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人酣畅淋漓饮酒之后赞叹着生命的千姿百态,抒发着生活的喜怒哀乐,他们留下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内心丰富情感的体现,更为我们研究一个时期的饮酒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1、酒的种类文化

唐代时期由于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富足,社会风气开放,饮酒的风气正式走入民间,饮酒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一时期酒的产地分布广泛,酿酒的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到,因而种类也是十分繁多,这从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来。如“有兴欲沽红曲酒,无人同上翠涟楼”中的红曲酒、“门外红尘人自走,瓮头清酒我初开”中的清酒、“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中的烧酒……都是诗人们的偏爱。不仅如此,唐朝社会开放的姿态也为酒文化的发展引入了大量的异域酒,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葡萄酒在当时就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外来饮料,还有李肇在讲唐代名酒时提到的三勒浆,从波斯传入,在北方地区十分受欢迎。

这些种类繁多的酒,不仅是唐代文人的重要饮品,也是文明交流的体现,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传播,为繁华富丽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一抹异域风情。

2、酒具文化

酒具作为美酒的承载体,也是研究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时代的酒具承载的不仅仅是美酒,更是文化。酒具的运用也因为时代和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上古时期饮酒多用手捧;文人雅士饮酒多用小盏;草莽壮士饮酒多用大碗……唐代人们普遍使用的是瓷质的酒具,唐诗中有很多相关的记载。“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中的鹦鹉杯,“舒州构, 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中的舒州杓、力士铛,“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中的金樽,“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玉壶,“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据统计,诗中曾出现酒具除上述外还有金盏、玉杯、银瓶等等,种类十分丰富。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酒具的使用和相关内涵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并日益完善。直至现在,酒具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衍生了更多的行为象征意义。

3、饮酒礼仪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化礼节自然而然的也会在饮酒时有所体现,这种礼节代代传承,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在《酒诰》中就曾写到,饮酒者应具备德行,有“饮惟祀”,即只饮祭祀酒;“ 无彝酒”,即适量饮酒以节省谷粮,生病之时方适合饮酒;“执群饮” ,即不允许百姓大众聚众而饮酒;“禁沉涵”,即禁止过度纵酒之说,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文化特征。

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其在近千年的发展中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礼文化,在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记载有关于饮酒行令之人的阐述。如在主人待宾客之共饮时,相互之间要行跪拜之礼;晚辈向长辈行酒之时,要先行跪拜侍饮之礼,在长辈尚未饮完杯中之酒时,晚辈不可以自己独自先饮尽。此外,唐朝诗人孟郊还曾作过《酒德》一诗:“ 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醉见异举止,醉闻异声音。酒功如此多,酒屈亦以深。罪人免罪酒,如此可为箴。”杜甫写有“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的诗句,可见当时酒礼酒德文化的流行。古代还规定了饮酒的四步之礼,即拜,指的是为表敬意,要摆出拜的动作;祭,即为拜谢大地的养育之德,将部分酒洒于大地之上;啐,即品尝酒之口感,并对其盛赞以令主人愉悦,最后为卒爵,即一饮而尽,如在诗句“卒爵乐半,礼备告知。神保聿归,敢以辞致”中就有此礼仪的描写。

此外,敬酒亦有礼仪之教,酒宴之上,敬酒时应致以敬酒词,敬酒和受酒之人都要避席站立,三杯为度;主人敬客人之酒称为酬,客人回以主人之酒称作酢,宾客之间的相互敬酒称为旅酬,向每一个人一一敬酒则叫行酒。诸多诗人亦都曾以“酬”作诗,如元稹的《酬别致用》、刘禹锡的《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还有诗句“与君酬酢”等等,均可以看到酒礼的盛行。

三、总结

中华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似乎总离不开酒。唐代的诗酒文化只是一个历史的缩影,三国时期就有曹操对酒当歌,感叹人生几何;东晋的陶渊明“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宋又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中国的酒绝非只是一种简简单单的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古语云“诗言志”,酒浸入唐诗的骨髓,给了唐诗灵魂,酒渗透到诗中去,诗融入到酒中来,真是难解难分。唐诗与酒的不解之缘跨越了时空、穿透了岁月,铸就了中华文化中不朽的辉煌,随着历史的长河奔流向前,它们必将更加夺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