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天道》三个小人物的命运启示:格局决定结局

《天道》三个小人物的命运启示:格局决定结局

时间:2023-10-22 07:02:45

相关推荐

《天道》三个小人物的命运启示:格局决定结局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电视剧《天道》,改编自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讲述了效力于一家德国私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良心发现后,不再帮助德国公司掠夺中国的资产,以接受公司对其进行经济制裁的方式退出私募基金,隐居古城的故事。

期间,认识了芮小丹并与之相爱,开启了一段浪漫的“天国之恋”。在芮小丹的要求下,丁元英答应送她一个“礼物”——在王庙村创造一个脱贫致富的神话。为此,丁元英设计了一套“杀富济贫”的方案,由此展开了一段激烈的商战故事。故事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人性的贪欲、对利益的追逐、精准的计算、境界的高下,全部交织在一起,如同调色板上的油彩,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谱写出“天国之恋”的丁元英和芮小丹,自带主角光环,他俩的故事是贯穿整部剧的主线。

但剧中还有三个小人物——冯世杰、叶晓明、刘冰。他们作为这场“杀富济贫”计划的参与者,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面对利益时的选择,直接体现出了每个人的格局,而他们自身格局的大小,也决定了他们后来的人生结局。

这三个人在参与整个计划的过程中,分别将领导者、利己者、小人的特质展现无遗。

电视剧《天道》剧照

领导者冯世杰:心有世故但不失厚道,富有担当终成带头人

《天道》剧照:冯世杰

他们三人中,只有冯世杰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赚钱才参与到这个计划中,虽然当初最先发现丁元英不简单的人是叶晓明,但他对丁元英的欣赏,只是一个音响发烧友对此中高人的欣赏,并没有更深入的想法。

而当冯世杰通过叶晓明认识了丁元英后,他马上意识到丁元英可能会是改变王庙村命运的贵人。面对自己难以高攀的贵人,他先是急中生智、通过故意找茬儿的方式跟丁元英建立起关系,再以芮小丹作为中间人,提出能否让丁元英指点一二,给王庙村村民想一个谋生的出路。

虽然后来冯世杰在格律诗公司面对诉讼时,由于担心承担败诉的风险,选择了退股,导致错失机会,但在强烈责任感的驱使下,冯世杰还是提出了“以资本债权换设备”的要求。这样一来,即便格律诗公司最终真的败诉倒闭,他依旧有权使用现有的人员和设备继续生产,或者也可以找其他音响产品公司谈合作。总之,无论哪条路,都可以保护王庙村村民的利益,让生产得以继续。

冯世杰本可以不这样做,他可以像叶晓明一样,选择退股,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一走了之。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参与这个计划的初衷:是为了带领王庙村的村民摆脱贫穷。这个“心有众人”的责任感,使他没有把眼光只停留在个人利益的及时止损上,而是为后续的发展又多往前迈了一步。也正是这个有担当的想法,让他后来成为格律诗与王庙村的纽带。

冯世杰虽然不是成就伟业的领袖,却也成为一方带头人,是一个具备领导者潜质的人。

利己者叶晓明:聪明有余,过度算计,零风险承担意识导致错失改运的机会

《天道》剧照:叶晓明

叶晓明这个人,比冯世杰要聪明机灵很多,对于社交应酬也是游刃有余。在入股格律诗公司后,也是热情满满、认真工作、按照丁元英的安排运作公司的业务。

但他聪明有余,厚道不足,过于精明算计,既想发财,却又一点儿风险都不想承担。在面对格律诗可能破产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地选择退股。这种过于精明的算计也导致了错失良机,失去了一次提升人生档次的机会。

因为他是一个利己者,所以,在退股时,他只顾自己脱身,不会再多想着别人。因此,当格律诗公司胜诉后,后面公司所有的利益跟他再也没有任何关系——既然不能与公司一起承担风险,就没有资格享受公司脱险后的红利。

但叶晓明也有优点,虽然他只顾自身利益,却不会坑害其他人。发现自己退股是个错误的选择后,刘冰在电话里煽风点火,说他们三人被骗了。此时的叶晓明尽管也非常懊恼,某种程度上也认同刘冰的说法,但最终还是面对这个事实,不诿过,不把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身上,没有受害者心态。这使他虽然没有像冯世杰一样成为领导者,但结局尚可。

小人刘冰:机关算尽,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天道》剧照:刘冰

刘冰,从一出场,就透着商人的小聪明,利用丁元英困窘被迫出售所珍藏光盘的机会,极力压低价格,同时又以高价再次售出。

但这只能说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毕竟他与丁元英是自愿交易,并没骗人、也不违法,倒也无可厚非。

但等三人一起入股格律诗后,刘冰骨子里那种贪慕虚荣、作风浮夸的行径就开始慢慢显露。自己擅自编排职位头衔,印刷名片到处散发;开着公司的宝马车到处显摆兜风,而对公司的业务却不上心。公司对于他,只是一个满足个人虚荣心的工具。

同样在面对格律诗诉讼危机时,相比于冯世杰的担当和叶晓明的自保,刘冰将过度投机、鼠首两端的个性显露无疑。他一面退股,让自己从可能的损失中抽身;却还要求继续在公司里打工,这是典型的脚踩两只船,两头押宝的行径。他的小算盘是:将来格律诗倒闭,他已退股,没有风险。假如出现奇迹,格律诗胜诉,他还是公司的员工,照样可以继续分享公司的利益。

这种行为,看似精明,实为投机取巧,毫无忠诚度和可靠性可言。而他周围的人也都看得明白,只是没人跟他一般见识,所以,欧阳雪也答应了刘冰的要求,让他继续留在公司。

刘冰的人品早已被丁元英看透,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种人迟早会成为公司的定时炸弹。因此,丁元英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假文件试探刘冰。但与其说这是试探,不如说是在给刘冰一个机会——一个守住做人底线的最后机会。

但是,面对格律诗胜诉,肖亚文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而自己却一无所有,只是给普通打工仔的结局,刘冰那狭隘的心理开始严重失衡,他终于还是突破了最后的底线,先是拿着假筹码去乐圣公司谈条件,对方不买账。又跑去威胁欧阳雪,也碰了一鼻子灰。等他气急败坏地撕开文件袋时,惊讶地发现里面只是一堆白纸,那一刻,他的人生已经走到了终点。

格局的深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走多远

纵观全剧,三个人都是无法面对可能的损失,选择了退股,为什么最后的结局迥异?

这与他们自身的格局密切相关。

《天道》剧照

同样是遇到丁元英,为什么叶晓明只止步于“丁元英不简单”这个想法上?而冯世杰却马上想到让丁元英出主意扶贫?因为“想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想法始终存在于冯世杰的脑子里,因此,只要外部一出现适合的机会或者人,他会第一时间往这方面思考。

同时,也是冯世杰一心想带领村民摆脱贫穷的信念,让他即便做出退股的选择时,依旧想着王庙村的村民们。这种行为,貌似很“傻”,但却是在格律诗胜诉后,他成为带头人的原因。

没有只顾着自己,心里装着大家,最后,反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达到了最初的目的。文章开头《道德经》中的一段引言就是对冯世杰最好的注解:“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当然,冯世杰不是圣人,但他的所思所想,已经超越了只顾自己的狭隘范畴,考虑更多人的利益,在实现更多人利益的过程中,也成就了自己。

叶晓明是一个只顾自己利益的人,因此,在格律诗胜诉后,公司的发展、利益也都跟他不再有半毛钱的关系,他又退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和层次里。没有刘冰那么惨,却也不像冯世杰一样实现了人生的突破——既然做不到与人“共苦”,自然没资格“同甘”。

刘冰的结局则完全是咎由自取。如果他能够像叶晓明建议的那样,留在公司里,蛰伏一段时日,待有了新的机会,再度崛起,也不是没可能。但他急于求成却又眼高手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终逼他走上绝路的,并不是丁元英的那些假文件,而是自己已经扭曲的心态。

在现实中,有无数的“冯世杰”、“叶晓明”、“刘冰”式的人,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每个人内在的格局将决定他们如何看待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最终收获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觉得“格局”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无法体会的东西,不知这三人的命运是否能够带来些启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