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最好的家教 是不怕孩子“平庸”

最好的家教 是不怕孩子“平庸”

时间:2024-02-02 07:44:53

相关推荐

最好的家教 是不怕孩子“平庸”

“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和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

龙应台在和儿子安德烈的家信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安德烈问龙应台: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

一,你的读者;二,你的国人;三,我。

龙应台如此回复:

怎么被读者记得?不在乎;怎么被国人记得?不在乎;怎么被你,和菲利普,记得?

安德烈,想象一场冰雪中的登高跋涉,你和菲利普到了一个小木屋里,屋里突然升起熊熊大火,照亮了整个室内,温暖了你们的胸膛。

第二天,你们天亮时继续上路,充满了勇气和力量。柴火其实已经灭了,你们带着走,永不磨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

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

在这36封家信中,文字间无不透着理性和温暖,正如龙应台的回复。

01

最好的道德教育

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10月17日,有一辆大型货车在途经西汉高速洋县段时出现了交通事故,致使32吨橘子滚落在地。司机原本打算把车上的橘子贱卖,刚开始也有好心人买,当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发生了哄抢,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抢。

结果,价值80000元的橘子,司机只收回了9000元。

面对需要帮助的司机,这些家长原本该教孩子如何“助人为乐”,但却领着孩子“趁火打劫”,这究竟是要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在某些人成长过程中早已淡忘道德的时候,龙应台已经早早地和小儿子菲利普有过关于道德的对话。

菲利普的化学老师是一个来自德国的年轻人,教学特别认真,说话也特别滑稽有趣,在学生中口碑很好。

龙应台得知这名老师在泰国潜水死了,还留下一个两岁的孩子,去银行捐款了。

龙应台对菲利普说:“菲利普,给他的家人写封信,就用你的话告诉他们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好不好?”

菲利普回答说:“我又不认识他们。”

龙应台继续说:

“想想看,菲利普,那个两岁的孩子会长大。再过五年,他七岁,能认字了,读到你的信,知道他父亲曾经在香港德瑞学校教书。

而他的香港学生很喜欢他,很服他,对这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会不会是件很重要的事?”

菲利普点点头。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

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之所以能够产生良好的道德效果,只是因为你在做的时候就意识到它本来是好的,而不是因为看见别人那样做,你才那样做。

龙应台言传身教的道德教育,是最好的道德教育。

循循善诱的德育方法,正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教育,是寻根于菲利普内心。

而这种道德教育才能让儿子长大后个人面对自身利害、外界诱惑仍能笃定道德是行为准则。

02

开明的父母给予孩子尊重

帮助孩子独立

龙应台和儿子之间还发生了这么一件趣事。

龙应台在家时,不时的有作家,记者朋友来访,菲利普发现了母亲龙应台的华人朋友有一个特征:

朋友们在问有关于菲利普的问题时,眼睛总是看着龙应台,并且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自己。

于是,母子俩就做了一个实验。

甲教授来访时,龙应台会介绍,“这是中文系甲教授,这是我的儿子菲利普。”

甲教授和菲利普握手后,问龙应台:“好俊的孩子!他会说中文吗?”

“会,说得不错。”

“他几岁?”

“十五”

”他读几年级呢?”

“你问他吧。”

甲教授这时候才转过去看菲利普。没说几句话,又转回来问龙应台,“他懂几国语言啊?”

在中国文化里,只要父母和孩子都在,根据辈分,外人都会找父母咨询,而不会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来对待,直接和孩子对话。

龙应台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就开始留心这个事情,只有她给予儿子足够的尊重,他人才会独立看待自己的儿子。

此后,龙应台陪安德烈去看医生,安德烈坐在医生对面,龙应台站在旁边。

医生的反应是先看了安德烈一眼,然后抬头看龙应台:“他哪里不舒服?”

龙应台赶忙说:“请你问他。”

那年安德烈20岁。

龙应台对孩子的诉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当父母学会了尊重与放手,孩子才开始真正独立面对生活。

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里说到:一个人必须笔直挺立,而不是让别人扶着直立。

孩子总有一天会脱离父母去经历生命里的风雨,长成“别人”去生活,开明的父母会主动帮助孩子独立。

03

睿智的父母不直接干涉孩子的感情

帮助孩子自处

19岁的安德烈,和女朋友分手了,她遇见了一个荷兰男孩,就跟他好了,对方连德语都说不好。

安德烈很难受,觉得自己的自尊被伤害了,受伤的他很想和她一刀两断,不再来往。

而他的前女友并不清楚他对她的感情,她以为他们仍是好朋友。

安德烈在犹豫着他应该照顾到前女友的感情,假装若无其事继续他们的“友谊”,还是只管自己“疗伤”,跟她断掉?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没有建议儿子做哪个选择,却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不需要应付的惊涛骇浪。

“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的路。”

作为母亲,不直接干涉儿子的感情,分享自己的心得。面对、处理感情需要遵循的要点,然后让儿子自己去判断,行动。

人总是在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后才会如此选择,重要的是,自己选择的这套逻辑,在勇于行为后也敢于承担,继续前行。

睿智的父母明白,与其直接给出一个答案,不如让孩子自己探索,与其告诉孩子自己认为的一个答案,不如教会孩子如何自处。

当今社会,有多少情侣、夫妻,会因为父母的干涉而最终劳燕分飞。

好的亲子关系不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直接强势干涉,而是把握在一个度,提供意见,理性分析,决定还是由孩子来做。

04

向孩子学习

同时也给儿子做最好的榜样

有一回,她和儿子在缅甸旅行,夜间她问儿子,怎么有空陪妈,女朋友呢?

“她在越南,带她妈旅行!”

儿子说得理所当然,在龙应台听来却宛如五雷轰顶。她忽然觉得自己对生命的参悟还不如孩子来得通透。

,65岁的龙应台因母亲应美君患阿兹海默症,她决定辞职搬到母亲身边亲自照料。

身患阿兹海默症的母亲甚至不知道她是谁,龙应台便一遍一遍的叫母亲的名字:美君你在吗?美君你好吗?我是你的女儿。

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她提笔写下了给母亲美君的信,并把这个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她把和母亲的故事记录下来,告诉大家孝道的重要:

“我终于受足了教育,而且受的教育越高,我走得越远。她欢欢喜喜,目送我远行的背影。然后她就老了。眼皮垂下来,盖住了半只眼睛;语言堵住了,有疼痛说不出来;肌肉萎缩了,坐下就无法站起。曾经充满弹性的肌肤,像枯萎的丝瓜垂坠下来。曾经活泼明亮的眼神,像死鱼的灰白眼珠。

她不曾享受过人生,因为她的人生只有为别人付出。

我在城里过自己的日子,而她在人生的最后一里路,孤独地走着。这,对吗?

4月1日,我在香港参加生平第一次禁语禅修。

禅修的时候,就在那一刹那,我决定了:搬家,搬回屏东,照顾美君。”

她在自己的新书上写:“妈咪在,猫咪在,那儿就是家了”。

“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

龙应台65岁的龙应台为93岁的老母戴上鲜花

今年67岁的龙应台,一生不断的“思”与“辩”。照顾老母亲的过程,俨然也用一言一行在告诉孩子孝道的重要。

好的家教,是父母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说话方式,做事方法和思维模式无时不刻都在塑造着自己的孩子。

05

睿智的父母不怕孩子平庸

龙应台是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英美文学博士,才学并高的作家,而安德烈的父亲是一名外交官,也是一名博士。

像很多高知家庭的子女面临的压力一样,安德烈也曾担心自己将来会很平庸,不太可能有父母那样的成就。他觉得自己可能会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不像母亲龙应台这般有名。

龙应台在信中回复:

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和自己比。

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

国人向来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识,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所作为。

平庸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就是一场失败人生的委婉说辞。

睿智的父母觉得孩子平凡的一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长大成人后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孩子的人生,无需根据上一代的想象而活,也无需根据上一代对人生的解释而活,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解释。

正如龙应台在信中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06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总会由少时护犊情深的温柔转变为成年后理性的温暖。

而好的沟通方式,是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变得更好。正如杨澜所说:

“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很多孩子并不是一出生就很优秀,而是父母的精进无形中影响着孩子,让孩子情不自禁地去模仿父母,从而逐步变得优秀。

是的,好的家教,不怕子女“平庸”,因为孩子不仅复制父母的行为,更会复制这些行为背后的品格、修养、原则、格局。

与家长们共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