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代玉器)

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代玉器)

时间:2018-10-13 22:33:49

相关推荐

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代玉器)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为了从考古学角度进一步探索夏文化,从侧面展示中国第一王朝的时代风采,良渚博物院推出了“玉魂国魄——玉器、玉文化、夏代中国文明展”,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夏时期玉器展示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次,也是考古学家60多年来全面探索夏文化、夏朝的一次成果展。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襄汾县。在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走到了邦国时代的边缘和方国时代 。

玉琮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器外方内圆,略呈正方形。一面平整,另一面出短射。

玉圭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软玉。顶端呈等腰三角形,宽于饼端,两翼稍薄,磨成钝刃状,两侧尝遍斜收,底边平直。顺向平置于死者胸腹间,尖端朝向墓主足端。

玉圭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阳起石软玉,边缘半透明,器表抛光。顶端稍宽于柄端,顶缘近似弧刃,但中部出一突尖,形成不甚明显的、两腰呈弧线的三角形。两侧单面刃。墓中纵向平置于墓主头骨右侧。

玉环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器身为扁圆环状,外缘稍薄,通体磨光。

玉箍形器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圆筒形,通体磨光,筒壁较直。

玉梳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灰白色间绿斑,呈长方形。有梳齿11个,两端琢成,齿端稍宽。薄刃。两侧斜直,顶端略外弧。

玉璜形佩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身扁平,有光泽,器体近似圆周的四分之一,背缘有四组“M”形扉棱。一端齐平,有一小圆孔,另一端内凹矩形缺口。

玉兽面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近三角形。双眼镂空,底部有一个小圆穿,整器正面凸、背面平。正面有纹饰,阳线刻纹,表现外轮廓线,眼角为阴线刻纹。

刘迎春老师玉器鉴定微信号 jcyy988

绿松石管状珠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绿松石、圆柱形,一面有残损。两端平齐、稍窄。中有对钻穿孔上下贯通。

绿松石管状珠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绿松石质。残半,原器为圆柱形,中穿一孔上下贯通。

双孔玉刀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扁长方形。两端平齐,背部两端略呈圆角,近两头侧各有一圆孔。双面刃,稍平直。

三孔玉钺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双面刃,刃角略圆。背端略斜,一端外弧。近背端横向排列两个大小相近的穿孔,有系缚痕迹。近中部有一稍大圆孔,孔外有一周钻孔留下的痕迹。

双孔玉钺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器身略呈扁平梯形,上窄下宽,斜弧刃,顶略有残损,中部靠近顶端处有上下成排的两个穿孔。两侧斜直。

五璜联壁 陶寺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由五玉璜连接而成,对接处稍有磨损,璜宽窄不一,两端均有一或者两个小孔。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玉铲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质细腻坚硬,整体呈梯形,下端双面刃,刃由脸面斜磨而成,刃中微凸。顶端成斜坡形状,居中有一圆孔,系单面钻。

玉铲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器作扁平长方形,顶端略呈弧形,上部有一圆孔,系单面钻。下端刃部呈斜弧形。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残。上部有一圆孔,系双面钻。下端两侧有基本对称的“扉牙”,但一侧残缺,生于一侧“扉牙”。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残。仅剩圭首,双面刃,器身双面各阴刻有一鹰纹。通体磨光,制作精美。

玉钺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壁形钺,双面刃,中部有一大圆孔,系单面钻。两面抛光。

玉钺 夏代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壁形钺,器略呈椭圆形,双面刃,中部有一大圆孔,两面抛光。

延安芦山峁遗址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芦山峁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碾庄乡芦山峁村。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1965~1967年,这里曾先后出土了一批玉器,其中的玉刀、玉虎、玉笄造型别致,较为珍贵。1988年经勘察,该遗址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发现有1~2米厚的文化层,有灰层、灰坑、居住面、墓葬等。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圆柱状,前端有锥状尖,根部扁圆,有精致螺纹,又有一小孔,可以穿系。

三孔玉钺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略成梯形,上部平行两孔,单面钻成,下部一孔双面钻成,刃部一段稍残。

玉异形器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对称琢成四处缺口,在缺口间器壁刻有规则的近似长方形的痕迹。

玉璧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形完整。色青白,兼有黄白色条纹和斑点。一处有两道墨绿色条纹。

玉璧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茶褐色出有条状斑纹5处。

玉环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扁平环形,边渐薄,双面磨制,素面无纹。边残粘结。此件玉环有礼器特征。

玉饰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扁平弧形,有一牙。两端平齐,中有一大圆孔,类似璜。完整。此件玉饰有装饰性特征。

玉璜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扁平弧形,一端两孔,一端一孔。素面无纹。有多处自然裂痕,微残有浸。此件与玉璜装饰作用。

双孔玉铲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略呈梯形,刃部双面磨制,上部一孔及石侧小孔均单面钻成。

玉琮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器身中间有直线刻划纹,上下饰饕餮纹。器壁上沿微损。

玉琮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外廓近方形,内圆,表面刻划有凸出的直条纹,上层三道,下层两道。角部上下均饰有象征兽面的圆形纹。此琮已裂成大致相等的四块,没出裂缝左右侧,各钻有两个小圆孔,可系住。

七孔玉刀 陶寺文化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

刘迎春老师玉器鉴定微信号 jcyy988

山东临朐西朱封遗址

西朱封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朐县,是以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并兼有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等的新石器时代至夏代遗址。1982年文物普查时,出土有完整陶器、石器、玉器等。1987年、1989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分别发掘,清理3座墓葬,出土蛋壳陶高柄杯和磨光黑陶罍及冠形笄和人面纹笄玉器。

绿松石管状珠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梯形,横截面近似圆形。中间有一穿孔,两面施钻而成。穿孔为规则的圆形。

玉钺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长方形,两面略弧凸起。一端磨制出平刃,锋利。另一端的两侧叫已残。近背部有一单面钻穿孔,将或略透时将残存的包面敲碎。

玉钺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长方形,两面略弧凸起,横截面呈扁平椭圆形。一端磨制出刃部,平刃,锋利。另一端断面较平,秘制精致,未抛光。近背部有一单满钻穿孔,通体抛光。

双孔玉钺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呈梯形,两面刃。较直,刃部略宽,两侧边斜直,背端斜直。有两个纵向单面管钻的穿孔。刃部磨制精致,锋利。通体打磨抛光。

玉环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断面近似圆角三角形,外缘较尖,内锋面平。

四孔玉刀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呈梯形,刃部较宽,锋利。中部略内弧。背面较平,有四个穿孔,两侧边的面呈弧形。

组合玉笄 龙山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新华遗址

新华遗址位于神木县大保当镇新华村西北约500米处的彭素圪瘩之上。1978年发现,占地约150亩。 从遗址的各类遗迹以及出土器物等综合分析,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新华遗址是陕西地区重要的古遗址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玉器祭祀平面略呈正方形,坑口长1.4米,宽0.5米,坑残深0.12-0.22米,坑底部有序竖立排列着各种玉器30余件,计有铖、刀、圭、玦、铲、斧等。这些玉器除个别有使用痕为实用器外,大部分为礼器,结合附近灰坑中发现有大部卜骨分析,"玉器坑"应是先民当时的祭祀场所。

玉璋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器呈长条薄片,两下角残。下端平直,上端为斜直边,除下端外其余三边磨薄,形似刃部。在器下端的重要有一单钻圆孔,器身两面均有直线形的棱脊,当为切片时留下的切割痕迹。

玉笄形器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长条形,体厚。尖端呈锥状,较钝,底部略宽。器身打磨光滑。

玉玦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器做半环状,两端残。横切面呈弧角梯形,上面略窄,侧缘作圆弧状,下面稍宽,侧缘作薄刃状。

玉刀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刀体上有2个圆形单面钻孔,侧面呈马蹄形。大小相仿,相距4.6厘米。背部残留1个半圆形缺口,说明此器当为其他玉器改制而成。

玉铲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淡绿色,半透明,夹黑色瑕斑。方形薄片状,一角残。柄端重要有一个单钻圆孔,一侧便有一个半圆形缺口。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

石峁(mǎo)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其文化命名为石峁类型,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石峁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从遗址的各类遗迹以及出土器物等综合分析,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新华遗址是陕西地区重要的古遗址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陕西地区考古文化的编年序列,本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时期的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玉铲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器身残为两端,顶端略残,刃部有豁口。靠近顶端有圆形馆钻孔。器体窄长,斜背略残,弧刃,刃端略残。器身靠近刃端有两面对锯错位形成的台痕。顶端考下有圆形钻孔1个,该器当是大型玉铲改制而成。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白月色,五分之一圆环,两端各有钻孔1和2个,均为实心。钱白色,一侧有一圆形穿孔。

玉圭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扁长体,底平直,首有刃。腰际两侧有对称凹口,背至首部渐薄。有一孔。两面均有切痕和自然裂纹,刃残。此件玉圭精巧。可随身携带,实用性强。

玉圭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条形,未开刃,一孔。一侧有半圆形凹缺,近凹处有一长切痕,完整。此件玉圭小巧,有已用功能,有改制痕迹。

玉圭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体扁长,一边平直,一边有刃。低圆弧形有孔。首有刃,一面近底部有划痕。边残,此件玉圭兼有实用和礼器作用。

玉圭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扁平体长形,一孔。底残缺,首薄。此件玉圭较厚实,相比较实用性较强。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青白玉,扇面形,外边沿有突饰,一段两孔。有四条裂纹,一端残缺,有装饰性作用。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扇面形,无孔。一端宽,一端窄。外边沿之窄端渐薄,弧度单面磨制。外沿有残缺。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青白玉,扇面形,体较窄,两端有孔。内外弧度双面磨制,有一磕缺,弧度双面磨制。有装饰作用。

玉璜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青白玉,扇面形,体表光滑。有两孔。外边缘打磨较薄,一面有一通切痕。弧度单面磨制,边残。有装饰作用。

玉刀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背斜直,两侧斜出,最长一边有刃,四孔。边有残缺,免邮缺凹。一端双面有裂纹。此件玉刀大而厚实,刃有崩伤,应是实用性和祭祀兼得的物品。

玉刀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体扁平,背及一端斜直,刃微凹,有两孔,其中一孔在柄端正中。刃微残,面有土浸。此件玉刀短而结实。

玉戈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长援,两边微内弧,锋作三角形,内长方形,有一孔。双面磨薄成刃。柄锋微残。戈在古代史一种兵器。此件玉戈规整,有威严感。

玉戈 夏时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扁长形,一段有孔直,另一端成三角形尖。有两孔。一面微鼓,一面有切痕。断残两节粘结。此件玉戈有残损,但锋利尖锐,具有使用性和礼器双重性。

刘迎春老师玉器鉴定微信号 jcyy988

二里头文化 三、四期玉器

三四期属青铜和宫殿文化。学术界对二里头遗址有两种看法,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都是夏朝文物,发现的宫城就是夏都。另一种认为一二期是夏朝文物、三四期是商朝文物,所以发现的宫城是商都。

玉笄形饰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圆柱形,尾端有一扁钮,钮身一穿孔,前端残损。

玉戚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器身扁平似璧,顶部圆弧,两侧近平。各有炼骨锯齿状扉牙,每组三齿,共为六齿。刃部较宽,分四段,每段由两面磨刃,刃边平直或内弧,每段之间较厚,其中部为大圆穿孔。

三孔玉刀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平面呈长条梯形,两侧各有两个扉牙,双面刃,略外弧。器身中上并列三圆孔。

玉刀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略呈梯形,一端残断,留有半孔。另一端磨成刃,一长边也磨成刃,靠近另一长边中间有一圆孔。

玉月牙形器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无刃,形似月牙。中部有一圆孔,孔内正背面个嵌一绿松石圆片,出土时位于玉戈内端一侧。

玉钺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方首钝刃,角略圆,形如铲。一面又不太清晰的绿色细线方格形沁痕,一端有两个对穿的圆孔,在两孔之间有一周不太明显的凹槽。腰部有凸弦纹两周。表面有光泽,出土是上部稍有残缺,表面粘有大量朱砂。

玉璋 二里头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体厚,刃呈凹弧形。柄、刃残。是礼器。

8 内蒙古赤峰夏家店遗址下层

玉雕斜口短筒形器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带状椭圆环。外表雕刻花纹,纹有边缘,主纹、地纹之分,局部是镂空的,主纹饰由S形与c形卷曲组成的,环口两边大小不一。

玉环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圆环状,横截面呈椭圆形。内环一端略内凹,系缚痕。墓中位于墓主主腰之间。

臂饰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为带状圆环,外表有一凸棱。

钩形坠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呈宽长条形片状,一端似c形卷曲,另一端短柄,柄端有孔。扁圆与两面碾刻甚浅。

斜口筒形器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横截面为椭圆形,长筒,一端平口,另一端斜口。长径短径皆大于平口。筒内侧有磨制加工痕迹。器壁最厚处0.4厘米,横于腰间与脊椎相垂直,系于腰后。

蝉形玉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绿玉。金鱼椭圆形片状,边缘琢刻甚简、形似鸟张翼,中心一孔,孔径0.2厘米。

异形玉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身近长方形,以中央一条为主干,两侧各雕出对称的花牙,在重要主干一端有一孔,孔径0.2厘米。

璧形坠 夏家店下层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质。器近扁平圆形,外缘不正圆。近外缘一侧有两孔,孔缘有系缚磨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