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伤口处理:碘伏 碘酒 酒精……Pick哪一个才更有效?

伤口处理:碘伏 碘酒 酒精……Pick哪一个才更有效?

时间:2019-12-06 07:11:36

相关推荐

伤口处理:碘伏 碘酒 酒精……Pick哪一个才更有效?

秋老虎辣么热,清爽热裤少不了,但让人糟心的问题又来了,长期暴露在外的皮肤容易发生蚊虫叮咬和碰擦伤,皮肤问题处理不好,本想秀一把身材的美丽心情,会渐渐的在岁月中蹉跎掉。

哎!想想这个问题必须得重视起来,攻略分为两步,首先是预防伤口的产生,预防有偏方,民间流传盛广的方法有多种,这里就不一一做介绍了,今天主要介绍的是另外一面药物对伤口的处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家用常见的皮肤消毒的原理和使用攻略吧!

酒精

武侠小说中,受伤后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口吐白酒,酒精用来处理伤口已经历史悠久,酒精能够渗入细菌体内,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所以酒精在医疗卫生上常用作消毒杀菌剂。为什么用70%-75%的酒精而不用纯酒精消毒呢?

原来,浓度几乎达到100%的纯酒精使蛋白质凝固的本领固然很大,但是它却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就凝固起来,形成了一层硬膜。这层硬膜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反而保护了细菌,使它免遭死亡。

在纯酒精中掺入一定量的水以后,酒精就不会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凝固,于是大量酒精分子钻进细菌体内,使其中的蛋白质都凝固起来,细菌就难逃一死了,因此,使用浓酒精达不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如果使用70%-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至于形成薄膜,能使酒精继续向内部渗透,而使其彻底消毒杀菌。经实验,若酒精的浓度低于70%,也不能彻底杀死细菌。

疼痛指数:★★★★

安全指数:★★

有效指数:★★★★

推荐指数:★★

碘伏

浓度为0.5%的碘伏可以用来安全有效消毒除眼睛外的任何人任何部位的伤口,如今已成为家用常备消毒药品的首选,碘伏是碘以表面活性剂为载体的不定型络合物,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乙型肝炎病毒、绿脓杆菌、芽孢、结核杆菌、病毒、真菌等均有效,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芽孢与真菌孢子作用较弱。

可用于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也用于烫伤、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炎症及皮肤真菌感染,还可用于餐具和食具的消毒,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消毒溶液。碘伏的杀菌作用与其有效碘含量有关,0.1%浓度时1分钟能杀灭细菌繁殖体;杀灭结核杆菌、真菌和芽孢所需时间较长(约1.5小时);0.5%浓度时10分钟能破坏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实际应用中如:

0.5%的碘伏可用于口腔炎漱口;

2%的碘伏用于外科手术中手和其他部位皮肤的消毒;

0.5%的碘伏用于阴道炎冲洗治疗;

0.05%碘伏用于餐食具消毒;

5%~10%软膏或栓剂用于治疗炎症或溃疡;

0.1%的碘伏可用于不锈钢或镀铬医疗器械消毒;

碘伏虽然应用范围比较广,也方便使用,但仍有几点使用时需要注意:

对碘过敏及烧伤面积大于20%者不宜用;

本品不宜与红汞同时涂用;

碘伏杀菌作用迅速,但稀溶液不稳定,应该室温下避光保存。

疼痛指数:★

安全指数:★★★★★

有效指数:★★★★★

推荐指数:★★★★★

碘酒

碘酒医学上又称碘酊,杀菌能力很强,常用的碘酒是碘片和碘化钾与酒精所配成,浓度为2%。碘酒多用于皮肤的消毒,如静脉及外科手术前的皮肤消毒,但粘膜及伤口处一般不宜应用,这不仅因为碘酒刺激性强,而且能破坏伤口的肉芽,影响伤口的愈合。

一般皮肤感染如毛囊炎、小疖肿未成熟前或局部被毒虫咬伤,可以涂用碘酒,因为碘酒能刺激皮肤,增强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肿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用碘酒消毒皮肤后,需要用酒精擦拭脱碘。

疼痛指数:★★★★

安全指数:★★★

有效指数:★★★★

推荐指数:★★

高锰酸钾

本品为强氧化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并破坏肉毒杆菌毒素。高浓度时对组织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低浓度时有收敛作用,适用证用于急性皮炎或急性湿疹,特别是伴继发感染或坏死、小面积溃疡者。

临用前配置成0.01%-0.1%溶液(取本品0.1g加水100-1000ml),可直接冲洗患处,也可用消毒棉签蘸取后清洗或用纱布润湿后敷于患处;渗出较多时,可直接将患处浸入溶液中洗浴。

高浓度反复多次使用可引起腐蚀性灼伤,并易使皮肤着色。

疼痛指数:★★★★

安全指数:★★★

有效指数:★★★★

推荐指数:★★

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

又称双氧水,为强氧化性消毒剂,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迅速分解,释出新生氧,对细菌组分发生氧化作用,干扰其酶系统而发挥抗菌作用。但本品作用时间短暂,有机物质存在时杀菌作用降低。局部涂抹冲洗后能产生气泡,有利于清除脓液、血块及坏死组织。用于化脓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口腔炎、齿龈脓漏、扁桃体炎及清洁伤口。

用3%溶液冲洗或湿敷。尤适用于厌氧菌感染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的创面,稀释至1%浓度用于扁桃体炎、口腔炎、白喉等的含漱口。

高浓度对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一疼痛“白痂”不可与还原剂,强氧化剂,碱、碘化物混合使用。

疼痛指数:★★★

安全指数:★★★

有效指数:★★★★

推荐指数:★★

氯己定(洗必泰)

消毒机制:

破坏细胞膜:细菌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由于细胞膜外层的磷酯官能团带负电荷,因此作为阳离子的氯己定分子容易将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作为靶标相互作用并吸附在一起,当浓度为50μg/mL 时可引起电泳迁移率下降,浓度为70μg/mL则可引起细菌表面电荷反向迁移。这些作用可导致细胞膜破坏,使氯己定分子渗入到菌体内,作用于细胞浆成分,使其变性漏出,将细菌杀死;

抑制细菌代谢酶系统:在溶液体系内,氯己定可抑制细菌酶系统,特别是脱氢酶和氧化酶,使其发生代谢障碍;

直接凝聚细胞浆:氯己定在高浓度条件下(1000μg/mL) ,可使细胞浆聚集成块,使细胞浆浓缩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特点:性能稳定、无刺激性、腐蚀性低、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消毒。但氯己定杀菌能力有限,不能杀灭细菌芽孢,亦不能杀灭结核杆菌和对某些病毒灭活效果差等缺陷,而应用范围比较窄。国外40g/l氯己定异丙醇(70%)广泛用于皮肤消毒,我国用5000mg/l,氯己定醇溶液作为手术前手消毒水溶液,可作为黏膜冲洗消毒和妇科擦拭消毒。

疼痛指数:★

安全指数:★★★

有效指数:★★★★

推荐指数:★★

红药水

红药水又叫红汞,是汞和溴的混合物,颜色深红。它是通过缓慢放出汞离子,对细菌的酶起破坏作用,它刺激性小,常用于皮肤小伤口,尤其是比较清洁新鲜的和不太深的伤口的消毒。常用的红药水,一般含红汞量为2%。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红药水也表现出其局限性,一方面,含有重金属汞的有机化合物,对身体有毒性;另一方面,红药水的穿透力弱,杀菌效果有限,所以,其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果您的家里有红药水,小编建议立即扔掉!!!

疼痛指数:★

安全指数:★★

有效指数:★★

推荐指数:0

紫药水

紫药水又称龙胆紫,是一种人们平时常用的外用药,它具有杀菌和收敛干燥创面的作用,对于皮肤的烫伤、烧伤以及疱疹、小儿鹅口疮及阴道霉菌等都有治疗效果。作用强于红汞。

不过,如果伤口已经化脓,再涂抹紫药水则没有什么治疗作用,这是因为,对于化脓的伤口,紫药水的收敛作用虽然能够使伤口表面结痂,似乎已经愈合,但实际上内部化脓处的细菌却没有被杀灭,仍在继续繁殖,并会进一步向纵深蔓延。而且由于紫药水的作用,表层结痂愈合,这也会给接下来的治疗带来困难。

美国毒理学家通过对大鼠、小鼠进行的动物试验发现,甲紫是一种剂量相关的致癌物质,可导致啮齿类动物出现肝癌等肿瘤,体外细胞试验也证实甲紫可致突变和染色体断裂。所以医院现在也不再常规消毒使用了。

同红药水,家中如果有的话,也请扔掉!!!

疼痛指数:★

安全指数:★★

有效指数:★★

推荐指数:0

常用的伤口处理药品,使用时可不能奉行“拿来主义”的原则,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陈吉生主编,新编临床药物学【M】.

[2]黄峻,黄袒瑚临床药物手册 .

[3]陈孝治药物处方手册 .

[4]崔玉艳.碘伏怕遇上红药水.

[5]杨华明.现代医院消毒学.

相关阅读

伤口处理看似简单,一不小心会出大麻烦

在医院里头接触病人多了,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是真遇到不少。

比如,我在医院伤口中心(专门帮人换药的地方)实习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偏远山区来的老太太,她一进诊室,一股恶臭就扑面而来。回头一看,干枯的左下肢长了老大一坨「菜花」——已经溃烂的恶性肿瘤。

进一步询问病史,原来老太太两年前不小心烫伤了左小腿,但一直没当回事,间断用民间药方给自己外敷。两年多来,伤口一直没有愈合,反复化脓发炎,进而癌变。最后,终于连床都下不了,这才被家里人抬来医院。

在帮老太太清洗的过程中,光是清除伤口周围各种颜色的不明药粉和药渣,都着实费了我们一番功夫。

如果说老太太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延误了病情还能理解,那另外一个白领姑娘的例子就真是「作」了。

姑娘貌美如花,一双胸器更是傲人,可惜乳腺发炎化脓带来难言之隐。姑娘爱美,不愿意听医生建议进行手术,跑去一个私人诊所选择接受所谓的「保守治疗」。诊所用一种性质不明红色药粉对外敷伤口、并配以艾灸,硬生生把姑娘的双峰变成了「火山口」。

原本一个小口子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可能要挨好几刀,还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许多病患都觉得,因为一些小伤口专门跑医院是小题大做;即使去医院,也无非是消个毒换块纱布而已,药店或者某宝上买了材料,在家都可以自己搞定,何必要去医院这么麻烦。

确实,对于健康的正常人,身体的瘀伤破口就算不特殊处理,大多也在几个星期之内自行愈合。但至于什么样的伤口要处理,要进行什么样的处理,却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如若自作聪明延误病情,给病家带去的痛苦很可能难以挽回,上面两个例子就是最好明证。

想自己「换药」?风险太大了

给伤口换药的目的就是促进伤口愈合,但是,这要求既不能有问题不处理从而延误病情,也不能想当然地乱处理,以致画蛇添足。

和文章开头举的两个例子一样,许多患者或是嫌麻烦,或是嫌伤口愈合慢怕留疤,听信偏方秘方,自行采购不明成分的中草药剂或药粉对伤口进行外敷处理,却往往弄巧成拙。

这些非正规途径购买的药物往往灭菌不充分,敷在伤口极易导致感染。

伤干比湿好?这是错误观念

许多民间疗法仍然保留「伤口干比湿好」的错误观念,选用药物多具有烧灼腐蚀性,加以艾灸、炙烤等治疗措施,不仅会伤及真皮、血管等深层组织,还封闭伤口使得创面得不到充分的氧供,内在脓液、渗出液也无法顺利排除,反复刺激伤口导致迁延不愈。

涂药水有必要吗?酒精?红、紫药水?不!

很多家庭都会自备药箱,其中红药水、紫药水、碘酒、酒精等消毒剂是必备。

不过,一种消毒剂不适合所有日常伤口消毒使用。比如碘酒、酒精,虽然消毒效果好,但刺激性大,大面积或深度创伤不宜使用,口腔等粘膜组织也不要直接涂擦。

红药水消毒作用弱,而且含汞,大面积使用可造成汞中毒。紫药水虽然刺激性小,消毒作用较好,但使用后容易在伤口表面形成痂膜,坏死组织的脓液、渗出液引流不畅,易向深部扩散可加重感染,而且还可能在皮肤表面留下紫色痕迹,影响美观。

药抗生素要用吗?视情况用对剂型

虽然伤口感染是个麻烦事,但常规使用抗生素对预防伤口感染没有明显效果,也无证据表明抗生素治疗能够加速伤口愈合。抗生素对伤口还有刺激性,可能进一步延缓伤口愈合。

当然,如果伤口已经出现化脓、蜂窝组织炎、恶臭等局部感染表现,或是发热、寒颤等全身感染表现,就有必要及时在全身或局部使用抗生素进行干预了。

如果确实需要在伤口上用抗生素,那就必须选择药膏之类的「外用剂型」。

如果将针剂或粉剂局部外用,或是把吃的药片磨成粉涂在伤口上,药物会被伤口渗出液稀释或迅速吸收,不能在局部形成长期有效的抗菌浓度,不仅对预防感染无益,还可能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疗费用。

医小伤口看医生?对这些人,真有必要

随着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受到慢性伤口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常见的情况有:

下肢静脉曲张引起溃疡

糖尿病人足部溃疡

癌症病患

瘫痪病人长期卧床引起压疮、褥疮

其它导致伤口迁延不愈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外周动脉病变、高龄、长期营养不良、长期服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感染 HIV、吸烟等。

糖糖尿病人的伤?强烈建议就医处理

糖尿病病人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会引起外周神经病变,造成肢体麻木或感觉迟钝,患者不能及时感知并去除致伤因素,外伤时组织损害往往更加严重。

再者,糖尿病引起血管炎症导致血管阻塞,伤口组织血供不畅,愈合进程受阻。

另外,糖尿病患全身免疫机能下降,伤口迁延不愈还易并发感染。

因此,即使只是穿鞋摩擦起水泡,糖尿病患都可能继发足部溃疡,不及时干预会恶化导致伤口发炎坏疽,甚至需要截肢,单纯换药不控制血糖,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换要不要换「药」?选择很多,你得听医生的

许多患者常常抱怨:「每次换药就是洗伤口和换敷料,连『药』的影子都没见到就把我打发了!」

这事实上是对医务人员的误解。

伤口愈合有自己的规律,是否使用药物、怎么使用,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药作为伤口护理的一项措施,其目的也是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伤口生长环境,盲目用药非但不能加速愈合,还可能延缓这一过程。

对部分慢性伤口,比如发生于下肢的慢性溃疡,医护人员会建议外用人类生长因子制剂来帮助伤口生长。另外,能够杀伤细菌的银离子敷料,促进角化细胞迁移的 β 受体阻滞剂,可能对伤口愈合也有一定帮助。

一些新型人工敷料,可以避免换药对伤口的二次损伤。添加海藻胶、银离子、胶原蛋白等特殊材质的敷料,不仅可以吸收渗液、透气保湿,还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对抗沾粘、促进愈合。

不过,没有一种敷料适用于所有病患,选择适于病患病情的敷料毫无疑问是件技术活。而且选择敷料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修复进程的推进,伤口特点不断变化,对敷料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另外,新型敷料虽然对慢性伤口愈合有益,其高昂的价格对需要长期使用的病患也是不小负担。这些问题都需要患者和伤口护理专家一同考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