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中了 疯了!从《范进中举》 看科举制度如何左右小人物的命运

中了 疯了!从《范进中举》 看科举制度如何左右小人物的命运

时间:2019-10-28 10:32:38

相关推荐

中了 疯了!从《范进中举》 看科举制度如何左右小人物的命运

范进听说自己高中举人后,竟然高兴得神经错乱,疯了!被岳父胡屠户一巴掌打醒过来,才恢复正常。初次读这个故事,感到范进的这种行为很滑稽、很可笑、也很可悲。

笑过之余,不禁深思。

《范进中举》的故事,出自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该书好评如潮,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鲁迅说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说它“精工提炼”,有人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对世界文学具有卓越的贡献。

由此可见,如此经典小说所塑造的经典人物范进,他中举后的反常行为,绝对不是滑稽可笑那么简单。

再次结合当时清朝的社会环境,深入研读《范进中举》的故事,我认为,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现象是有原因的,根本原因就是科举制度对他个人命运和人生价值观影响的结果。

本文就从《范进中举》的故事,分析揭示古代选官用人从世袭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研讨在科举制度登峰造极的清朝,科举制度是如何左右小人物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命运的。

01不拘一格降人才,从世袭制到科举制,古代选官用人之路从官宦贵族走向寻常百姓家。

科举制度,简单地说就是选官用人的考试录用制度。

古代的选官用人制度,并不是一开始都是考试录用官员的科举制度,而是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渐进历程。如下图:

世袭制,从夏朝成立开始,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这三个朝代选官用人制度的核心都是“世卿世禄”,也就是说,官职的大小和等级决定于王公贵族的血统和宗亲,而且这个官可以世代继承,民间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就是这个意思。可见这时的选官用人,与寻常百姓家范进这样的小人物是无缘的。

察举制,到了秦朝和汉朝,选官用人之路有所扩宽,察举制取代了世袭制。察举制选官用人制度的核心是“四察科取士”,也就是由三公九卿和地方官,考察推荐有德、有才、会做事的优秀人才供朝廷任用。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那些三公九卿和地方官怎么推荐,也只限于达官贵人家的人员,这个推荐制度与寻常百姓家的小人物是绝对无缘的。

九品中正制,转眼到了魏晋南北朝,选官用人的机制变成九品中正制,核心是“九品官人法”,也就是由朝廷派在州郡任职的中正官负责对地方上的有识之士,进行品格、行为和能力测定,分为九品九个等级,朝廷依照这九个品级进行授官。但无论怎么测定分级,都是由官员中正官说了算,寻常百姓家范进一类的小人物是无法入中正官法眼的,自然与做官无缘。

科举制,可喜的是,从隋朝开始,所有人,包括寻常百姓家的小人物,都可以通过考试来参加竞争,优胜者可以入朝做官。这就是选官用人上所谓的科举制。刚开始,隋朝的科举考试只设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二科,称为分科考试,后来经过唐朝、宋朝和元朝的逐步改善,到了明、清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形成“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人人参与科举竟考的局面。

至此,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科举制度,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寻常百姓家范进一类的小人物,进入仕途带来福音和希望。

选官用人制度,也一路从世袭制到科举制,从官宦贵族之家,一路走向了寻常百姓家。

02鱼跃龙门化为龙,清朝科举制度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设计了一个画饼充饥的美好愿景

沿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清朝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在清朝末年被彻底废除。

为什么在清朝末年会废除科举制度?究其原因,我认为不外乎三种:一是难考;二是步骤繁琐;三是内容形式单一,限制才学的全面发挥。

先来看看科举的难考程度。人人都说现在的公务员难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和清朝的科举考试相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容易多了。在清朝要考上个一官半职,那可是难,有多难?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就连写《儒林外史》的清朝著名文学家吴敬梓,写《聊斋志异》的清朝著名小说家、文学家蒲松龄,写《盛世危言》爱国思想家郑观应和清朝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慈善家盛宣怀等名人都没有考上举人,只在秀才的门外止步。怪不得范进中举后,会一下子高兴坏了,一时神经错乱,疯了,真是可以理解。

再来看看科举的繁琐步骤。童生(就是学生)——经童试(第一步考试,每年1次)——成秀才(童试录取的秀才,有资格参加乡试)——经乡试(每3年1次)——成举人(乡试录取的举人共10人,第1名叫解元,第2名至第10名叫亚元,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经会试(每3年1次)——成贡士(会试录取的贡士共300名,第一名叫会元,贡生有资格参加殿试)——经殿试(每3年1次)——成进士(就是可以做官了)。

这么多繁琐的步骤,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考到秀才后就止步了,学生要考过童试,成为秀才,也不容易,因为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乡试,每年2月举行县试,连考五场,通过后,才能参加每年4月举行的府试,连考三场,通过后,才能参加每3年举办2次的院试,只有通过院试,才成为秀才。能考到举人以上的,都是凤毛麟角。

最后来看看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清朝科举考试的题目和内容都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出题,形式就是写1篇八股文,考生只许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可见,这样的科举考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严重偏科,而且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灵魂,既禁锢人们思想,又抑制科学文化的发展,不废除才怪。

从清朝的这种科举考试选官来看,虽然全国上下,不分官宦贵族和平民百姓,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取一官半职,但对于处于社会底层范进之类的小人物来说,无异于是一个画饼充饥的美好愿景。

你的出生不一样,受教育的环境也就不一样,再说,参加这种马拉松般的科举考试,需要大量的金钱作支撑,不然就会像范进一样,连参加考试的盘缠都没有,真是,别人站在山顶和你比,你却站在山脚和别人比,平民百姓中的小人物,有多少人能胜出,鱼跃龙门变成龙?

0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制度让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树立读书只为做官,誓不中举死不休的错位人生观和理想信念

读书为了什么?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答案。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传为佳话。如果你要范进回答,他一定会说:读书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做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了做官而读书,这在以科考取仕的清朝,成了读书人的理想。

身处社会底层的范进一类的小人物,更是树立了誓不中举死不休的错位人生理想,幻想着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理想很丰满,可是现实总是很骨感。

这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实现读书科考入仕的理想过程中,受尽了磨难、委屈和辛酸。

在没考取功名之前,在人们眼中,他们都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就像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不会生计,穷困潦倒,却又看不起劳动人民,假清高,成为让人嘲笑和欺辱的可笑而又滑稽人物。

更加可悲的是,他们不愿从这种错位的理想和价值观中走出来,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意识,开始接地气的普通生活。

范进从20岁起就参加科举考试,屡败屡考,考了20多次都不中,穷困潦倒却不愿放弃,直到54岁才中了秀才。孔乙己一生连秀才都没有考中,却到死都不愿脱下代表读书人的长衫。可见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他们错位人生观和理想信念的影响究竟有多深重。

04一朝中举名利收,科举制度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中,产生了不健康的异化人际关系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矛盾吗?如果单从表面上来理解,似乎很是矛盾,但是你将它放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下来看,那一点矛盾都没有,而且相当合情合理。

想一想,一旦中举以后,就名利双收,身价百倍。就像范进,高中举人后,一向看不起他的岳父巴结他了,说他是“文曲星”;素不来往的张乡绅来拜访他了,还给他送房子、送银两;那些嘲笑他的邻舍们,有来投身做仆人,求荫庇的,有送钱、送米、送物的。一下子,房产、田地、银两、仆人都有了,这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吗?

再看看他中举以前,穷困潦倒,住破草棚,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又不会干活养活家人,只靠岳父救济和母亲及妻子养几只鸡,种点菜和粮度日,在参加完举人考试回家时,家里已经断炊3日,要让他抱个大公鸡到集市卖了换米。岳父骂一心想考试做官的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屁”,左右邻居嘲笑他,乡绅像躲避瘟神一样远离他,这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又是什么?

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在范进中举前后,对范进不同态度的转变,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被科举制度扭曲了价值观取向和评价人的标准,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异化,进而形成不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结语: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就这样在封建科举制度的一步一步教化、诱导下,从产生美丽而又画饼充饥般的憧憬和希望、到树立错位的读书为做官的理想和价值取向、再到尽心竭力穷其一生为这个错位的理想进行迂腐的奋斗、最后让人际关系都发生了不健康的异化,这样的结局可笑而又可悲,所以科举制度在清朝达到登峰造极,也在清朝末年彻底的被废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