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高中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诗(含解析)

高中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诗(含解析)

时间:2018-11-14 16:46:35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诗(含解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②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横斗转”,指时近深夜,点出渡海的时间,又照应诗歌题目。

B.遇赦北归,诗人回想自身遭际,发出了空有乘桴渡海之意的感慨。

C.诗人被贬海南蛮荒之地,九死不恨,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之情。

D.诗歌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贴切,格调明朗,意蕴深远。

2.诗的颔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干戈

王中①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②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安得中山千日酒③,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呜叫起来,寻找同类。语出《诗·小雅·棠棣》。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暗示了诗歌表现的环境特点。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而诗人自己也一事无成。

C.颔联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

D.全诗充满着满腔的悲愤之情,但文字读来较为轻淡,情感表达比较委婉。

2.诗的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醉后赠张九旭①

高适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②?

【注】①张九旭:张旭,因张旭排行第九,故称张九旭;盛唐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以草书著称,人称“草圣”;又喜饮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高适作为后生晚辈,这首赠张旭之作,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入长安与张旭相见共饮醉后所写。②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化用了《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孔文举(即孔融) 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诗首联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在世人与张九旭的比较中体现出张九旭的与众不同,一抑一扬,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B.该诗颈联把主人公张九旭写得十分传神,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白发垂垂、蔼然可亲的老者,不问世事,一身悠闲,轻松自得。

C.尾联通过用典张九旭的生活情形,突出了酒对张九旭的重要意义;使用问句,避免了平铺直叙,语气带着调侃,显得格外亲切。

D.全诗在章法上虑实结合,首联只是诗人对张九旭的总的印象,是实写;以下各联即转入了对张九旭形象的具体刻画,是虛写。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刘仙伦①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只愁笑语惊阊阖②,不管栏杆犯斗牛。

远水拍天迷钓艇,西风万里入貂裘。

面前不着淮山碍③,望到中原天尽头。

[注]①刘仙伦,吉州庐陵(今江西古安)人,南宋人、布衣终生。②阊阖,天门,天宫。③淮山,淮南的山。宋、金以淮河为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贯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挟风带雨之笔横空而来,极写快目楼的巍峨形势,壮气横溢,为后面具体抒写铺垫蓄势。

B.颔联虚实结合写登楼游目欢笑恐惊天,却不知栏杆已冲霄汉。一“愁”字生动写人惊奇之感。

C.颈联从视觉和触觉角度进一步写楼之高峻,以浪涛钓艇的远景和飓风透骨的触感衬托高楼之威势。

D.尾联写诗人既登高楼,便觉区区淮山不可障目。一“望”字与陆游诗“中原北望气如山”情感相似。

2.有人评论本诗外豪放.内深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赵嘏①

杜若②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③稀。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④。

[注]①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唐代诗人。②杜若,香草名。③海门,河流入海之处。④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首联写“人未归”“想柴扉”,紧承题目“怀”字,足见其虽身处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故乡的心情。

B.“水寒、烟暖”等意象点明早春时节,写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为后三联表达感情烘托了气氛。

C.颈联作者极目远望,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而更显渺远,风浪阻隔使投递之信也愈显稀少。

D.尾联诗人发问“愁情不知多少”,转而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诗歌的格调。

2.后人读此诗领联,言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请就此赏析颔联的描写角度。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酒家壁

陆游①

明主何曾弃不才②,书生飘泊自堪哀。

烟波东尽江湖远③,云栈西从陇蜀回④。

宿雨送寒秋欲晚,积衰成病老初来。

酒香菰脆丹枫岸,强遣樽前笑口开。

【注】①陆游终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然而,由于当权派奉行妥协投降的国策,他在政治上不断遭受压制和排斥。②不才: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③隆兴二年至乾道元年(1164年-1165年),陆游因触犯皇上,先后通判健康、镇江。④乾道五年至淳熙三年(1168年-1177年)陆游先后在四川夔州、蜀州、嘉州、荣州为官。淳熙九年,又入蜀任祠禄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观。他先后在四川为官十年,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官。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抒胸臆,正话反说,明说“不才”,实为大才、有才之人,抒发了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伤痛。

B.颔联借景抒情,从小处着笔,描绘了烟波江湖,陇蜀云栈,东尽西从之景,于雄奇奔放的意境中见沉郁悲凉风格。

C.颈联对仗工整,前句写景,寒秋夜雨,凄冷萧瑟,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后句叙事,写自己年老体衰,积衰成病。

D.尾联精选意象,美酒、脆菰、丹枫、笑口,明快宜人,一反前文阴沉色调,正所谓“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哀”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③位尚卑。

词赋檀名来已久,烟霄④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⑤欲荐谁?

[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②楚客,指贾谊。③袍,官袍。④烟霄:喻显赫地位。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

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重 阳①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②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