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骨折后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你是如何处理的?

骨折后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你是如何处理的?

时间:2023-04-23 10:25:14

相关推荐

骨折后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 你是如何处理的?

本文为作者整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中最为严重的临床表现,处理起来甚为棘手,被成为—骨折后的冷血杀手。对患者的影响也非常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表现最快可以在创伤发生30 min后出现,表现为“5P”征:感觉异常、被动牵拉痛、皮肤苍白、麻痹、无脉。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几个知识点。

概 述

(p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的增加,或空间变小(肢体外部受压),或由于骨筋膜室内组织体积增大(肢体内部组织肿胀)所致。

肢体外部受压的原因很多,如挤压伤、包扎过紧等。

肢体内部组织肿胀的原因也有多种,如血管损伤时出血造成的血肿,组织缺血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肿胀,肌肉过度活动后发生的肿胀等。

临床表现

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主,只在肌肉缺血较久,已发生广泛坏死时,才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血中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1、疼痛: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至晚期缺血严重可无疼痛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的早期表现。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肢体远侧动脉搏动存在,并不是安全的指标诊 断治 疗

早期切开减压:

把覆盖该骨筋膜室的筋膜彻底面完全切开,使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下降,静脉血液回流,使动、静脉的压力差加大,使闭合的小动脉重新开放,反射性的血管痉挛也可以减轻,有利于改善组织血运。

抬高患肢是错误的:

抬高患肢后,会降低肢体内动脉的血压,在组织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会导致小动脉的关闭,加重组织的缺血,在组织压高于动脉压的情况下,抬高患肢也达不到促进静脉回流的作用。

注意事项:1、任何抬高肢体、用冰袋降温、从外面加压及观察等待,只能加重肌肉坏死。2、作小切口减压或肢体上下端皮肤上各做一个小切口,在皮下切开筋膜减压是无效的。减压时机:

采用骨筋膜室组织压测定法,测得组织压上升到与患者的舒张血压差小于或等于30mmHg即应立即减压。

骨筋膜室测压示意图

骨筋膜室测压示意图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治流程:

筋膜室切开减压手术要点:(1)减压要彻底、切口要足够长;(2)即使1-2个间室压力升高,也要行所有间室的减压(3)减压时禁止使用止血带(4)预防性切开,可以避免/减轻再灌注损伤,特别是缺血超过6小时的患者

切开减压方法

单切口:在腓骨旁做纵行切口,延伸至膝关节和踝关节平面5cm以内。先仔细分离至外侧筋膜间室的筋膜处,切开外侧筋膜间室。用剪刀在外侧筋膜间室内钝性分离,直至到达前方室间隔,分离外侧和前方筋膜间室。向前提起室间隔全层皮肤和皮下组织,减压前方和外侧筋膜间室。通过止血钳对外侧筋膜间室的筋膜施加一定的压力,可将腓骨从后方室间隔推向前方,分离外侧和后方浅层筋膜间室。分离后方深层筋膜间室时,可见腓骨后外侧面有后方和横行室间隔阻挡。切开这些室间隔,同时将拇长屈肌从腓骨后方分离,即可减压后方深层筋膜间室。最后,切开腓骨和比目鱼肌间的室间隔,减压后方浅层筋膜间室,从而避免分离后方脆弱的软组织皮瓣(图2和3)。

图2:单切口的位置

图3:单切口筋膜减压术的切开部位

双切口:在腓骨前方做外侧切口,延伸至膝关节和踝关节平面5cm以内。分离浅层皮肤和皮下组织后,辨认出前方室间隔,对前方和外侧筋膜间室纵行切开减压。再在胫骨后内侧界的后方2cm处做等长纵行切口,对后方浅层和深层筋膜间室进行减压。

术后处理:(1)患肢抬高24-48小时(2)中立位,防止马蹄足(3)高压氧(有争议,可能会加重再灌注损伤)(4)输液,甘露醇创面处理:Ⅰ期:换药,缝合,切口周围做小减张切口,也是做VSD/VAC的适应征;Ⅱ期:清创,5-7天关闭切口;缝合,植皮或皮瓣,系鞋带技术。

医源性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首先医务人员必须熟悉产生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原因,对肢体的创伤、尤其是闭合性创伤的患者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在骨折复位时要轻柔稳妥,切勿反复而粗暴地进行整复而加重软组织损伤。禁止抬高、按摩、热敷患肢,以免增加渗出及组织对无氧代谢产物的吸收。

对施行外固定,如应用石膏、绷带、夹板、牵引的患者,应严密观察,注意末稍血运的情况,应向其交待注意事项,24小时内复查。在应用止血带时最长时限不应超过1. 5小时,反复应用必须间隔5- 10分钟。

对某些疾病所致意识丧失者应注意了解当时的姿势,肢体受压的时间及局部的表现,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的压迫而引起本征。

在动脉和静脉中输液、输血时因操作不慎,护理不仔细,使液体或血液外渗,特别是一些刺激性药物渗到筋膜间室内,使其内容体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组织液渗透压上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筋膜间室内压力上升,引起本综合症。

所以我们在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发现液体外渗时及时处理、更换部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