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西晋灭亡的隐患 从开国皇帝司马炎这里 开始埋上

西晋灭亡的隐患 从开国皇帝司马炎这里 开始埋上

时间:2023-06-08 06:18:16

相关推荐

西晋灭亡的隐患 从开国皇帝司马炎这里 开始埋上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归晋属司马。大家都知道三国的最后的胜利者是司马家,曹魏、蜀汉、东吴,接连被司马家所灭,而最后实现全国统一的就是司马炎。晋在司马炎而统一,也在司马炎这里埋下灭亡的隐患。那么这个隐患是什么呢?

晋武帝的“傻儿子”

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高平王沈作《释时论》,南阳鲁褒作《钱神论》,庐江杜嵩作《任子春秋》,皆疾时之作也。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晋书·惠帝纪》晋武帝司马炎的继位者是晋惠帝司马衷,也就是传说中的“傻儿子”。司马衷傻不傻,后面再说,可他的昏庸是肯定的。司马衷即位后,没有主见,完全听从其他人的话,亲小人而远贤臣,导致众多人才纷纷流失,只能感叹怀才不遇。那么司马衷是个“傻子”吗?

据史料记载:司马衷听到青蛙的叫声,问左右侍从“这鸣叫是为公事?还是私事呢?”其中有人回答:“在公共场合是公事,在私下场合是私事。”这明显是在劝诫司马衷,要做到公私分明。

这里请大家注意,此时司马衷是在华林园游玩,带的肯定是亲近的人,也就是最熟悉司马衷的人。“傻子”可是劝不动的,既然还有人劝诫,那就证明司马衷不是智商有问题,只是昏庸。

至于那句“何不食肉糜?”,最能证明司马衷是个“白痴”皇帝的话,在我看来,还是要看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天下大乱,司马衷已经完全是傀儡,诸王都想取而代之,把皇帝形容成“白痴”,不就更好篡位。

还有一种可能是司马衷在保护自己,当时司马家的王都是一连串的死,没准哪天就轮到他了,傻点不是更好被控制,或许还能保命,学学刘禅挺好。

不管司马衷到底傻不是傻,司马衷也不是当皇帝的料,这点司马炎是知道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让司马衷成为自己的继承人呢?这就要靠后面几位的加分了。

晋武帝的聪明孙子

司马衷这个人昏庸是昏庸了点,可基因还是好的,毕竟遗传自司马懿。于是,司马衷的聪明细胞都跑到了他儿子司马遹身上。

愍怀太子遹,字熙祖,惠帝长子,母曰谢才人。幼而聪慧,武帝爱之,恆在左右。尝与诸皇子共戏殿上,惠帝来朝,执诸皇子手,次至太子,帝曰:「是汝兒也。」惠帝乃止。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楼望之。太子时年五岁,牵帝裾入暗中。帝问其故,太子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由是奇之。尝从帝观豕牢,言于帝曰:「豕甚肥,何不杀以享士,而使久费五谷?」帝嘉其意,即使烹之。因抚其背,谓廷尉傅祗曰:「此兒当兴我家。」尝对群臣称太子似宣帝,于是令誉流于天下。—《晋书·愍怀太子传》这里恐怕又有人说,司马衷认不出自己的儿子,有点“傻”。我倒觉得这里很正常,首先此时的司马遹还小,至少比五岁小,你看后面说的“太子时年五岁”就会知道。并且司马炎还经常让司马遹和他在一起,古代又不像现在,父子之间能经常见面,司马遹的母亲谢才人也不受宠,那么司马衷看花了眼也是有可能的。

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小时候聪明可爱,得到了司马炎的喜爱。父凭子贵,就是对司马衷最好解释。司马遹五岁时,在宫中失火的情况下,懂得让皇帝远离危险。在看到肥猪时,懂得杀猪犒劳士卒。这些表现让司马炎觉得司马遹会是一个好皇帝。

于是,司马炎虽然看司马衷碍眼,可看在他儿子的面上,还是让司马衷当了太子,寄希望于司马遹这个皇孙。只是司马炎太想当然了,司马遹二十三岁就被害了。司马炎真是想到了开头,没想到结尾。

晋武帝的敬畏弟弟

初,晋王娶王肃之女,生炎及攸,以攸继景王后。攸性孝友,多才艺;清和平允,名闻过于炎,晋王爱之,常曰:“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炎立发委地,手垂过膝,尝从容问裴秀曰:“人有相否?”因以异相示之。秀由是归心。羊与炎善,为炎画策,察时政所宜损益,皆令炎豫记之,以备晋王访问。晋王欲以攸为世子,山涛曰:“废长立少,违礼不祥。”贾充曰:“中抚军有君人之德,不可易也。”何曾、裴秀曰:“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晋王由是意定,丙午,立炎为世子。—《资治通鉴·七十八卷》司马炎有个弟弟叫司马攸,这个弟弟很有能力。最主要是这个弟弟过继给了他那没有儿子的大伯司马师,而他老爸司马昭的位置是继承司马师来的,所以他老爸司马昭一直想报恩,想把他的位置给司马攸。

这么绕了一圈,其实就是他老爸司马昭喜欢弟弟司马攸,不喜欢哥哥司马炎,想让弟弟继位。这样的想法大臣们当然不同意,不管你的小儿子是对父母多么孝顺,对兄弟多么友爱,还多么多才多艺、清静平和、为人公正,想要废长立少就不行。

于是,在大臣们的劝说下,最后司马昭立了司马炎为继承人。后来,司马炎当了皇帝,心中始终有根刺。刚开始司马炎还没什么想法,弟弟司马攸有能力好,就让他为大晋多做贡献。于是,司马炎也不让司马攸回封地,而是高官厚禄的压榨司马攸。

可等到司马炎晚年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自己的儿子没有叔叔有能力,朝中文武百官都觉得司马攸该继承自己的位置。司马炎肯定不愿意吃这个亏,于是就要把司马攸赶回封地。

哪知道司马攸受不了这个打击,愤怒、怨恨而生了病,不愿意去封地,乞求去给他母亲王元姬守墓。这时,司马炎一点都不想看见这个弟弟了,驱赶他离开。于是,司马攸抱病离开,路上就吐血死了。

吐血而亡是重点,司马攸得病最多也就几个月,在这期间御医也看了都说没病,这里也不排除御医受了司马炎的指示。可吐血就有点夸张了,这里不排除暗害的情况,至于谁害的,那就不言而喻了。

渊与弥友善,谓弥曰:“王、李以乡曲见知,每相称荐,适足为吾患耳。”因欷流涕。齐王攸闻之,言于帝曰:“陛下不除刘渊,臣恐并州不得久安。”王浑曰:“大晋方以信怀殊俗,奈何以无形之疑杀人侍子乎?何德度之不弘也!”帝曰:“浑言是也。”会豹卒,以渊代为左部帅。—《资治通鉴·八十卷》不管司马攸有没有想过当皇帝,他活着都是对西晋有利的。可惜司马攸没有成功劝说司马炎杀了刘渊,如果刘渊死了,或许汉赵就不会建立,西晋也就不会被刘渊的儿子刘聪灭亡了吧!再说以司马攸的才能,要是活着的话,很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吧!

晋武帝的“丑儿媳妇”

有德行的君王都会立贤明的继承人,司马炎偏偏立了个“傻”儿子,这等于还要帮司马衷请个“管家”。“管家”有能力并且忠心,则江山稳固。“管家”没能力并且有自己的小心思,那就只能看天了。可惜天没有眷顾司马炎,生出了个贾后。

太子妃贾氏妒忌,帝将废之。后言于帝曰:「贾公闾有勋社稷,犹当数世宥之,贾妃亲是其女,正复妒忌之间,不足以一眚掩其大德。」后又数诫厉妃,妃不知后之助己,因以致恨,谓后构之于帝,忿怨弥深。及帝崩,尊为皇太后。贾后凶悖,忌后父骏执权,遂诬骏为乱,使楚王玮与东安王繇称诏诛骏。内外隔塞,后题帛为书,射之城外,曰「救太傅者有赏,」贾后因宣言太后同逆。—《晋书·武悼杨皇后》

贾南风,历史上的评价是貌丑而性妒,就是说贾南风样貌丑陋、好色而且善妒。贾充要是泉下有知,应该会后悔有了这个女儿,毁了他的一世英名。那么贾南风到底干了什么坏事呢?

对于司马衷来说,贾南风就是她的噩梦。因贾南风的嫉妒,司马衷很少宠幸其他妃嫔,而且贾南风看见其他妃嫔怀孕就打落,以至于司马衷就司马遹这个儿子,还是他母亲谢才人好不容易保下来的。

后来,贾南风为了权力设计杀害了辅政大臣杨骏,夷三族,并废掉太后杨芷,关押到金墉城,活活饿死。没过多久,贾南风又设计杀害了司马亮和卫瓘两名辅政大臣,除掉了卫将军司马玮。自此,贾南风得以专权,树立党羽。

十二月壬戌,废皇太子遹为庶人,及其三子幽于金墉城,杀太子母谢氏。

永康元年春正月癸亥朔,大赦,改元。己卯,日有蚀之。丙子,皇孙霖卒。二月丁酉,大风,飞沙拔木。三月,尉氏雨血,妖星见于南方。癸未,贾后矫诏害庶人遹于许昌。夏四月辛卯,日有蚀之。癸巳,梁王肜、赵王伦矫诏废贾后为庶人,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皆遇害,侍中贾谧及党与数十人皆伏诛。甲午,伦矫诏大赦,自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如宣文辅魏故事,追复故皇太子位。丁酉,以梁王肜为太宰,左光禄大夫何劭为司徒,右光禄大夫刘寔为司空,淮南王允为骠骑将军。己亥,赵王伦矫诏害贾庶人于金墉城。—《晋书·惠帝纪》无子的贾南风还从外面抱了个孩子,杀害了当时已是太子的司马遹和谢才人等人。不过贾南风等人也没得到好下场,被赵王司马伦带人讨伐。最后,贾南风党羽被清除,她自己也被金屑酒毒杀。

司马衷的“惠”取得好,是不是和汉惠帝相似,只是一个是母亲,一个是老婆。贾南风就是吕后的弱小版,专权而残害大臣。 “八王之乱”就是以贾南风为导火线,可以说后面西晋的灭亡,贾南风要负一部分责任。

帝惩魏氏孤立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又诏诸王皆得自选国中长吏;卫将军齐王攸独不敢,皆令上请。—《资治通鉴·七十九卷》司马衷太“傻”,怕司马攸夺皇位,贾南风专权,其实这些都不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西晋灭亡的最大的原因出在司马炎身上。司马炎错误的以为宗室子弟能保卫朝廷,以至于大封实权诸王。

诸王在封地里,军、政、财都抓,权力太大。朝廷强还能控制诸王,朝廷一弱,有私心的肯定会有其他想法。于是,“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产生,西晋灭亡。

历史已过,只能感叹魏晋南北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文/说槽点,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抄袭必究,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谢谢!头条关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