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我的优秀校友和老乡:中国工程院院士 川大校长李言荣的故事

我的优秀校友和老乡:中国工程院院士 川大校长李言荣的故事

时间:2023-02-28 22:18:48

相关推荐

我的优秀校友和老乡:中国工程院院士 川大校长李言荣的故事

李言荣,男,汉族,1961年7月生,四川省射洪县人,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李言荣院士出身农村,但父母亲对他学业的支持、让孩子求知的观念从未改变。小学时老师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孩子,你能读书比别人更不容易,所以你要好好珍惜。”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父母经过多方奔走,才得到在射洪中学上初中的名额。读书,机会来之不易。

为了让这些家庭背景不好的孩子能继续读完初中、高中,当时金华政府冒着政治风险,主动出资为他们开设了一个班。

当时,摆在青年人面前的唯有两条出路:一是读书;二是参军。李言荣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继续完成学业。正是父母的执着、老师的厚爱与无私、政府的开明,让李言荣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坎坷漫长的求学之路上坚持不懈,让他在无数个夜晚将自己锁在图书室里,以苦作舟遨游学海。

二、四川师范学院(现川师大),梦起航的地方。

李言荣有幸就读四川师范学院,倍感珍惜。 在这里,无数的学子努力学习,吸取知识的养料茁壮成长;在这里,无数的学者刻苦钻研,怀揣科研的梦想勇登高峰。

蔡冀英老师:踏实塑造着他

“他不是很突出的人,但是他是最踏实的一个。”李言荣是(蔡老师带的)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学生,这一届的学生是十年动乱结束后招生的。当时的普遍招生率都在5%到6%左右,所以收的学生都是很聪明的。李言荣“好问,好学,肯学,勤学”, 蔡老师肯定,“他能有今天,这不是偶然。”

在毕业考试的时候,李言荣专业课非常优秀,但是政治“拖了他的后腿”,于是,他被心仪的学校拒之门外。但是当时蔡老师也一直鼓励李言荣,要继续学习。

李言荣本科毕业后到重庆师范学院任教。在这期间,他不断学习,继续向更高峰攀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从一而终的不懈,大气终成佳绩斩,生也有涯,而知无涯。

在重庆师范任教了三年,1987年,他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师从倪嘉缵院士和李有谟研究员,从事氧化物超导材料的研究,并在那里完成了硕博连读。

1993年他踏入了成都最美的银杏观赏的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开始在电子科技大学做博士后;

经过不懈的努力,次年7月,在电子科技大学晋升为教授;为了进一步深造科研事业,1995年留学德国Karlsruhe国家科研中心(KfK)做客座研究员,其后分别于1998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1999年在德国KfK科研中心留学并做短期访问教授;

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言荣院士参加院士大会

年4月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12月,四川大学校长(副部级);

四、为才者,他自有才者风采

他是科研的弄潮儿,却也在行政管理的领域展露头角。他将科研和管理二者有机结合,用以促进彼此的互利与成长;他还将自己接触到的广阔的社会资源运用到科研创新中,不断发掘优质人才,培养顶尖人才,致力于推进我国科学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李言荣是当今社会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

李院士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以及省部级奖8项,发表刊物论文260余篇,主编著作/教材4本。任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曾任973项目技术首席专家,中共十七大党代表。

李言荣院士始终走在国际科研的前列,始终求真科研,刻苦钻研。发明了倒筒式溅射旋转沉积薄膜制备技术,解决了大面积单、双面YBCO超导薄膜面内均匀性和两面一致性,形成了小批量产品。发明了介电薄膜的纳米自缓冲层技术,显著提高了多元氧化物介电薄膜工程应用的耐压能力和生长取向特性,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状态传感技术中。利用介电/半导体集成薄膜技术,积极推动新型集成电子器件的发展。主要成果分别获得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发表SCI、EI收录论文210篇,其中国外主要刊物125篇,授权发明专利15件。

天道酬勤,终为绝响

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士。出身射洪农家的李言荣,是遂宁籍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一人,也是四川师范大学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永远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努力的人或许不能一下就带来成功,但,滴水终穿石,铁杵必成针。

五、为师者,他自有师者风范

对于电子科大杨春博士来说,李言荣校长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杨春老师回忆说,即使本科时他没有学习计算机专业,但对此却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在考博士时下定决心要在计算机领域加以深造。虽然专业成绩领先,但他的面试成绩却被压得很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敲开了李言荣教授的门。杨老师说,对李教授第一印象,便是帅气儒雅的青年才俊,但没想到李教授丝毫没有(摆)架子,反而认真地看了他的科研成果,详细询问了他的专业背景,对他的科研能力进行了细致的验证,发现与正要研究的课题不谋而合,于是力排众议,决定收下杨春。正是李教授慧眼识珠,不报偏见,才成就了今天的杨春博士,才为中国的科研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

在李教授不再教学之后,他仍然常常关注学生们的发展。杨春老师回忆说,每次见面,李教授都会关心地询问他最近的科研进展和试验情况。李教授不仅关注学生们个人的发展,也重视学生们家庭的和谐,常常会询问他们爱人和孩子的近况,是否有困难需要帮助……杨春老师评价:“他是我们学业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李言荣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生。他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倾囊相授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他也深知“严师出高徒”的道理,所以不仅要求学生的论文要做到有根据、有质量、有新意,而且还经常守着学生们做实验,一守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要在实验室待到黎明。但李言荣院士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的每一个学生,以至于如今已是老师的学生们都仍不约而同地以此为原则培育学生,一代又一代,一脉相承,薪火相传,这才有了一代又一代迎难而上的尖端人才。

李言荣不仅关注学生们个人的发展,也重视学生们家庭的和谐,常常会询问学生们“爱人和孩子的近况”,是否有困难需要帮助……话里行间,流露出身为师长的关切与爱护。为长者,他体贴后辈,关怀备至;为师者,他宅心仁厚,笃实温良。这正是应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有德,曰厚德,厚德以载物;师者有心,曰仁心,仁心以育人。

师者有魂,曰师魂。师魂何物?育德树人,师之本也;守本而勿忘,以身体行,师之达道也。魂者自在其中也。

故事讲完了,我川师硕士毕业以后,扎根在教学一线,实践校友和老乡的教育理念,我为川师人和子昂故里人有这样杰出的人才而自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