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八大山人朱耷草书题画诗四首欣赏

八大山人朱耷草书题画诗四首欣赏

时间:2021-03-11 16:44:02

相关推荐

八大山人朱耷草书题画诗四首欣赏

行书题画诗轴 纸本 77.9X166.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款署:“八大山人书。戊辰八月五日。”款印:“八还”。引首章:“黄竹园”。鉴藏印:“文心审定”、“荆门王氏珍藏”、“觉非审定”等4方。

释文:

鴒原此高蹈,鴻鵠曷翺翔。下者命雋匹,乐天歸草堂。北風歲已晏,秋水人何方。迢遞巢雲子,漁歌楚竹傍。八大山人題畫。

此轴录五言题画诗一首,计10行,行字不等。末款“八大山人题画”,下钤“八大山人”印。具体书写时间不详。本幅无藏印。

此轴书法纯用中锋挥就,行笔沉实,笔划圆劲而流畅。结字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结构舒张。从书法风格看当是朱耷晚期独特书风形成后的作品,略存明代王宠书风遗意。通幅给人以洒脱飘逸之感。

钤印二:八大山人、何园。

此幅《芍药图》笔精墨妙,章法布局以及所留空白,尽是八大山人典范。开门见山,八大山人气质,在画中随处可见。题诗书法,亦臻妙境。

题识文字录下:横经不数汉时笺,邵伯何如此日筵。分付好花珠玉裏,却教人待晚春天。花朝日读恪斋先生海棠诗作此 求 正 八大山人

下有『八大山人』白文方印、『何园』朱文方印;又有张善孖先生藏印一方,张大千先生藏印四方。此诗已有数人解释,朱安群、徐奔二位所著《八大山人诗与画》中,五十一首,解释此诗正确清明,可以参考。但读海棠诗,何以画芍药?此故事比较屈折,今简记於此:邵伯,指邵伯湖,在扬州江都县。朱、徐书注,正确。邵伯湖是因纪念谢安而得名。晋太元十一年谢安官扬州筑新城於城北二十里,筑堰以灌民田,民思其德,比於邵伯,因名邵伯堰。後又有邵伯湖。邵伯见《诗经》《召南》《甘棠序》有『甘棠,美邵伯也气邵伯为人民爱戴。邵伯种的“甘棠”,亦为人民爱护。因此,“邵伯”为人民爱戴官吏之代称。所以人民为感谢谢安,名谢安所建之堰为“邵伯堰”。至於扬州芍药为天下冠,早已为人乐道,八大山人读到海棠诗,想到“邵伯甘棠”之句,由“邵伯甘棠”联想到“邵伯堰”或“邵伯湖”,又联想到谢安在扬州,由扬州想到芍药。所以看了海棠诗,而画出芍药。

山人题画诗 立轴 草书 纸本 纵123.9cm 横47.2cm

释文:月川一以渡, 三书一以启。潮头望杨子,湖上此焦尾。题画 八大山人

甲戌1694 行草题鱼图轴,纵七七·五厘米,横四四厘米。

钤印四:蒍艾、忝区兹、(屐 形)八大山人、可得神仙。

题诗:

“到此偏怜憔悴人,缘何花下两三 旬,定昆明在鱼儿放,木芍药开金 马春。”

曾见三幅鱼图题有此诗,王方宇先生藏 有两幅,另一幅是往友宽一所藏《安 晚册》中之一页。

王方宇所藏一幅是《鱼图轴》,甲戊1694八月二十六日所作。全画是中幅立轴,偏下方画孤鱼一尾,左上题诗及年月日。是一目了然八大山人的精品,题字与甲戌年书法相合。有八大山人印章四方,皆是甲戌年常用者。另有同形伪作一件,印入张万里、胡仁牧编《八大山人书画集》。

画及书法皆同,但图章不同,有 “十得”印,“十得”印只用於壬午1702及以後,在甲戌作品上出现,就有考查的必要。找出破绽,可以证为伪作。

书法赏析

赏评作品,我们通常要审察书法的“三要素”,其中点画用笔是重要的一项。从朱耷的这件作品来看,其点画线条是相当有特点的。事实上,“线条艺术”这一称呼就来源于书法的“点画用笔”。“线条”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绘画时勾的或曲或直、或粗或细的线。”从这个意义上看,书法艺术上的线条与绘画中的白描用笔有直接关系,我们讲的“书画同源”也许与此有关。

朱耷此作具有典型的线条化特征:1.从外轮廓看,整个线条的两个边缘是近乎平行的,比较平滑、干净,不拖泥带水;2.从线条的走向看,或直或曲,有一定的趋势和方向感,很少有十分突然的“急转弯”或“急刹车”现象;3.从基本用笔来看,以中锋行笔为主,可以推断,腕力和指法用得比较少甚或基本不用,以用肘、臂和肩膀之力为主,行笔范围较大,但是灵活性较弱;4.从行笔节奏来看,由于受书写习惯和生理特征的影响,长线条与短线条形成较大的对照,即长风飘带的长线条与短促斩截的短线条在书写和布局中交错互现,从而形成整体的韵律美;5.从线条的质感来看,具有一定的韧性,或刚强、或柔顺,或坚挺、或婉转,或长驱直入、或九曲盘桓……无处不体现着自身应有的“骨气”、“性格”、“精神”;6.从书法艺术本身的规则来看,其线条体现着书法艺术“中和为美”的内涵和生生不息的活力。细赏整幅作品,给人以清新、淡泊、独特的美感。此作用笔圆劲,筋骨内含,起伏顿挫,变化颇多。在结体上,追求规整中带有变化,体式灵动。有的偏旁移位,出人意表,给人以怪诞的形象。朱耷常以画家独具匠心的构图意识来经营书法作品的结构乃至线条的走向,不落前人窠臼,达到了自然流畅而又清新脱俗的境地。

朱耷(1626~1705),清代画家,清初四僧之一,江西南昌人。公元1648年落发为僧,字刃庵,号雪个、驴、人屋、八大山人。有许多奇特的画押,如“添鸥鹚”、“拾得”。署款“八大”,也常连缀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其愤懑之情。朱耷兼善诗、书、画。诗的格调古怪而幽涩,充满神秘性和讽刺性。书法源于王羲之、颜真卿、王宠等人,而能以秃笔传达出傲岸不驯的情态和流畅秀健的风神,自创一格。绘画最负盛名,擅长花鸟、山水,其阔笔写意花鸟画,以象征寓意的手法、夸张奇特的形象、简朴豪放的笔墨、孤傲雄奇的格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风貌,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