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冯新生 :雨轩感怀

冯新生 :雨轩感怀

时间:2019-05-01 06:54:27

相关推荐

冯新生 :雨轩感怀

雨 轩 感 怀

每年,花叶繁锦的夏季过后,总会有萧索之秋。一如远离名利场、采菊东篱下的自我放逐者——即便才气愈发饱满,虽然当年高朋如云,一旦热度减退,几人肯持续笑对?

秋风无情、秋蝉无力,就连秋雨都是飘摇不定。秋向深处时,食客关注的是稻香果熟,文人纠结的是莲败荷残。而我,竟然与时尚休闲状态、应时观览方式相悖——把手机放在茶几,携带一本闲书,撑起手工纸伞,缓步迈入丝雨黄昏,去北京中山公园。

这座公园,曾为明清两朝社稷坛。春季花展,夏季松风,的确给人以感官享受。每当一叶知秋,园中景物便失去看点。惟有来今雨轩那柔美灯光、缕缕茶香,连同文化背景,可与静观者遐思互动。

这处建于19、以优雅茶饭享誉四方的休闲所在,仍留有朱红色回廊、古典式小院、高悬的宫灯以及百年秋海棠……不知是谁在茶座吹起深沉洞箫,如怨如诉、如思如慕。这韵味,自然让我想起当年这里的常客——鲁迅、林徽因、张恨水、李苦禅、萧乾、林语堂、梁实秋、徐志摩、吴清源等文化名流。那年深秋,一代才女林徽因,在这里创作,进入最佳状态时,室内茶香与窗外海棠相对无声。那年冬至,以后主李煜“自是长恨水长东”名句为笔名的张恨水,在这里构思《啼笑因缘》,竟然忽略——轩内灯光与庭中暮雪相映成趣。那年仲春,棋圣吴清源在这里设局布阵。激战正酣之时,没在意窗外雨滴、老竹新笋不断上扬的拔节声。

来今雨轩的寓意,总是与人情冷暖相关。

那年,也是这般寒风暮雨。贫病交加的诗人杜甫,病倒在长安城一座小院中。诗人怎能忘记尚未走远的辉煌岁月——他以超拔诗句,受到唐玄宗赏识。一时间,门庭人流如潮,好评如潮。谁料皇恩难测,一段时间后,那位进入沉迷状态的陛下,似乎视他为空气。被莫名冷落的诗圣,开始面对人们疑惑的眼神,开始感到访客的数量锐减……

一个阴雨持续多日的夜晚。诗人仍在寂寥无助中不能自拔。忽然,多日处在静止状态、几乎染上青苔的门环被扣响,有个姓魏的朋友冒雨来访。杜甫深受感动,立即作《秋述》表达谢意:“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试想当时,诗人当泪眼涟涟!

我要上一壶名茶,细思洪应明在《菜根谭》一书中提及的“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慨叹这种“通患”,在当下社交过程中尤显突出。我曾接触的许多人,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或是一茶一饭都带有目的性。一旦无功利可言,便收敛笑容、悄然远去。

我以为,人的功名总有衰落之日,钱财也有用尽之时,惟有情感,惟有我们祖先留下的那些原生态的情感,才是一个民族乃致一个人立足、勃兴的根基。就像竹林虽被摧折,有根基便有新笋萌发,断壁颓垣虽被冷落,有根基便能重起广厦一样……

记得曾在来今雨轩采访过当家名厨,有几道拳头菜让我记忆犹新。主题菜品系列中,除了《红楼梦》凤姐生动描述的茄鲞,还有大众皆可一饱口福的冬菜馅儿包子。相比而言,我更偏爱口感独特的冬菜包子。

这款包子,最初5角钱一个,后来3元钱一个,依然不乏专程前来品用者。我在认真探寻后,深切感知这款包子不同寻常——先说形与味——一代散文家、美食家梁实秋,把来今雨轩的冬菜包子形容为“高高的、雪白的,褶皱均匀显示在顶上,像隆冬的防寒帽。内藏精选肉馅儿、京城难见的川冬菜。吃一口,食欲大开。”寥寥几句,引人垂涎。

再说川冬菜——川冬菜与川东菜不是一类,色味有别。讲究原辅料的来今雨轩,用的是四川省南充市或资中县运来的川冬菜。以叶用芥菜为原料,呈黑褐色,隐现光泽,口感脆嫩、鲜香浓郁。川人用这种菜的一种讲究流传到京,分为——加蒜沫,是“荤冬菜”,不加的味素,是“素冬菜”。尽管北京有多处制售冬菜包子的餐馆,色香味形,与来今雨轩冬菜包子材质比肩者,微乎其微。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随着餐饮市场的多层面“创新”,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时尚美食观”,随着一代名厨的连续退隐,随着快捷用餐方式的蓬勃崛起……久负盛名且滋味悠长的来今雨轩冬菜包子,已远矣……

想到这里,与我对桌品茶的老者,恰好正在向孙辈介绍这款包子。年轻人一脸茫然,他们说,只听说过庆丰包子。连锁、加盟店多如牛毛,很多庆丰包子皮厚馅儿小、口感不佳。当年雨轩的包子,难道也如是?

老者叹息。说你们虽赶上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但没有口福……

我很想说,雨轩的冬菜包子,之所以被人们怀念,除了原辅料讲究、做工讲究,最主要的是,这款包子有情商,不嫌贫爱富,不区分新老客,价格公道、馅料十足……做人交友,若谙此道,岂能不被往来者所敬慕?

想到此,我见宜兴陶壶中的红茶已经变淡。而院中雨打芭蕉之声,仍断断续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