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贾政四字评价薛宝钗 揭开金玉良姻成功关键 贾母至死不同意

贾政四字评价薛宝钗 揭开金玉良姻成功关键 贾母至死不同意

时间:2023-11-15 21:36:16

相关推荐

贾政四字评价薛宝钗 揭开金玉良姻成功关键 贾母至死不同意

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绝不是续书八十回后的调包计,但若说双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媒六聘非常正式的婚姻也不算正确。根据原文线索,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应该非常仓促,贾政一点头同意,就马上结婚了。具体怎么回事呢?从原文线索梳理一下。

【一】

(原文三十九回)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刘姥姥给贾母讲故事,说到一个雪下抽柴“不是客人”的大姑娘。大姑娘穿着奇怪的“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在古代礼仪极重的情况下,基本没有这么穿的。

雪下抽柴,有“雪”有“柴”,谐音隐喻薛宝钗毋庸置疑。薛宝钗是贾家客人,刘姥姥却说“不是客人”,只有她嫁给贾宝玉成了贾家媳妇,对贾母开说才不是客人。薛宝钗上身穿“大红袄儿”寓意喜事,成亲着红;“白绫裙子”寓意丧事,死人穿白。红白喜事于一身只有一种可能,新娘子才进门家里就有非常有身份的人去世。

刘姥姥故事说给贾母听,抽柴之人指明薛宝钗,薛宝钗经历红白喜事……串联线索就是贾母病重,薛宝钗仓促嫁进来冲喜,贾母当天去世,喜事变成丧事,所以薛宝钗红袄白裙,贾母也算用生命反对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至死不同意。

【二】

(原文五十八回芳官对贾宝玉说)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梨香苑三官故事将宝黛钗三人黛死钗嫁的情形隐喻的清楚。贾宝玉在林黛玉死后心甘情愿娶薛宝钗,证明二人的婚姻是顺其自然合理合法,不存在任何不情愿,否则二人婚后也不存在“齐眉举案”“美中不足”的遗憾。

联系贾母病重,刘姥姥故事中薛宝钗嫁入冲喜的隐喻。不难知道贾母突然患病,贾家上下着了忙,贾家当时危在旦夕也没有任何一家愿意嫁女儿给他们。薛宝钗成了唯一人选。对贾政来说,病急乱投医也顾不得薛宝钗商人出身,门第不搭配。“金玉良姻”经过七八年筹谋,终于修成正果。

【三】

古人成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亲具有一票决定权,母亲和祖母都只是意见。除非祖母笃定做主,用孝廉强迫儿子听从,不然父亲才是最主要的决定人。荣国府金玉良姻和宝黛姻缘看似争竟的厉害,其实当家人贾政不开口都白搭。

贾政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看法,可以肯定倾向林黛玉。从贾珠娶李纨能看出贾政首选书香门第。林黛玉无论出身还是家庭底蕴都要强于薛宝钗。贾政对薛宝钗的态度开始就两个字“无味”。

(原文第十七回)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衡芜苑前身),无味的很……贾政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

脂砚斋在此连下两条批语【庚辰双行夹批:先故顿此一笔,使后文愈觉生色,未扬先抑之法。盖钗、颦对峙有甚难写者。】【庚辰双行夹批:前有”无味“二字,及云”有趣“二字,更觉生色,更觉重大。】”

贾政当时见到潇湘馆,点赞“月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再看到衡芜苑先“无味”后“有趣”,代表了贾政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接受态度。

贾政对薛宝钗的认识先是“无味”,是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后是“有趣”,是指峰回路转内含锦绣。贾政就如脂砚斋说的,对薛宝钗重新认识后更觉生色,对薛宝钗儿媳妇从抗拒到满意,有了更深入了解。

由于贾母突然生病,薛宝钗的嫁入一定特别仓促,更因贾母去世守孝一年内不能圆房,随后贾家抄家贾宝玉出走……薛宝钗最终没能给贾宝玉生育孩子。贾宝玉走后,她的人生,就是贾母在四十回看到衡芜苑她的雪洞一般房间一般,寡淡、无味!可怜可叹!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

君笺雅侃红楼,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