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变化规律的探讨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变化规律的探讨

时间:2024-02-21 00:53:22

相关推荐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变化规律的探讨


1 概述

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集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在需要时掺加适宜的外加剂、掺和料等配制成拌和物,并经一定凝结硬化时间后形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的工作性又称和易性,指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等几方面的综合性能。流动性是指拌和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的难易程度;可塑性指拌和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流动,不发生脆性断裂的性质;稳定性指拌和物在外力作用下,集料在水泥浆体中保持均匀分布,不会产生离析或泌水现象的性能;易密性指拌和物在捣实或振动过程中克服摩阻力达到密实稠度的能力。

2 影响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2.1水泥浆数量

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泥浆,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还可包裹集料,它赋予混凝土一定的流动性。因此,水泥浆的数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显着影响。在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水泥浆增多时,流动性增大,但水泥浆过多会出现流浆现象,容易发生离析。若水泥浆过少,则集料间缺少黏结物质,黏聚性变差,易出现崩塌。因此,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的含量应以满足流动性要求为度,不宜过量。

2.2水泥浆稠度

水泥浆的稠度是由水灰比(W/C)的大小决定的,水灰比为用水量与水泥质量之比。水泥浆的干稀程度取决于水泥浆黏聚力的大小。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以下情形:

(1)当水灰比愈小时,混凝土中拌和用水量也愈小,则水泥浆就愈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拌和物的流动性便愈小,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2)当水灰比过小时,混凝土中拌和用水量减少,则水泥浆干稠,拌和物的流动性过低,使黏聚性和保水性较高,会给施工造成困难,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当水灰比过大时,混凝土中拌和用水量过多,则水泥浆过稀,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较大,但会造成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产生流浆及离析现象,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无论是水泥浆的多少还是稀稠,实际上对拌和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单位体积的水量。不能用单纯改变用水量的方法来调整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用调整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和物的流动性,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2.3砂率

砂率是指细骨料(砂)的质量占骨料(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反应了粗细集料的相对比例。试验证明,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发生变化。水泥砂浆在砼拌和物中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粗集料颗粒之间的摩阻力。所以,在一定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润滑作用也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因此,砂率大小对拌和物的和易性有很大的影响。

当水泥浆用量一定时,砂率过大,则集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会增大,需较多水泥浆填充和包裹集料,使起润滑作用的水泥浆减少,故流动性也减小。若保持流动性不变,则需增加水泥浆,水泥耗量也相应的增多。当砂率过小,集料的空隙率显着增加,不能保证在粗集料之间有足够的砂浆层,也会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会严重影响黏聚性和保水性,造成离析、流浆等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

因此,砂率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应有一个合理值称为合理砂率。当砂率适宜时,砂不但填满石子间的空隙,而且还能保证粗骨料间有一定厚度的砂浆层,以减小粗骨料间的摩阻力,使混凝土拌和物有较好的流动性,且能保持黏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这个适宜的砂率称为合理砂率。由上可知,砂率的大小将影响拌和物的工作性及水泥用量。在配置混凝土时,合理砂率可通过试验、计算、查表等方法确定。

2.4水泥品种和骨料性质

水泥品种,集料的种类、级配、颗粒形状、表面特征及最大粒径等都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有一定影响。需水量大的水泥拌和物流动性较小,但一般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泌水性大的水泥拌制混凝土的保水性差。级配好的集料拌制的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黏聚性和保水性也较好。集料中针、片、长颗粒较多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易产生离析。表面光滑的集料(如河沙、卵石)拌制的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好。集料的最大粒径增大,总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

2.5时间及温度

由于存放时间、风速和环境温湿度等因素,混凝土的拌和物随时间延长和环境温度的升高,会使骨料吸收和蒸发水分,水泥水化反应加快,使流动性变差、塌落度下降。

2.6施工工艺

经验表明,用相同的配合比设计测塌落度,机械拌和>人工拌和,搅拌时间越长则塌落度越大。

3 改善混凝土工作性的措施

(1)改善砂、石的级配(特别是石子的级配),有利于砼质量的提高,但要增加备料工作。

(2)尽量采用较粗大的砂、石。

(3)尽可能降低砂率,通过试验采用合理砂率,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节约水泥。

(4)在砂率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增加砂石的用量,可减小拌和物的流动性。

(5)混凝土拌和物塌落度太小时,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用量;当塌落度太大,但黏聚性良好时,可保持砂率不变,适当增加砂、石用量。

(6)掺外加剂或掺合料,使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符合不同的使用要求。

(7)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振捣效能的提高,可降低施工条件对混凝土拌和物的要求,使其达到捣实的效果。

4 总结

混凝土的工作性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指标,为使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质量稳定性,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主要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外因主要指施工条件,包括外界环境的气温、湿度、风力大小、气候条件以及时间等。但应值得重视和了解的因素是在构成混凝土组成材料、特点及其配合比的内因上,其中包括原材料特性、单位用水量、水灰比和砂率等方面。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认真把好每道关,良好的和易性既是施工的要求,也是获得质量均匀、密实混凝土的基本保证。

来源:张雯

往日精彩

1、网络首发|3D打印混凝土技术在新冠肺炎防疫方舱中的应用

2、混凝土原材料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3、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及收缩性能研究

4、石粉含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5、太突然!这里“商住房”限购被取消!水泥大降50元/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