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的我 为什么仍旧自卑?

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的我 为什么仍旧自卑?

时间:2023-11-01 20:09:11

相关推荐

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的我 为什么仍旧自卑?

1.

小时候的我们,对这个画面都会非常熟悉:

一位家长对着淘气的孩子说,你看谁谁谁,如何懂事、如何听话、学习多好,再看看你,就不能向人家学学吗?

如果我对你说,我就是那些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你是否会有一种想过来打我的冲动?

其实吧,我也算是实至名归:学习优秀,中学时几次名列年级第一;从不打架、捣蛋,父母不让做的事从来都不碰;努力着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给周围的人添麻烦。

从小时候起,我就是一个学习成绩好、懂事听话、从来不给父母惹事的好孩子。

之后,考入一本大学、毕业后入职名企、3年后在北京买房--在别人眼里这几道难过去坎,在我这里似乎都很顺利。

我活成了其他父母口中的那个让人满意的“别人家的孩子”,就差找一个好对象,然后结婚生子,成就完美人生了。

可事实是:我辞掉了高薪的工作,躲在家里抑郁着、痛苦着,不想做任何事情,不想与任何人接触,不想与这个世界有任何瓜葛。

2.

为何自己会这么做?

因为,在曾经那些看似优秀的成就背后,躲着一个害怕没有把事情做好、敏感、自卑的孩子---他一直渴望别人的认可和赞扬,没有自我。

记得小时候,妈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可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要像谁谁谁一样,做一个坏孩子啊!”

在这样的督促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努力把所有事情做好。无论是在父母、亲人,还是老师、同学的眼里,我都是一个学习优秀、懂事乖巧的好孩子,是他人学习的榜样。

在这些光环之下,我愈发在意别人眼中的我,愈发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我不能让他们失落,我承受不起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开始活得小心翼翼。

学生时代,我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部分的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期待发展。

工作后,我却发现这个世界远不是想象的那样,尽管努力,也会有太多的事情无法做好。

工作上遇到挫折与困难、与同事或者领导相处时出现矛盾、与爱人相处时出现争吵......太多的挫折和困难让我意识到,我不可能让周围的人都满意,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那么融洽。

我开始焦虑,开始恐惧。从小到大,被自己所压抑的那个“不好“的自我,逐渐浮现了出来。

在聪明、懂事、善良的品质之下,自己竟也有着无能、叛逆、自私的部分,它们竟被一直被压抑,躲在了内心的角落,被我所遗忘。

3.

那个父母眼中优秀、聪明的孩子去哪里了?我为什么活成了我父母不期望我成为我样子?

我的咨询师告诉我,这一切或许都是我父母无意中造成的。

他们害怕我学坏,害怕我失败,所以常常会告诉我:“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不要学坏,像邻居谁谁家的孩子一样,那你这辈子就废了。”

于是,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做事。我战战兢兢地努力让自己不成为父母眼中的坏孩子。

然而,我没有意识到,父母告诫我的同时,在他们的话语里其实隐藏另外一种含义:“你根本不行,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常常警告你,你就会成为一个坏孩子。嗯,实际上,你就是一个坏孩子,只不过我们努力把你变成一个好孩子。”

无论我如何努力,我的潜意识早已经接收到了父母无时无刻给予我的暗示--“我不行,我是一个坏孩子。” 在我的内心深处,自卑的种子就这么被父母种了下来。

我的咨询师对我说:“这叫投射性认同。” 伴随着自卑而来的,是我慢慢出现了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

幸运的是,通过咨询师的帮助、爱人的关怀以及自己的努力,我从抑郁中走了出来,并最终接纳了真实的自我--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对孩子适当的督促是良药,但过度的督促反而会成为毒药。信任你的孩子,放手让他成长,才是父母真正需要做的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