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科普│@乙肝患者 定期复查一定要重视

科普│@乙肝患者 定期复查一定要重视

时间:2021-01-24 01:19:13

相关推荐

科普│@乙肝患者 定期复查一定要重视

据目前统计,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3000万例。长期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容易造成肝脏的持续损伤和肝脏纤维化,继而进展成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即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慢性乙型病毒感染者一定要定期监测和随访病情变化,避免病情进展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临床上有不少患者,由于忽视了定期复查,等到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时再来就诊,病情已进展到严重期,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机,预后往往较差,令人惋惜。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九科主任邢文斌介绍,感染HBV的患者积极治疗及规范随访管理,能够有效阻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发生。

那么,对于不同阶段的慢性HBV感染者怎样做才是规范、正确、有效地随诊呢?

慢性HBV携带状态的患者

邢文斌介绍,慢性HBV携带状态的患者即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血常规、肝功、HBV-DNA定量、乙肝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腹部彩超等检查,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对于年龄大于30岁,应建议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如果炎症和或纤维化大于2期以上,也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年龄大于30岁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者,有乙肝肝硬化或肝癌的家族史或有乙肝相关性肾炎等肝外表现,尽管肝功能正常,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因此,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尤其年龄大于30岁以上的患者,一定要定期门诊复查随访,避免病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

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邢文斌介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目前HBV抗病毒治疗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长效或短效干扰素(皮下注射),另一类是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S)类药物(口服),例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定期复查,不仅需要监测抗病毒治疗效果,还要监测是否出现耐药,以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要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药物治疗监测方案也有所不同。

1.应用干扰素的患者:血常规(治疗第1个月每周均需要复查1次,稳定后每1个月1次),肝功能(每1个月1次)、甲状腺功能和血糖检测(每3个月1次),HBV-DNA定量、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抗-HBe定量检测(每3个月1次),腹部彩超和甲胎蛋白(每6个月1次)。

2.应用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AS)类药物患者:最初3个月,每月监测肝功能、肾功能,HBVDNA定量,病情稳定后,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肾功能、HBV-DNA定量、甲胎蛋白、乙肝血清标志物,腹部彩超和肝脏硬度测定。若口服阿德福韦酯或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除上述指标外,每6~12个月化验血磷。

抗病毒治疗结束的患者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患者切记不可随意停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对于已经停药的患者,同样建议密切的随访,防止病毒反弹,造成肝脏炎症损伤,同时还应密切随访监测肝癌的发生。因此,在停药最初3个月,每月应复查肝功、HBV-DNA定量及乙肝血清标志物。之后,每3个月复查1次。1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腹部彩超和甲胎蛋白需每6个月复查1次。

医生特别提醒,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的慢乙肝患者,必要时每年一次上腹部增强CT或MRI,以排查早期的肿瘤的发生。

专家链接

本图文原创,版权归“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所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