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就是今天:中国兰亭书法节

就是今天:中国兰亭书法节

时间:2023-05-14 14:07:19

相关推荐

就是今天:中国兰亭书法节

大家一定都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背过《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写书法的人也一定都临过《兰亭序》,少时学书,总是和师兄师姐们比较谁的临的好,谁的临的像;无论哪个年代,学行书不写《兰亭序》似乎是一件怎么也说不通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兰亭序》之外的东西。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序》,

一篇旷世美文,

一件书法极品,

也曾是一桩跨国风俗诞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1666年前的今天,公元353年,晋永和九年三月三在会稽兰亭举行的诗宴,因为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感染了后世无数文士。在王羲之的书法风靡日本贵族社会的同时,那茂林修竹间的吟诗作赋,那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高雅氛围,也演化成了君臣同乐、歌诗并荣的梦想。

,王羲之的一幅书法作品在日本被发现,后被证实唐朝的时候由宫廷画师复制而成

这也是历史上最出名的一次曲水流觞记载,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修禊。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召集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共42人,在会稽山举办了首次兰亭雅集。饮酒吟诗,共得三十七首。《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这些诗所写的序。

“永和九年,癸丑这一年的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这里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

禊事:禊祭之事。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晋书·王羲之传》:“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 ,修禊事也。”

《荆楚岁时记》所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曲水流觞这种游戏自古有之,谓之“月光禊洛”,源于周王修禊饮于曲洛。也许是祓禊仪式中,一只酒觞不当心掉入了洛水,流杯泛波,下游捡杯人一饮而尽,兴致大好。

《逸诗》云:“羽觞随波泛”,该是怎么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偶然失误便衍生出一段美好的节俗。自魏晋后,曲水流觞成为上巳日的主要活动。到了隋代已成为季节性的聚会节日,唐时此风犹盛,至宋渐稀。

三月三是唐代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几百年间,皇帝赐宴,君臣同乐,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皇帝、妃嫔在紫云楼上,大臣在彩舟上饮酒赋诗,百官择胜地近赏为乐。杜甫的《丽人行》,就是描写唐朝宫女三月三外出游玩的场景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中,收录了神龟年间(公元724—729年)日本宫廷举办曲水宴时,最早的一批汉诗人写下的诗作。

《三月三日曲水宴》

山田三方

锦岩飞瀑激,春岫晔桃开。

不惮流水急,唯恨盏迟来。

如果诗中描绘的流水酒盏不是诗人想象,那就说明在这场宴会上进行了羽觞斗诗的游戏,(注:即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诗人必须在羽觞漂流到自己身边以前做出诗来。)这对一心要作出不逊于六朝和初唐诗人绝妙好诗的日本贵族诗人来说,应该是一场富于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游戏,也是当众展示才华的绝好时机。

当然,那些诗篇更深的意味,还是要歌颂太平盛世,往往免不了还要把当时的日本和中国尧舜理想时代相提并论。

太平盛世出文人,能赋诗撰文的很多,还出现了像菅原道真那样以文才而高居相位的诗人。当时各种节庆活动,都不免要应制赋诗,而上巳宴饮,就更是不可无诗。诗人们在表现曲水之宴的诗篇中,思路和用字也开始能放开些了。收入《菅家文草·菅家后集》中的《三月三日侍于雅院,赐侍臣曲水之饮,应制》,便借羽觞赋诗歌功颂德的同时,还微微吐露了诗人被外放太宰府的牢骚。

菅原道真

奈良平安时代,是日本汉文学朝气蓬勃的时期,那时三月三日本宫廷中举行的诗酒之宴,无疑是一次汉诗的盛宴,君臣唱和。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源于中国的流觞曲水,已经变成了汉诗人的节日。说三月三日是那时未命名的诗歌节,也并不夸张。

那些曲水诗,也正是汉诗在日本从黎明走向清晨的缩影。在曲水宴年年相继的时候,汉诗从字摹句拟的蹒跚学步期,走向了文顺字畅的健步行走期,那些诗宴上吟诵出来的作品,也就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和象征。

奈良平安时代的曲水宴,曾经唤起后人无尽的遐想。宫廷皇族憧憬这样的雅事,江户时代鹿儿岛上第21代藩主岛津吉贵曾于1736年参照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描述,营造了一个“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的庭院——仙岩院。据说造园时培植竹林所需要的竹株,乃是自中国途经琉球运送到日本的。

1959年,仙岩院遗址发掘出来,完好地保存着当时的风貌,是今天日本规模最大的“曲水之庭”。现每年4月上旬举行的曲水宴,也成为该地区每年必不可少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三月初三

兰亭修褉

流觞曲水,羽觞斗诗

再来品读《兰亭序》

历代兰亭序临摹本

温馨提示:竖屏更精彩

【冯承素临】

王羲之相信大家都知道,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兰亭序》原大高清宣纸复制,尺寸:105.38*24.92cm

不管是不是学书法的,都听说过《兰亭序》。尤其是学行书,这帖是绕不过去的。

《兰亭序》的书法价值是一致公认的。米芾有诗:“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兰亭序》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那种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平凡又神秘莫测的城楼,往往不得其门而人。

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意,平和之中见奇纵。

如此多的特殊用笔,对毛笔也是一种考验。如果没有合适的毛笔,这些特殊的用笔方式很难表现出来的。但是,有一个得心应手、心手合一的毛笔,那就能轻松实现。

毛笔对于书法人来说,就像剑客手中的宝剑、农民手中的镰刀……

要想达到《心手合一》的境界,不光要勤学苦练,更要有一支好毛笔,才能事半功倍。

对于《兰亭序》来说,初学者用狼毫毛笔最好,狼毫毛笔弹性好,润滑流畅特别适合王羲之的特殊用笔。

这款狼毫笔——心手合一,就是专门为书写兰亭序打造的。

《心手合一》,顾名思义就是拿上这款笔能够轻松达到心手合一、得心应手的境界。毛笔拿捏起来不长不短、不轻不重刚刚好,纯正的狼毫毛料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韧性十足。

《心手合一》狼毫毛笔的尖始终是聚的,具备“细”、“密”、“匀”,大小一致,粗细相等,软且直,锋尖是不能存在一根弯弯不直的杂毛。

《心手合一》狼毫毛笔的“笔肚”是圆整的。用手捏着笔杆把毛笔头平于眼前,转一圈看毛笔的笔肚就会发现是圆而无陷的,这只狼毫笔在写毛笔字时的平衡度是没有问题的,在“转笔”和“含墨量上”都是没有问题的。

披毛就是一支狼毫毛笔的护毛,披毛披在整个毛笔的一圈,有增含墨的作用,毛笔的聚力强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通过毛笔的实拍图很清楚的看到《心手合一》的披毛紧紧的守护着自己。

淳道书画签约书法家张路广老师试笔心手合一

书法发展到行、草书,达到了书法符号化的巅峰,讲究的就是率性,就是真性情,不能再像写楷书般中规中矩。行、草书很注重点画的安排,点画的多变正是性情的体现。

总而言之,书法与其他艺术一样,讲求心与手的统一,在有了一定功底的基础上,需要在心中有大致的字的形象和气度,并用《心手合一》的毛笔将其书写到纸上,连贯而富有感情变化,一气呵成。

《兰亭序》作为中华文化的荟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琢磨和传承,生活必然少不了艺术的熏陶,它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胜过了物质所带给我们的,最后只想真诚地说一句:“谢谢,《兰亭序》;谢谢,书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