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详解小儿“脾阴虚”“脾阳虚” 症状 判断方法 食疗方都在这里!成年人也对症!

详解小儿“脾阴虚”“脾阳虚” 症状 判断方法 食疗方都在这里!成年人也对症!

时间:2018-09-04 12:53:14

相关推荐

详解小儿“脾阴虚”“脾阳虚” 症状 判断方法 食疗方都在这里!成年人也对症!

孩子脾虚,就得给孩子补脾。要补脾,首先得先分出阴阳来。

首先,脾阴是明代名医缪希雍提出来的,被清代名医叶天士大力提倡但这个说法现在没多少人提了,也基本上不会用了。不过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恰恰是脾阴不足的多。

为什么现在脾阴不足的孩子这么多?前面已经讲过,因为现在伤脾阴的东西太多了。很多孩子,吃肉、零食不加控制,有的孩子甚至一口蔬菜都不吃,还有家长的不良情绪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的影响,等等。严格地说,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家长的问题,管教无方、不知利害。

脾阴虚症状

①手脚心热、心烦、夜里盗汗、眼睛干、口干、喜冷饮,脉搏跳得快、下眼袋大且微微发红、嘴唇鲜红。

②舌头往往瘦小,颜色鲜红,舌苔薄或者没有舌苔。

③吃完饭后肚子会鼓起来,半天下不去,大便干燥。

④特别爱动,几乎没有静下来的时候,让人觉得他像火一样,不断地在燃烧。

简单来讲,脾阴虚可以根据孩子嘴唇颜色、舌头颜色和眼袋颜色来判断就行了。因为脾的虚损一定会在三个部位反映。

简单的判断脾阴虚方法

一、嘴唇

因为嘴唇对应脾——“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家长们可以观察,和其他孩子站在一起,如果你的孩子嘴唇是鲜红鲜红的,一定是体内有热。

二、舌头

怎么看?和别的孩子比,如果你的孩子舌苔很薄、舌头很红,一定是脾阴虚。

三、眼袋

眼袋在中医里叫“肉轮”,对应的是脾胃。所以脾虚的人,下眼袋会大,脾阴虚就会眼袋发红,甚至发紫,颜色发深。家长学会这几点,就能基本判断孩子是不是脾阴虚。

脾阴虚的孩子往往平时吃肉吃得多。有极个别的孩子不爱吃肉,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比如父母是脾阴虚。

遇到过一个孩子,是地图舌,吃治疗脾阴虚的药就好一点,不吃就又反复。但这孩子平时不怎么吃肉,于是就观察到他的母亲的舌头很红,有脾阴虚的症状。这是因为母亲在生孩子以前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在怀孕期间就把这种体质传给孩子了。

所以这种孩子要用方剂——比如六味地黄丸等来调整了,食疗的方法对他来说效果不大。文章来自公众号zyslys8886,而六味地黄丸这个方子的来历,也是宋代的中医儿科创始人钱乙,为阴虚的孩子开的方子,只是后世应用得多了,大家多忘了,这个方子最初是儿科用药。

当然,如果孩子的脾阴虚是吃肉引起的,那么,我推荐的食疗方是非常有效的。

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给孩子补脾阴的小方子。

脾阴虚食疗方(6岁孩子为例)

配方:

怀山药、莲子肉、薏苡仁、麦冬、沙参、生地。以六岁的小朋友为例,这个方子的分量是:怀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麦冬、沙参、生地各6克,冰糖一块。

做法:

把这些药放入锅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开锅后用小火煎半个小时。大约剩下两杯左右的药汁,把药汁滤出,放入一块冰糖,放凉。

叮嘱:

1.这道汤喝起来甜甜的,孩子很喜欢,可以像饮料一样随时服用。一天服用一帖即可,连续服用一至两个星期。感冒后滋补脾阴的话,五帖就够了。

2.大人脾阴不足,口干舌燥、舌头红、眼睛干、手心热,喝这个饮料也挺好的。

这个方子里的山药是补脾阴的,色白润肺,味甘入脾,还有补肾的作用;

莲子肉是补脾的,熬的时候,最好捣碎。整个熬的话,二十多分钟都不会熬烂。捣碎后,药性就会散发出来。

莲子肉里边的莲子心最好去掉,因为它是泄心火的,补脾一般是用莲子肉;

薏仁是祛湿的;

麦冬和沙参完全是滋阴生津液的。

对于这个小方子,家长可以找附近的中医根据孩子的体质具体分析一下,然后做出增减,这样效果会更好。

注意,脾阴不足的孩子,家长注意要尽量少给他吃辛辣的食物。在中医里,热性的肉类对养阴不利,现在,又有了饲料的添加问题,所以肉类也要少吃。

脾阳虚的孩子往往是抗生素用得太多了,或者是中药里苦寒的药吃多了,再一个原因就是受了寒,阳气不足,比如经常吃冷饮、吹空调等,导致孩子的脾胃受伤了。

这种孩子阳气不足,就会有“冷”的症状。比如说下眼袋也大,但是不发红,颜色是淡的。嘴唇不是鲜红的,嘴唇的颜色是正常或者发白。这种孩子往往更容易怕冷,白天一动就出汗,精神状态萎靡,因为他往往是正气不足。

如何判断孩子脾阳虚?

脾阳虚症状:

①从舌头上来看,舌头淡白,舌苔上往往布满齿痕,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牙印;

②一动就出汗,气喘,四肢无力,少气懒言,不爱说话;

③大便溏泻,不成形;

④吃完饭就肚子胀,同时身体很容易浮肿。

⑤常常有鼻炎、打喷嚏等情况。非常容易受寒感冒。

一般看舌头,如果舌头的颜色是淡白,不是红的,尤其不是鲜红的,颜色比较浅,尤其是舌边上,舌质部分比较白的话,就要怀疑孩子是脾阳不足。

调理脾阳虚的中医食疗方

给孩子补脾阳有什么方法呢?可以用八珍糕。

八珍糕是明代外科大家陈实功创立的。他当时考虑到很多人的外伤总是不能愈合,分析是因为脾气不足导致的,于是创立此方。后来他发现这个方子对体虚的人也大有好处,开始大力推荐。文章来自公众号zyslys8886,后来,清代宫廷里面的御医开始用这个方子给皇帝等人制作保健糕点,效果也非常好,乾隆皇帝就是常年服用此方的。

滋脾阳的八珍糕(适合≥6岁孩子)

配方:

太子参、白术、炒白扁豆、芡实各3克,茯苓、怀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现在有很多根据不同地区或体质改良的八珍糕方子,只要是适合的就好。

做法:

1.把这些材料按照比例多买几份,研磨为细粉,搅匀后加入大米粉、糯米粉适量,蒸糕即可。但是蒸糕的方法比较麻烦,所以我推荐下面的方法。

2.如果觉得太复杂,将原配料一份加水,小火煮40分钟以上,煮开锅,然后稍微放入一点白糖。一天两次,每次一小杯。这个分量适合六岁以上的孩子,按这个比例,吃一周即可。

叮嘱:

具体服用的时候,可以找附近的中医帮忙参考一下。因为这道方子只是一个补脾的思路,而中医补脾的方法还有很多,当地的中医可以据此加减分量,开出最适合您孩子的方子来。

制作八珍糕的原材料里,有几味药是补脾阳的,像人参、白术、茯苓,但中医讲究的是从阴中生阳,所以方子里面还配了补脾阴的药物,比如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白扁豆、芡实,以平衡阴阳。如果孩子的大便干燥,则要去掉白扁豆,可以加上同样份量的杏仁即可。

八珍糕里用了茯苓和薏苡仁,是为了把湿气祛掉,也是调脾的重要环节,因为湿气是脾最讨厌的,脾属土,土最厌恶湿气。

什么东西能祛湿呢?

中医用的是茯苓,它是一种菌类,药店里卖的是切好的白色小方块,一点味道都没有,放进嘴里可以直接嚼。茯苓的皮祛湿的效果最强,把皮去掉后,将里面白色的肉质成分切成一块一块的,晒干了,就是茯苓。

有人曾统计过,把所有能见到的中医方子全都输到电脑里去,然后看哪一味药出现的次数最多,结果排第一的是茯苓。这说明从古到今,中医都意识到茯苓的重要性。用茯苓以后,湿气祛掉,好多问题都解决了。最主要的一点,茯苓的性质是平的,没有寒热的趋势。另外一个带点凉性的是薏苡仁,但祛湿的效果一般,所以用茯苓的时候会比较多。

脾阴虚和脾阳虚的区别

说到脾阴虚和脾阳虚,有的家长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里,我再讲一下它们的区别。其实,脾阴虚和脾阳虚完全是相反的。

正好是一个坐标上的两个极端,脾阴虚是阴虚有热,脾阳虚是阳虚怕冷。阴虚的孩子一感冒就容易发热,阳虚的孩子怕冷,容易受寒,然后打喷嚏、流清鼻涕。这两种情况的孩子调整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脾阳虚孩子:特效穴位按摩法

脾阳虚的孩子要按摩阳经的穴位,比如说大椎穴、风池穴等,提升阳气。(注:脾阴不足的孩子按摩三阴交等会有效,但是效果没有调理脾阳虚的那几个穴位那么有效。)(配图大椎穴、风池穴、三阴交)

按摩手法就是用手摩擦,就是用手掌迅速在这个穴位上,沿着经络来回按摩,有的家长就说用干毛巾擦就很有效。

其实大椎穴不管怎么按都会提升阳气,因为它在阳经上。时间上,一般几分钟就行了。要注意不是每天都做,孩子受寒以后才做,平时不要没事也去激发孩子的阳气。脾阴虚的孩子平时补脾胃就可以,还要做一点揉腹,对脾胃很有帮助。

给脾虚孩子的中成药

除了我前面推荐的方子,调理孩子脾阳不足的中成药是补中益气丸,一般吃3到5天就行了。具体的用量,可以按照说明书或者请附近的中医来帮助调整。也可以五岁以下的孩子,吃四分之一的量,五岁到十岁的,吃三分之一的量,十岁以上的,可以半量。

|中医食疗养生|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