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康 | 艺术史中“浪漫”的致命传染病

康 | 艺术史中“浪漫”的致命传染病

时间:2024-04-13 17:48:58

相关推荐

康 | 艺术史中“浪漫”的致命传染病

前言

人类最大的敌人,一是战争,二是疫病。

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死于疫病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死于战争或其他天灾人祸的人口总数。疫病是人类历史决定因素之一。回顾过去我们会发现,疫情一直以不同程度的杀伤力来威胁着人类健康,甚至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进程,如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遭受“灭顶之灾”,不计其数的国家因此而衰落和摧毁。从上世纪的鼠疫、天花、霍乱、西班牙大流感再到的“非典”、的“埃博拉”……疫病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悄无声息地把国家、城市和每个角落的人类“卷入其中”。

/12/7 Major Winter

回顾过去的人类文明,病毒曾多次肆虐,疾病就像是笼罩在人们头顶的一朵乌云,说不定哪天落下滂沱大雨。面对传染病,人们更是惶惑不安,避之不及。而在人类历史中存在最长久,危害最严重的致死传染病——结核病,据统计从滑铁卢战役(18)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前的近100年间,在20岁~60岁的成年病患中的死亡率是97%。

尽管如此,结核病作为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却被一个世纪前的艺术家过度美化,甚至覆盖了疾病本身的文化语境,将痛苦与死亡幻化成审美和愉悦,更被赋予“浪漫”的称号,与文学艺术长久地“拥抱”在一起。在那个科学尚未高度发展的年代,人们未能看清结核病背后死神狰狞的面孔,最终酿成惨剧。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们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结核病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疾病,它甚至是一种比人类历史都要古老的疾病。考古学证据表明,结核病至少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已经开始折磨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史前人类。德国和英国出土的石器时代骸骨,其中带有明显的脊柱结核病损伤,并且脊柱结核在很多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木乃伊中也存在。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2100年前埋葬的女尸,也被发现左肺处有结核病的钙化灶。

小知识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出土是20世纪中国重大的考古发现,尤其是1号墓的主人辛追更是创造了世界纪录,这是一具保存2000余年而不腐的湿尸,而且形态完整,皮肤保持弹性,部分关节还可弯曲,被认为“创造了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的奇迹”。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为研究汉初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而最早有关结核病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古希腊医学家希波格拉底,他第一次详细记载了肺结核,且认为结核病是传染性疾病。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公元前403-公元前2)上就有类似肺结核病症状的记载。

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近代工业的产生和迅猛发展,城市化运动加速,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以空前的规模急剧增加,但他们的生活、生存条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使得当时的人们更容易患上结核病。下文将以艺术的角度切入,与您一起了解结核病在医学以外的领域带来的影响。

✍️文学家与结核病

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和北美大肆流行,散布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一些上流阶层人士甚至为了能够穿进华美的紧身衣而主动接近肺结核病人,从而染上肺结核达到瘦身的效果。肺结核的流行也席卷了欧洲的艺术圈,成了文艺界里经典的"浪漫主义疾病"。以至于在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眼中,最时髦的生命终结方式,就是“每次感情激动之后咳血,而且死于30岁之前”。

法国作家

大仲马

“患肺病在1823和1824年是一种时髦。”

生命力的降低使病患身体瘦弱、脸色苍白,并伴随着低烧带来的潮红,以及猛烈咳嗽后白手帕上的血渍,这种病态美的象征,在文学艺术圈的渲染下更成为人人追捧的"浪漫之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仲马之子小仲马以当时巴黎有名的交际花玛丽亚·杜普莱西斯为灵感,写成《茶花女》一书,而书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正因罹患肺结核香消玉殒。

小知识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作品通过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此后《茶花女》还被改编成电影、歌剧等,以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流传,经久不衰。

从西方浪漫派文学开始,结核病被想象成一种爱情病,肺结核病人的性格特征往往被描写成浪漫优雅、多愁善感,且大部分是具有艺术修养的人。这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均有大量体现,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是这一特征塑造的典型人物。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柔弱样,仿佛有种优雅、独特的美感。"这样的描述,将黛玉身患肺结核的病娇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深地衬托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为故事走向埋下伏笔。因此,肺结核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流行",也在文学作品中"大行其道"。

“要死就要死在肺结核手里,那样弥留之际将显得多有趣啊。”

英国诗人

拜伦

疾病与死亡被这些精神压抑、心情忧郁的浪漫艺术家赋予了太多个人色彩和颠覆实际的遐想,这些遐想可以见诸于文艺作品之中,也在他们的书信来往中得以窥见。

致济慈:

你还是带着那副痨病相,肺结核是对你这样妙笔生花的人的偏爱。

......

雪莱

18的一个午后,着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写了这样一封信给同为诗人的挚友济慈,济慈看后心不在焉地丢掉沾着血的白手帕,赞同地点点头。一年后,这位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死于肺结核,雪莱写下着名长诗《阿多尼》以表悼念,当时的雪莱也染上了肺结核,而像他们一样盲目"憧憬"着肺结核的文艺作家,在当时不在少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