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将灾害纳入城市韧性考量

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将灾害纳入城市韧性考量

时间:2020-05-07 04:31:41

相关推荐

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将灾害纳入城市韧性考量

本期观点:

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趋势持续,气候风险不断上升,城市更显脆弱。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可有效降低高温、干旱、雨洪、海平面上升等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各国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都在采取积极行动并在策略上具有共性。

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持续,气候风险不断上升,城市更显脆弱。在地域、城市规模、人文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与面对气候灾害问题也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全球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实践中,能否找到一些屡试屡验的方法?

上海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孙兰东团队梳理近年来全球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科研进展,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1980-间,全球自然灾害事件(包括地质、天气、水文和气候四类灾害)发生次数从1980年的249次,增加到的848次,其中发生次数达到历年之最;与气象因素相关的天气灾害、水文灾害和气候灾害发生次数,分别由1980年间的135次、59次和28次,增加到的359次、382次和57次。城市由于基础设施、人口和资源配置更加集中,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兰东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包括高温、降水、干旱、飓风、洪水、海平面上升等,这些气象灾害进而会影响城市沿海生态系统、基础设施、水资源安全、人类健康及财产安全。为减少气候变化衍生灾害引起的潜在社会经济损失,在全球性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必须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编制应对气候变化专门规划,以改进原有城市的气候适应性策略,或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规划体系,保证城市发展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对此,各国、各地区政府及相关组织、人员展开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发现,相较于政策制定、工程实施及社会资源利用等,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防灾理念在近年有着更为明显的转变,其核心由“防”为中心的传统思路,变为将灾害纳入城市韧性考量、提高灾害入城容错性的新型防灾思路。这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强度不断提高、传统防灾措施愈发无力、防灾失败后果更加严重时的一种必然、必要转变。

在此转变之下,各国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策略上都有哪些共同点呢?孙兰东团队表示,一方面,各地、各级政府机构在制定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方案中普遍处于主要领导地位,各地、各级政府机构保持有力、畅通的交流与协作;另一方面,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应符合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建设状况;将气候变化的长远影响纳入政府规划等的考量当中,既解决当前危机,也有着持续的评估系统,能防范未来的潜在风险;在适应性工程的建设上考虑可持续性;提升城市韧性,将灾害适应性纳入城市基础建设。此外,要重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社会资源。

“这些共性值得参考,有助于推动我国城市通过政策推行、机制设计和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地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气候风险。”孙兰东表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