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烛之武很厉害吗?为什么《烛之武退秦师》能被选入高中课本?

烛之武很厉害吗?为什么《烛之武退秦师》能被选入高中课本?

时间:2023-05-13 12:42:41

相关推荐

烛之武很厉害吗?为什么《烛之武退秦师》能被选入高中课本?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成为晋国国君之前,在列国间流浪了十九年。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小国似乎都不待见他,比如卫国、曹国、郑国等,皆对到来的重耳无礼。

而如齐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则对重耳很是礼遇,齐桓公和秦穆公还都给重耳送了媳妇,就连以蛮夷自居的楚成王也对重耳礼遇有加。

不过做好事都是有目的的,重耳给了楚成王一个承诺,即倘若他能回到晋国继位,晋楚之间有战事,则晋军退避三舍。

没想到后来真的成了真,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国继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继位之后,迅速稳定国内局势,又对外效仿齐桓公“尊王攘夷”,图的自然也是霸主之位。

当时中原无霸主,齐桓公去世之后,没有新的霸主出现,宋襄公和楚成王争霸,宋襄公因为不合时宜的仁义输了战争也输了性命。

但楚成王也没能得到中原的认可,但是收了不少小弟,比如陈国、蔡国、郑国、卫国、曹国等。

晋文公继位之后也想染指霸主的位子,势必要对上楚成王,实际上他们之间的战争很快就开始了。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打响,晋国当时的盟友有齐国、秦国、宋国等,而楚国也有自己的小弟。

战争开始后,晋文公信守承诺而退避三舍,将楚军打的落花流水。城濮之战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之位,很快楚国的小弟分分改投晋国。就连助楚国攻打晋国的郑国也早早投靠了晋国。

但晋文公看郑文公很不爽,这不爽里有私仇也有公仇,当初晋文公流浪到郑国的时候,郑文公对他很无礼,这是私仇。

而公仇也是因为郑国是个墙头草,这实际上也怪不得郑国,郑国在郑庄公去世之后就沦落为二流小国,又因为其处于四战之地,正好在晋楚中间,为了生存,它只能谁强跟谁。楚国强了,它就是楚国的小弟,晋国强了,它就是晋国的小弟。

这不,城濮之战刚结束,郑文公就赶紧派使者到晋国,要求结盟。晋文公倒也没有拒绝,很快就和郑文公结了盟。不过,结盟归结盟,郑国在晋文公眼中就是该打,所以晋文公一直在找机会教训这个小弟。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31年,晋国、鲁国、宋国、齐国、秦国、陈国在翟泉结盟,商讨攻打郑国之事。

战争约在第二年,理由就是“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公元前630年九月,晋文公和秦穆公纷纷出兵,一个陈兵函陵,一个陈兵汜南。

对于郑国这样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来说,晋国、秦国这样的任何一个大国,分分钟就能打趴下它。郑文公愁的不行,也是在这个时候,烛之武登场了。

我们的高中课本中有一篇文言文文章名为《烛之武退秦师》,讲的就是这件事。

眼看着郑国将迎来一场毁灭性大战,有人就建议郑文公让烛之武到秦国去面见秦穆公,到时候秦国必然会退师,秦国退师,晋国还打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郑文公一听有人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很是欣喜,他赶紧将烛之武找来。不过最开始烛之武拒绝了,理由是年轻的时候没有才能,老了就更没有才能了。

这颇有点埋怨郑文公的意思。烛之武这个名字实际上不能称之为名字,就是烛地一个叫武的人,他应该才能不错,但一直不得重用,到老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

面对烛之武的埋怨,郑文公说:“从前没有重用你,是寡人的错,但郑国亡了,对你来说也是不利的。”

烛之武本就没想着真的拒绝郑文公,遂答应走这一趟,到了晚上,烛之武偷偷出了城,去见了秦穆公。

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很容易打动对方。

烛之武自然也不例外,他对秦穆公表示,秦晋攻打郑国对秦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秦国和郑国隔得远,就算得到点土地,那也是飞地,到最后很可能还是便宜了晋国。

而晋国向来贪得无厌,得到了郑国这块土地,增加了自己的实力,还会向西图谋,这样对秦国根本没有好处。

秦穆公一听确实如此,就撤军了,看到秦军撤走,晋国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却说:

“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然后,晋文公也撤了军。就这样,烛之武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一场大战消弥于无形,这是纵横家的手笔。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非常活跃,《左传》、《战国策》等史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纵横捭阖的故事,那些著名的纵横家,比如张仪、公孙衍、苏秦、苏代、甘茂、毛遂、淳于髡等等。

他们的故事都相当精彩,与之相比,烛之武的故事其实并不出彩,然而为何《烛之武退秦师》能被选入高中课本呢?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是个很精彩的故事,烛之武单枪匹马会秦穆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穆公退师,本身就是这个好故事。

其次,烛之武是为了郑国而非自己,其实我们看当时的纵横家有很多,他们登上历史舞台多数是为了建功立业,所以才游走在列国之间。

他们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而非某个诸侯国。而烛之武不同,他明明有三寸不烂之舌,却多年未受重用,说明他的功利心并不强,而且他已经年老,并非为了建功立业才有这一遭。

再者,烛之武在当时其实只是一个小人物,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却能在关键时刻愿意为了郑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他还成功了。

所以,烛之武即便在先秦时期并不出名,但他的故事还是选进了高中课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