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云南昭通:乌蒙山乡“变形记”

云南昭通:乌蒙山乡“变形记”

时间:2022-08-20 11:53:15

相关推荐

云南昭通:乌蒙山乡“变形记”

靖安新区是云南省跨区县安置易地搬迁安置户最多的安置区。中山市先后投入3000万元财政援助资金,在靖安易地搬迁区援建靖安新区中山博爱小学。

工作期间,云南菜人家副厂长张焕兰(左)在车间各个工位间来回走动,检查着工人们的操作工序。

云南菜人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是当地有名的专注扶贫的民营企业。

进入夏季的中山,比云南昭通气温高出不少。盐津县中和镇中堡村村民秦义洪,已经适应这里的生活。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他,站在超市收银台与门店负责人熟络攀谈,除了浓重的昭通口音和手机上显示的来电归属地信息,已经很难分辨出他是一个来自云南贫困山区的普通农民。

去年底,他已租房长住中山,带着家乡的罗汉笋(筇竹笋)跑销售。几个月下来,他跑遍了中山市区、镇区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终于逐渐铺开了销路,现在他已雇了3人帮手,做起了小老板。未来,他还希望自己建厂,“一条龙”地做起竹笋生意,带动业务覆盖珠三角,再进军长三角。

中山结对帮扶昭通4年来,像秦义洪一样变换人生角色的真实故事,越来越多地在贫困山区发生。山民下山上楼变居民、村民借船下海变商人、农人上田进厂变工人……一出出鲜活生动的山乡“变形记”,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崭新一页的闪亮注脚。

山村农民变身都市商人

“三天没有卖出一斤竹笋,送人都不要。”

回忆起去年在中山跑销售的情形,秦义洪记忆犹新。但正是这次从农民转行做竹笋销售的艰难尝试,成为他创业的开端。

中堡村地处川滇交界的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常见,多年间,不少村民陆续搬离了故土。因为对家乡的留恋之情,秦义洪留了下来,靠着种地和经营小生意,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秦义洪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下2000多亩山地。

“这里种出的罗汉笋品质最好。”经过几年思考,秦义洪决定种竹,开始,他雇请周边村民帮忙种植方竹、筇竹,,竹林覆盖了2000多亩山地。利用竹子出笋前的“窗口期”,秦义洪在周边做起了收购竹笋的生意。

“没有技术,也没有渠道。”秦义洪慢慢感觉到,小打小敲的贩笋生意并不好做。自家竹林即将大量出笋,他更加迫切地希望找到做大生意的门道。彷徨之时,时任中和镇脱贫攻坚工作组副组长的中山扶贫干部陈文权,为他指点了迷津。

陈文权建议秦义洪将竹笋带到中山市所在的珠三角销售,他希望秦义洪这样的种竹大户能带头跑开致富门路,从而带动当地群众脱贫。从去年8月起,秦义洪两次来到中山考察,随后他返回家乡找了代工厂,贴牌生产自己的盐水笋。两个月后,他带着3吨盐水罗汉笋返回中山,正式开始跑销售。但是,推销员并不好当。

去年10月,他单枪匹马带着沉重的“盐水包”挨个去商场、超市、市场推销,却不断吃到“闭门羹”,最后不得不白送给市场摊位。没想到,竟在失望中等来了惊喜。“摊主打来电话,说竹笋有了回头客,我当时太感动了。”秦义洪激动地说。

短短半年,秦义洪已将盐水笋带进中山的上百家实体门店,登录了菜丁市场APP等电商平台,月均销量超过3吨。目前,业务已经走出中山,扩大到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江门等城市。

销售有了起色,秦义洪有了更大“野心”。他计划今年10月回老家,做更重要的事情。原来,今年5月,秦义洪已在老家租下上千平方米的场地,但由于当时购买设备的资金不够,办厂的想法只能推迟。这次回乡,他就是要把自己的竹笋加工厂办起来。

6月28日,秦义洪收到了家乡传来的好消息,自己注册的产品商标批下来了,全新包装的产品样品已经在寄往中山的路上。有了商标,“大路货”就变成了“品牌货”,他信心十足地预测,未来几个月,中山销量有望快速增长。

“有了厂子,我就把一产、二产、三产都链接起来了。最近我还在琢磨直播带货,未来希望销售上能实现实体店、网店、直播‘三条腿’走路。”说起未来的计划,秦义洪褪去农民本色,化身抱负远大的企业家。他表示,希望用几年时间的努力,将自己的竹笋品牌打响,先覆盖珠三角,再布局长三角。从种植到生产再到销售,“一条龙”的链条一旦打通,就可以带动家乡优质的竹笋源源不断地卖到遥远的大城市,带动老家的乡亲父老共同致富。

村民下山上楼成为新城居民

早上8时,阳光已经唤醒了昭通市靖安新区合顺社区,家住二区10栋二单元104房的李英,已经早早起了床。阳台上前一晚全自动洗衣机洗过的衣服已经干透,她将孩子交给家人照顾,换上工作制服,吃完早餐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就在半年前,这样舒适的社区新生活对于李英来说,还是不可想象的。

李英的老家在大关县翠华镇兴隆村松岭社,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偏远山区,距离昭通市区有4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水泥路才通到兴隆村村委会,但是从那里到家门口,还需要走路40分钟左右。全村没有一所幼儿园,只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卫生院,教育条件和医疗条件都相对落后。“最担心的是老人生病,因为村里的卫生院只能治疗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李英说。

初,村里传来了异地搬迁的消息,当年5月,李英和村民们一起与大关县签订了搬迁协议书,正式启动搬家议程。经过一年多的等待,12月18日,李英和兴隆村的村民们一起搬进了靖安新区崭新的安置房,新家的左邻右舍依然是过去的乡亲,走门串户拉家常依然方便。更让她感到安心的是,社区卫生院就在家门口,社区里还在配套建设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和一家崭新的幼儿园,距离均在10分钟步程之内,由中山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援建的靖安新区中山博爱小学离家也很近,未来社区还将配套初中、高中,无论是老人就医和孩子上学,都将不再是问题。今年9月,新建的幼儿园将迎来首次招生,李英的小孩正巧到了入读年龄。

“搬到这里,好像一切都是为我们专门准备的。”李英介绍,之前在老家的大山上,自己只能用山溪中的水洗衣服,搬进新家后,自己和其他大关县易地搬迁户一样,都收到了中山市企业捐助的全自动洗衣机,这种便利是过去想都没有想过的。

不仅生活更加舒适便利,李英还在新家谋得了一份新工作。今年以来,她成为社区的楼栋长和信息员。每天早上8时30分,她准时到社区工作站报到,并到所负责的楼栋进行“巡楼”,收集居民信息,听取他们的诉求,并及时向社区反映,解决他们的困扰。这样的工作,为她带来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在家门口挣得一份收入,李英感到很满足。

从大山搬到社区,从山民变成居民,和李英一样的故事,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昭通4个县贫困群众身上。

在绥江县,兆佳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城镇福兴社区,持续对社区内的新居民们实施着“角色改造计划”,除了由中山市引进的扶贫车间外,保洁工培训、电工焊工培训等“定向培训”活动每周都有;在永善县,全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红光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过去只会打工的搬迁户韦学英,看着安置区内日益旺盛的人气,正谋划着自主创业,打算经营饮食生意。

陈旧的面貌和贫困的日子,正在远去;全新的角色和美好的生活,正在发生。

民营企业里的公私合营试验

大山里的“变形记”,不仅仅发生在人身上。

随着中山结对昭通4个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张焕兰所在的企业也悄然迎来新的变化。

云南菜人家,是当地有名的专注扶贫的民营企业。走进公司的会议室,“云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云南省扶贫明星企业”“昭通市竹产业协会第一届会长单位”等挂在墙上的金色牌匾映入眼帘。

,永善县开展招商引资,正式引进了云南菜人家项目,希望以此带动当地以竹笋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从而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脱贫。4月,云南菜人家建成运营,成为永善县第一家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

“在这个山沟里开办企业,就是要开发本土资源,促进周边群众脱贫致富。”,云南菜人家成立了以廖兴巧为组长的精准扶贫领导组,正式参与精准扶贫,挂钩帮扶西沙村,采取多种措施,致力扶贫攻坚。厂区内悬挂的建档立卡员工信息公示牌,展示着企业这些开展扶贫工作的部分成果。全厂现有员工220人,其中185人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穿着整齐了,有的有摩托车了,一些还有了小车。看到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一天天变好,我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廖兴巧介绍,目前,工人在不请假的情况下,平均月收入可达4000多元。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进厂工作后,摆脱了贫困。

对于当下的云南菜人家来说,扶贫企业的“内核”没有发生变化,运营模式却已经开启了新的试验。

,中山市领导多次到昭通市开展扶贫调研,对云南菜人家带动群众脱贫的成果高度认可。为了推动这家民营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中山市国资委提出了开展“国有资本+民营企业”的混改经营合作模式,推动企业壮大,从而进一步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脱贫致富。

通过开展一系列调研,中山市与昭通市加强协调对接,中山市国资委下属国企——中山中汇集团有限公司、昭通市国资委下属国有企业——昭通市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永善县民营企业云南菜人家开展三方合作,通过“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扶贫模式合作打造集农特产品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协作项目。这也是云南省首个混合所有制东西部扶贫产业协作项目。底,合资公司云南七彩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去年底,他们的资金已经打进来了,今年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合作阶段。”廖兴巧表示,按照云南菜人家目前的经营情况,年营业额做到8000万元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想要冲刺亿元大关,则会遇到诸多资源瓶颈。要实现升级蝶变,不仅需要资金支持,也需要引进更多优秀的管理理念和人才资源。与中山市国有企业的合作,将为云南菜人家提供重要帮助,为后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该项目结合脱贫攻坚和退耕还林相关政策支持,已经带动种植方竹10万亩、小米辣2000亩,扶贫成效持续显现。

■素描

从贫困户到企业管理层

副厂长兰姐的新生活

213国道沿着金沙江蜿蜒前行,从昭通市永善县政府出发,经过近2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细沙乡。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菜人家”)就坐落在四面环山的永善县工业区细沙片区A区。

菜人家是永善县重点引进的民营企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产品包括竹笋、蕨菜、花生、萝卜、海带丝、榨菜等。车间里,自动化的生产线马力全开,漂洗、修整、分级、装袋、抽空、封口……工人们正对最近采购来的竹笋进行加工,一袋袋独立小包装的竹笋休闲食品陆续下线,被工人装进货箱。

身着蓝色管理人员工作服的张焕兰,是厂区的副厂长,大家都喜欢称她为兰姐。工作期间,兰姐在拌料车间内各个工位间来回走动,检查着工人们的操作工序,不时提醒工人操作的注意事项。拌料工人、细沙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苏宝根,是兰姐的重点关照对象,他患有轻微智力障碍,去年进入菜人家工厂工作,在兰姐手把手教导下,他很快成为一位熟练的拌料工,如今月收入已超3000元。

实际上,5年前,兰姐还是脚踏贫困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6口住在永善县细沙社区水洞子村一组,2个孩子年龄还小,公公患有尿毒症,每月治疗费超过1000元,婆婆年纪大,行动不便,一家的生活压力全部压在夫妻二人肩上。为了帮补家计,,一直在家务农的兰姐和丈夫一起到外地打工,两人先后辗转福建、浙江,不幸的是,就在外出的短短2个月期间,婆婆在家中摔伤去世。这次变故之后,兰姐打消了外出务工的想法,留在家中承担起照顾老小的责任。

真正迎来身份的蝶变,是在她进入菜人家之后才发生的。

,落户永善县细沙乡的菜人家正式建成投产,工厂距离兰姐的家只有几公里。在扶贫干部的推荐下,兰姐进厂工作,成为该公司最早一批工人之一。

“刚进来时是普通工人,什么工作都做。第一个月,工资1800元,第二个月2700元……”兰姐说,进厂后工资稳定增长,自己干劲也越来越足,屡次被工厂评为生产标兵。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打工也有可能升职。,进厂仅一年,兰姐就凭着自己的拼劲,从普通工人升任车间主任;去年,经菜人家管理层一致决定,33岁的她被提拔为副厂长。5年里,从农村家庭主妇,到当地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专业工人,再到工厂的管理人员,兰姐完成了人生角色的快速转型。

如今,兰姐的月工资稳定在6000元左右,已经超过在浙江宁波务工的丈夫。在全家的努力和当地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她在离工厂不远处的西沙乡里新建了安居房。新家距离工厂很近,工作、顾家两不误,兰姐又可以参加已经缺席多年的孩子学校家长会了。

,中山市向云南菜人家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300万元,折股量化给当地7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在企业内援建“永善县细沙乡扶贫车间”。扶贫车间的建设,推动贫困群众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辐射带动了全县11个乡镇、62个村级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

在永善县,和兰姐一样的脱贫碟变故事,还在持续发生。

■札记

“感恩社区”为未来积分

每天上午8时,昭通市盐津县水田新区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下称“水田安置点”)搬迁户自晓艳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搬进安置点后,她被选为安置点中的一名“片区长”,负责管理服务社区中7—10栋300多户搬迁户,同时,她也是社区中“自强、诚信、感恩超市”(下称“感恩超市”)的负责人。最近几天,超市一月一次的“积分换商品”活动已经启动,自晓艳到超市值班的频率明显增加。

设在水田安置点C区的“感恩超市”,是一个不使用钞票进行交易的超市,居民在这里购买物品,用的是积分。一件上衣标价150个积分、一支牙膏13个积分、一瓶洗发水58个积分……超市中,各式商品均以积分定价,不少商品都是由中山市企业捐赠。自晓艳告诉记者,1个积分兑换1元物资,一律不兑换现金,积分兑换物资的周期为一月一次。

积分从哪里来?按照社区的规定,居民只要在卫生习惯、政策知晓、弘扬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学生学习、就业创业六方面表现良好,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评分工作由小区中的“楼栋长”、“片区长”、党员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一月一评,积分一年为一个周期,每年12月31日积分清零。

翻开积分评分表,可以看到,评分的项目十分精细。“个人衣着干净整洁,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2分/次,“主动参与社区各类公益活动”每次5分—50分,“见义勇为、好人好事、互帮互助、促进邻里团结等”每次5分—50分……

在超市“结账台”,自晓艳向记者展示了社区的兑换记录表,格子之间清晰地记录着搬迁户姓名、家庭人口、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兑换物品、领取数量等信息,领取人在签名处摁下了红色的指印。

一个个红指印,记录的是搬迁户融入城市社区新生活的历程;积分兑换商品的制度创新,投射出搬迁群众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自晓艳对此深有感触,与刚搬进社区时相比,楼道里和路面上的垃圾明显减少了,邻里间充满温情的互助场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爱”。

这样的“感恩社区”,正在为新居民的未来“积分建档”。

水田安置点容纳了盐津县10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3097户1.4万人,来自各地的搬迁户此前多是住在深山的农民,生活习惯各异。而在昭通市,全市有超过37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转移人数十万人。让下山上楼的群众融入社区新生活,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下半场”,也是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一步。让人欣喜的是,在各个安置点,富有韧性的昭通人,正在努力演绎着一出出山民变居民、村民变商人、农人变工人的山城“变形记”。

来 源|南方日报 特派记者 何伟楠 雷海泉 摄影 南方日报 记者 叶志文@微昭通

更多昭通好看好玩的视频,请关注《昭通微生活》官方抖音号:ztwsh0870,关注《昭通街拍》视频号

昭通微生活客服

微信号 (电话):18008703803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