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你对中国画了解多少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你对中国画了解多少呢?

时间:2018-10-15 11:35:24

相关推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你对中国画了解多少呢?

中国画简介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那么你对中国画又了解多少呢?

南国东湖冬水暖 岭南梧桐悟丹青

百花迎春,放歌新时代。陈士举、黄健山水田园书画专题展近日在深圳东湖美术馆举行。

春风化雨细无声,丹青妙笔著华章。由红旗飘飘书画院深圳分院、深圳社区画院主办的“山水田园”专题描绘党的十八大以来,神州大好河山、村庄院落至情美景的变化。你看丹青妙手国画家陈士举先生,至精至细精绘细雕大自然五彩风景的一幅幅画作;你看青年油画家黄健先生的一幅幅似真似幻的油画作品,美伦美焕。专题书画展田园系列原创画作数十幅乡情乡信专题作品,自2月22曰在深圳市东湖美术馆展览大厅展出以来,两位艺术家精描细绘的作品喚发出浓悠生活气息、乡土氛围,吸引了无数人的眷顾。

在开展的当日,深圳市社区建设学会负责人余建国、黄慧忠,红旗飘飘书画院深圳分院负责人陈驰山等数十位嘉宾出席了开展仪式。当著名书法家赵永华题笔书写展名,一幅浓墨染彩的行隶体“陈士举、黄健书画展”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引发馆内观众与佳宾的阵阵掌声与喝彩,当场,书法家唐武平、刘治国、苏建平、渔父、赵瑞臣等挥毫提字,共祝画展成功举办。随之,深圳义工热情地引领观众仔细欣赏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源于生活的描绘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观众与画家互动,创作签名形成了一道渴求与舒展时的神游笔绘流动时的韵动美。

陈士举,擅长山水画,199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书法作品已进入国家字库,被人民大会堂等国内外博物馆收藏。黄健,深圳社区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禅画研究院执行院长、美院画派,从事油画,国画创作,现师从著名山水画家陈士举老师,经过多年的沉淀与感悟。风格融入各家之长,画风自然多变,喜欢墨色的自然韵味,大气于奔放,画中往往透露出缕缕禅心,深受收藏家喜爱,现成为扎根深圳的知名画家。

《水墨丹青》吴冠中: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这是一人,正式开始写中国的画家们,汇集于《水墨丹青》。

宝贝努力更新中,喜欢就点击关注哦~

中国上下五千年,而一人却选择,吴冠中作为第一位画家。

因为一人觉得,吴冠中是一位,在中西文化剧烈交融中,得到自我之道的中国传统文人。

《我负丹青》是吴冠中先生的自传。自此以后,每每有吴冠中,都会有吴冠中: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吴冠中

《双燕 墨彩》 1981年作我吴冠中,19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考取公费留学,次年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195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喜欢写文字,笔名“荼”。

早年很贫穷,非常努力的学习,因为水彩,油画画得很好,出国深造西方绘画。

回国后投入美术教育,遇到了我师父林风眠的同辈,我的老乡,前辈徐悲鸿。我和他有分歧,我很敢言。言多必失,我也离开了中央美术学院,最后我去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系啊,建筑系。

这个时候一言难尽。我说的少了,但我心中所想,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和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我感觉以后我散文的读者肯定比欣赏我的画的人要多,我的终生情人是文学。

虽然一言难尽,但是当时在我心里特别要说:一百个齐白石抵不上一个鲁迅。

这样的心境和这样的环境,一直困扰着我这个“文艺青年”,直到1980年之后,才创作出,《双燕墨彩》这幅画。才有了之后的水墨江南系列,几十年后很多人说到江南都拿我的画作。

《双燕》这幅画版本非常多,因为构图简单,很多仿制。在纷乱快速的现代社会中,能够想到这样构图并且是用水墨画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功夫在画外,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水墨画,而且要又水墨之韵的画,需要非常深入到中国文化中,才能得到。

2000年左右,我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很多画作得到了收藏者的喜欢,有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我还是原来的我,只是我现在要说,我现在能说了。

吴冠中说:笔墨等于零。

吴冠中说:中国取消美协,画院是迟早的事。

在我的自传《我负丹青》发布的时候,有报道说,我说了下面一段话。

在我看来,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个少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丹青负我。

一人觉得,吴冠中先生真的很像一个文人,他一直很清寡。在某些时刻有些人眼中,是个穷酸的画画的,是个穷酸的文人,经常说些狂言。吴冠中先生这么自傲的人,如上面一段报道,我负丹青,其实他更想说,是丹青负我。

吴冠中先生,直到1980年之后,才慢慢得到一些荣誉和地位。

完全的一个文人的路径,郁郁不得志,厚积薄发。真的可以喊出:丹青负我。

作为画家,还是要看画作,而不是更多的看人生境遇。

宋代苏轼特别推崇唐代王维,王维也被称为为文人画的源头。

苏轼更有诗赞曰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宝贝努力更新中,喜欢就点击关注哦~

王维

当今画家,都受了西方绘画影响,用中国的传统技法画西方绘画。而在所有画家中,将中国传统绘画,传承发展的人竟然是从西方绘画学起的吴冠中。

这个角度,丹青负我。丹青负了吴冠中。

吴冠中水墨江南,很现代,但有诗韵。

看吴冠中的水墨江南系列,中国传统山水技法不多,加入了很多水彩,油画的技法。但照样有百年前,几百年前山水画的追求意境之意。简而不寡,淡而不素,有自己的风貌,符合当代审美。

中国的山水画的传统,如何发展很适应这个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吴冠中的取法,无疑是符合最多人审美取向的方式。

中国的山水画如何发展,中国绘画如何发展。

因为现在还有大量中不中,西不西,古不古,今不今的传统技法的中国绘画。

吴冠中这样的取法取道中,开了个头,吴冠中先生还不是王维,并没有开一派之先。

那么谁又能做到呢,现代中国画是什么呢?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从继承传统出发的现代中国画家有三支:

一、以模仿、传承前人技巧、风范为基本原则;

二、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出新,或树建自己的独特风格,或给作品注入一定的新内容,并未改变传统的模式。

三、研习、继承传统之后,力图变革创新风格,并突破了传统模式,但未失去传统特色。

在中国画百年间的发展中,同时伴有融入、吸收世界美术元素的现象,这是一种世界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大趋势。被吸收、借鉴的外来美术主要有:西方(美、法、意、俄等)、日本。

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西方美术思潮、论著、美术教育和美术作品被大量引入。伴随着文化上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提出了“美术革命”的口号。大批青年美术家留学日本与欧美,借鉴西方美术以改革中国绘画的呼声与实践成为潮流。

在80年代走向成熟的中年画家乃至刚刚跨入画坛的青年画家,在融和中西方面更是进行了多样的尝试与探索。贾浩义吸收西方抽象手法,以大块墨色实现东方象征主义;田黎明把东方对人与自然的情怀,与西方印象主义融为一体,追求光影在国画中的表达;杨瑞芬将西洋用色意识与国画三矾九染结合,用揉纸、接染等技法追求肌理,同时吸收日本装饰绘画、西方设计思想;蒋采苹把起源于中国、盛行于日本的岩彩画,引入工笔画创作和教学;等。紧紧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深刻地理解与学习传统,是这一潮流的普遍特色。

误区

近代以来,许多人包括专业人士,对于传统中国画、中国画传统,其标准、价值和发展,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值得注意。

首先是对“传统中国画”和“中国画传统”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传统中国画”即传统的中国画,其侧重点在中国画,与之相对应的是西洋画,是具体的形而下的东西。“中国画传统”即中国画的传统,重点在传统上,即服从于文化的大传统,是中国画内在精神气象的无形脉络,是抽象的形而上的东西,也是我们民族的艺术精神所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类似于“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二是对“传统中国画”认识的偏差。多数中国画的从事者和欣赏者,都以为“传统中国画”就是苏东坡所提倡的、董其昌全面阐述的、青藤、八大、郑板桥等所表现的“文人画”。其实不然。“文人画”仅仅是传统中国画的一部分,因而不能代表中国画全部。之所以后代产生这样的误解,其根源来自历代史论家(有些是画家自己)的提倡和误导。

三是中国画的标准存在误区。中国画家,在国人面前大都很自信,动辄自编、自立、自封门户;而在西方艺术面前,又不太自信,不是做他们的“搬运工”,就是他们的“拿来主义”者。这是一种轻浮,一种焦躁,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解决这个问题,要靠艺术标准的建立。艺术的标准与地位的高低、名气的大小、市场价格的高低混在一起,处于交织状态。这种现象的根源,来自对中国文化的误解,误以为中国在近代史上发展的过程中落后了,就不得不放弃我们原有的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而以西方强势国家的文化观念取而代之。所以,当代中国画家学来学去没能成就出大师,至多算出了些“名家”。不过,名家也有好坏之分,名副其实是“名家”,名不副实则是“伪名家”。时下“名家”不足,“伪名家”有余。

四是中国画的价值也存在误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误解,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对中国画的价值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观念上的误区。中国画领域,“五四”精英们进行的“美术革命”,在西方苦苦寻找并带回的“学院的写实绘画”,加之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85新潮”,又一次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零碎的切割式引入。这些表面性的革新,都是非学理式的,导致中国画创新的混乱。传统中国画以书法为基础,重书画同源与笔墨,以“骨法用笔”达到“气韵生动”并以此作为最高标准,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其审美价值在于艺术家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的主观表现,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的精神价值。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目标有本质性的区别,不仅不能覆盖,也无法覆盖。中国画发展的道路,只能“移步移形”,而不能“移步换形”。

随着现代化浪潮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同样面临国际化的问题。由于全球文化交流的影响,许多艺术家总喜欢把目光盯在西方,这是对中国画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误区。中国画不能迎合西方艺术的发展路数,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发展理念,必须整合自己、健全自己,而不是忽略自己、消亡自己。中国艺术的独具一格,不仅不是累赘,而是对世界的一种贡献,当下世界尤为明显。中国画传统的更新与创建,是民族血脉在当代的一种沟通、延续。

中国画的发展,应从大处着眼,准确定位,要寻求艺术理念上的突破,而不应是形式上的模仿。突破的可能性虽不一定局限于本土,但必须坚守中国画艺术的基本属性,创造出新的融合多种元素的、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本土的、开放的中国画才能走向世界前沿。

关注小编,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