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刘云博艺术赏析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刘云博艺术赏析

时间:2021-01-28 14:45:43

相关推荐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刘云博艺术赏析

艺术简介

刘云博,原名刘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进修于北京画院莫晓松工笔花鸟高研班。现为北京中国工笔花鸟画院研究员。

作品【秋韵】获第四届全国中国画线描展优秀奖

作品【蕉林聚贤】获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优秀奖

作品【秋林意趣】获金陵文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作品【皖南印象】入选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

作品【故园春梦】入选“塞上明珠 美丽宁夏”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展

作品【青山历乱水潺湲】特邀参加当代工笔画大展暨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参加“关照自然·乐道丹青”中国工笔花鸟画名家展(山东新闻美术馆)

与莫晓松老师合作的国画作品【清梅素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永久收藏,在驻韩国使馆展示

7月 参加“水墨经典”中国书画名家提名展(北京美术馆)

10月 参加“心入花韵·当代工笔花鸟画名家展”(烟台美术博物馆)

11月参加”当代工笔花鸟画名家精品展”(甘肃成县美术馆)

4月作品【松鹤延年图】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选为外事礼品,赠送给柬埔寨首相洪森

8月参加“关照自然-辽阳市河东之夏中国工笔花鸟画名家精品展”

8月参加“瑞禽祥花”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戴河艺术馆)

1月举办“兰风禽雅”刘云博个人作品展(深圳泰隆国际艺术品收藏馆)

6月作品【嘉花瑞气】被青岛上合组织峰会收藏并在宴会大厅展示

《我读刘云博》

杨公拓

当今书画界,出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年书画家犹浪涌之势渐渐突起,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群地出现,历史的进程谁也阻挡不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大趋势。这里面也不乏有一些能够埋头苦干,默默耕耘的艺术践行者,刘云博就是这样一位甘于寂寞,兢兢业业的书画家。

一九八四年出生的刘云博正值而立之年与不惑之年之间,这个阶段是一个艺术家在艺术上“吃的第一口奶”渐渐发酵的时期,也正是一个艺术家在艺术上确立自己的阶段。看到刘云博的画作,有一些作品给我以强烈的震撼,过目难忘。譬如《秋水》《微茫》《宋人诗意图》《寒塘初雪》《暮笼青滩》以及《晨雾》等作品,可以说是他这一人生阶段的代表作。

刘云博的花鸟画用水墨写清新,以素净为高贵,雅逸,疏淡又清气十足,不着色却远胜于用五色的表现力,追求宁静安逸的情调是十分鲜明的。毋庸置疑,刘云博的这些工笔和兼工带写的墨花墨禽画作可以看出他对宋元绘画的承继,追根溯源。画家能够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来自于古人,又要不同于古人,要有所创新,对后人要有所启迪,这也是每一个有襟抱的艺术家不可绕过的艺术求索历程。

“技”不精何以进于“道”。刘云博这代人技艺的娴熟不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出生的书画家,这三个年代出生的人遭逢“文革”,而患有典型的传统文化“营养不良”综合征。但是,书画创作上不能不谈技,书法“笔法”怎么用?绘画“以书入画”怎么入?并不是口里说说那么简单的事。但不能不承认,炫技已经成为时代的病症,一些书画大展,技已无所不用其极。你写实,我就超级写实。你写意,我就云山雾罩,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踪。书法的临摹也犹如“高仿”,初一看,犹如“二王”在世“颜柳”重生,甚至比他们“写得好”的人太多了。孔子曰:“过犹不及”。“过”和“不及”这个“度”怎么把握,真需要每一个书画艺术家好好地去感悟和体会的。

清代高僧画家石涛说:“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就是说在技术上呕心沥血十斗,也不如培养一颗高古的心灵而得到精神上的升华!绘画毕竟不是纯技术,它是“心画”,“工匠精神”只是它的初级阶段,还必须超越技巧,技进于道,由技巧的追求上升到精神的养练,养得一颗冰清玉洁,澄明自在的心灵,才能“中得心源”,画出好的作品。刘云博是知道这一点的,我们从他绘画里的表现力可以看出,他已走在了技进于道的路途上。一幅画不能仅仅是画面本身的内容,它必须要有精神上的溢出或外延,在画外之音里达到“言有尽而以无穷”的无限境界,给人以沉思令人以遐想。

当我一看到刘云博的《秋水》画作,我立马想到“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画是有形诗,只是诗中的意象沙鸥变成了芦雁,或者说画中的意象芦雁变成了诗中的沙鸥。但是一种情景交融凄寒的人生况味,无论在诗中还是画里,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旷世之感。这种思接古人悠悠千载的情愫,让人无言。我不知道刘云博有没有读过这首诗,我更相信刘云博创作这幅画的某一瞬间与一千多年前的杜甫存在心灵上的某种契合,与一个伟大的灵魂穿越时空实践了精神上的对话。这幅作品可以说是刘云博此阶段艺术创作中代表作中的代表作。

我们在再来看这幅《宋人诗意图》,画面呈现的气氛和意境是宁静的。坡渚、沙丘,没有一丝风而浮动的芦苇,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作为观众的我们必须凝神屏气,真怕惊动了那几只休憩徜徉的鸟儿,遥想画家作画时的心境,他必须要摈除各种杂念或烦恼的干扰,必须有一颗安宁平静的心态,聚精会神的凝注,心平气和的用笔用墨,才能达到画面上的效果。

实际上,工笔画这个画种犹如文学中长篇小说的写作,要注意每一个细节的刻画,它无法像诗歌那样脱口而出或像写意那样逸笔草草闪电似的即兴表达。刘云博深谙这个道理,他这种兼工带写的笔墨就很好地解决了“因工笔而工”“因写意而意”拘谨和外露的整饬,工与写的有机合成、粗放见精微的韵味。很好地把握了自己对绘画的理解,即出乎其外又入乎其内,不温不火,势和体均,达到了艺术上的中和之美。

空濛的天地间,衰败的芦苇在凄风细雪中怒号,形单影只的丹顶鹤在默默敛羽,是和同伴走散了还是失恋了……刘云博这幅《寒塘初雪》图虚实结合,以冷逸的色调,真实心境的一种表达,呈现给我们以无限的遐想。人生如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何尝不是也会常常遇到这样的境地,常常要被各种环境所塑造,命运要被涂出很多种颜色。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要从这种恶劣环境束缚中摆脱出来的过程。怎么摆脱外在的束缚,人的妄见、各种功利的驱动、社会习惯的力量都给人束缚,使人得不到自由。就是鹤有冲天之志,也会遇到不可抗力的外在因素,那么,就需要敛羽,等待,怀着一颗沉潜之心,有着一日再去搏击苍穹。这是不是刘云博此刻心境的“我笔写我心”的自我写照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初见刘云博,低调,不张扬,温文尔雅,静水一样的个人秉性。老子曰:“上善若水”。一个人能够拥有水一样的质地,一切都会无往不克。刘云博的艺术道路刚刚开始,就取得了不菲的艺术成就。我期待着,假以时日,正如他的名字,一定会在艺术的道路上长风破浪,直挂云帆博沧海!

(本文作者系北京《荣宝斋》期刊编辑,书画评论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