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城市·记忆」厦门老字号 城市发展与商业竞争中留下的经典

「城市·记忆」厦门老字号 城市发展与商业竞争中留下的经典

时间:2021-08-16 05:41:42

相关推荐

「城市·记忆」厦门老字号 城市发展与商业竞争中留下的经典

老字号作为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经典,是活化的历史,是展现中国元素、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据统计,目前,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有1128家。这些“老字号”历史最长的甚至达到三四百年。它们凭借着良好的信誉、独特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曾在当地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常能看见“老字号”的店铺。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对于厦门人来说,是不能忘的记忆,是一代代地地道道手艺人的缩影。怀德居、星鲨、奥佳华、古龙、通士达、三圈、南普陀、黄胜记、洋江等这些具有厦门特色的老字号世代传承,不仅依靠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而且还承载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精益求精的民族工匠精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经济、文化价值。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老字号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市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5月1日起,《厦门老字号保护发展办法》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促进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的法规。继承和发展老字号传统特色技艺和文化方面有了政策支持,老字号的发展迎来春天。

国控星鲨:时间的产物

老字号的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52年10月,福建省水产公司厦门鱼肝油厂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诞生了,它是厦门市解放后兴建的第一家国营工厂,开创了福建省生产鱼肝油的历史,填补了我省制药行业的一项空白。

1952年10月25日——厦门鱼肝油厂成立。国控星鲨供图

,厦门星鲨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搬迁。国控星鲨供图

1983年,鱼肝油厂新建了生产大楼,将生产线由旧址搬迁至新大楼。“通往新大楼的土路上布满砂石,工人们沿路铺设木板,靠人力将几百斤重的生产设备运进新楼,在缺乏电梯的情况下将机器一层层地扛了上去。”国控星鲨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兼市场与公共关系部部长蔡丽娜说。

对于不少老厦门人来说,星鲨是一路伴随着自己成长起来的。厦门老字号协会专职副秘书长黄毅苹介绍,她母亲是一名教师,一直通过吃鱼肝油来达到润肺的效果,因此家中常年都会备存星鲨。她表示,星鲨作为厦门老字号企业,很欣喜能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看到经过六十多年的沉淀,星鲨产品不断丰富,已经能为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相适应的产品。

六十多年风风雨雨,变的是人们的容貌,不变的是星鲨值得信赖的品质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古龙:香味入人心

厦门古龙产品历久弥新。,古龙食品遵循轻工集团“转型、合作、德商”的战略方针,筹建古龙酱文化园。古龙酱文化园包含酱油晒场、酱园展厅、拿戈卢酒文化中心等。

古龙传统晒场。厦门网记者李伊琳摄

古龙产品精而实。其中古龙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4.4万平方米的传统晒场,晒场上的六万多个酱缸是从民间一个一个收集回来的老缸,这片晒场一年可以产出3000多吨的酱油,其中70%-80%用于生产古龙红烧猪肉等产品,这就是古龙产品独具酱香的秘密,也是其它厂家无法复制和模仿的。酱园展厅古朴雅致,让人仿佛置身于喧嚣的集市,忍不住欲驻足来“打酱油”。拿戈卢酒文化中心是全国十大魅力酒窖之一,意味着高贵、浪漫、时尚、华而不奢,低调的奢华。

对古龙老字号的喜欢不仅在于对过往的那份怀念,也在于在新时代,老字号对于镇店产品的那份精益和执着。

通士达:浓缩的光影

通士达大楼。厦门通士达供图

通士达大楼。厦门通士达供图

世界最大马灯。厦门网记者李伊琳摄

商海淘沙,“老字号”几经沉浮,但它却能在困境中枯木逢春,凭的是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创新。通士达作为新时代的老字号,是源于它1958年的第一颗白炽灯,在“七一”前夕献给党的生日礼物。

通士达生产灯的历史从1958年至今已有61年,始终以“绿色生态照明产品”为主导。时代在变迁,通士达也在不断创新,更新换代。从最早1958年的白炽灯,到1988年开始生产节能灯,再到2001年的LED产品,直至,厦门轻工集团筹建通士达光影体验馆,以此实现品牌提升、文化传承、科学普及,打造了一种文化、品牌共体验的模式。

“通士达的产品创新,不止体现在发光光源,还有产品系列。从LED球泡灯到LED筒灯(原来只能更换筒灯内的灯管,到一体化的LED筒灯),从LED灯管到LED一体化支架,从LED灯盘到LED面板灯,从LED集成路灯到LED模组化路灯,从LED半球面球泡到LED灯丝灯等等,无不体现着通士达一直以来的产品创新。”厦门通士达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康文辉说道。

光影变化间,通士达老字号秉承寓教于乐的创新理念,立足新时代。

芋包嫂:古早味情怀

说起“芋包嫂”的故事,厦门港的老居民乃至老厦门人都能如数家珍。从挑扁担走街串巷售卖到如今的店面经营,“芋包嫂”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

市民在买芋包。海西晨报资料图

五年前,这家“古早味”的接力棒传到李文忠手里,他成为“第三代芋包嫂”。仅仅做了几年,由于房租涨价,他不得不搬迁。每天的早起晚归让李文忠动摇了做下去的决心,但想要坚守古早味的他用十年如一日的诚信,坚守了厦门的古早味。用浓浓的温情,关怀着老街坊邻居。“芋包嫂”之所以能够得到客人的喜爱,在于这是一家很温情的小店,也在于李文忠的坚守。

在繁华闹市中,真正的美味,就藏在这样一个简单的芋包中。

厦门市老字号协会秘书长杨毅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互联网时代,老字号要继续生存,就要推陈出新。”

杨毅希望《厦门老字号保护发展办法》的实施可以为传统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实现“老树发新芽”。老字号需要不断变革创新,或许短时间内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他相信,未来一定会产生显著的集聚效应,实现跨界创新发展。

老字号不是因为“老”才珍贵,它们是一双双传承的手所打磨出来的回忆录,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那一份独一无二。老字号品牌的形成,不仅有市场的淘洗、岁月的积淀、初心的持守,更有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愚公精神、诚信精神的熔铸。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