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登月第一人》摄影解析

《登月第一人》摄影解析

时间:2023-06-21 10:13:08

相关推荐

《登月第一人》摄影解析

登月第一人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Damien Chazelle

摄影指导:纳斯·桑德格伦 Linus Sandgren

《登月第一人》讲述了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地球到月球的旅程。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没有着力渲染国家精神和英雄主义,而是选择从宇航员个人的角度出发,退去神化色彩,尽量生活化地记录登月背后的故事。最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为了用纪实风格来表现电影的主题,《登月第一人》中大量使用了Super 16mm进行手持摄影,实现粗糙,砂砾感的画质,营造沉浸式的影像风格。

用16mm胶片来表现牵动情感的部分。

影片大部分用光偏向于真实自然,但为了突出情绪也会强调暗部和阴影的对比。比如在阿姆斯特朗家中和休斯敦宇航员家庭宿舍的部分,摄影指导会让团队在屋外布光,将摄影机放在屋内的暗处,从阴影中进行拍摄。

除此之外,在很多家庭生活的段落,都选择了自然、没有太多设计感的机位。镜头运动背后的主题是“即时和私人”,避免了精致的设计影响导演想要营造的“真实感”。

不加控制的镜头也是取巧的手段。一场戏中阿姆斯特朗将女儿搂在怀中慢慢摇晃,随后镜头逐渐失焦。

之后每次阿姆斯特朗想起夭折的女儿,画面都会出现轻微失焦。将运镜隐藏在剧情中微妙地传递情绪,实现导演想要达到的记录片似的写实感。

随着剧情发展来到NASA基地和阿姆斯特朗在休斯敦的住所后,摄影变为35mm 胶片,质感更“精细”, 对比度也更强烈。

《登月第一人》中,所有飞船舱内的场景都是用16mm胶片拍摄的,这样做是为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做出原始素材的粗糙感和时代的质感,也为登月着陆之后打开的IMAX画幅制造最大化的反差。

在上世纪60年代,太空飞行的危险系数足以让人崩溃。在太空舱剧烈的摇晃之中,除了紧密注视仪表盘,宇航员还要祈祷剧烈的冲击不会让他们在空中分崩瓦解。

所以在最紧张的桥段中,我们的视野范围只有闪烁的灯光,抖动的表盘,似乎只局限在阿姆斯特朗看到的景象,和他一同体验。

月球部分实拍的场景在一个和月球颜色,质感都较为相似的采石场,使用了IMAX摄影机,摄影师自己设计了照明设备,模拟月球上太阳照射的光线。

阿姆斯特朗打开阿波罗11号登月舱的门踏上月球时,镜头从16mm变成70mm, 如果有机会在IMAX的大荧幕上欣赏《登月第一人》,就能感受到从出舱口的角度向外,画面在脚下直接打开的震撼。

从16mm到IMAX这种设备的跳跃转变是一个挑战,但用摄影制式的不同来实现不同地点之间的对比是导演的坚持。因为IMAX更适合呈现人类登上月球以后看到的壮阔景象。

为了实现通篇的“沉浸感”,导演和摄影还特意选择了阿姆斯特朗走下梯子,登上月球时的主观视角画面。

在一些采访中,当问到作为摄影指导的工作时,纳斯·桑德格伦提到最主要的就是清楚并严格按照剧本与导演的视觉方向。在《登月第一人》中,就是用宏大的事件背景和视觉来表达最隐秘的人类情感。一旦自己认可并熟悉了导演的视觉定位就可以很好地进行配合和提出创造性的建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