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当孩子偷东西 或许是正常的!心理学家:道德认知发展的必经阶段

当孩子偷东西 或许是正常的!心理学家:道德认知发展的必经阶段

时间:2024-01-24 02:33:42

相关推荐

当孩子偷东西 或许是正常的!心理学家:道德认知发展的必经阶段

之前有朋友向我求助这样的问题:女儿刚入学一年级,学习成绩还蛮不错。但有一次,班主任老师却委婉地表示,班级里陆续有小朋友反映自己丢了些铅笔、橡皮之类的小东西,还告状说是自己女儿"偷"的。

朋友一听,心里立刻感到很生气。毕竟朋友家教甚严,家境也不错,给女儿提供的衣、食、学习用品不说是最高档,也属于十分不错的水平。朋友想:"我家孩子什么都不缺,怎么可能拿别人家孩子的东西?一定是有人污蔑我女儿。"可过两天,朋友为孩子清洗书包的时候却傻眼了——孩子包里真的有一些不属于她的小文具。

看着书包里零零散散的几块橡皮、不算精美的自动铅笔,朋友心里的想法百转千回。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女儿怎么变成了一个"小偷"?作为妈妈,对女儿的教育究竟是哪里不到位?孩子"小偷小摸"的行为对于崇尚道德,尽职尽责教育孩子的父母无疑具有打击性。

听到这儿,我不禁想为孩子们说句话:对于大多数2到7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脑海中并没有清晰的"偷盗"概念,"小偷小摸"的行为也不能简单概括为道德问题。如沈从文所说:"偷"是人们增进羞耻心、智育也发达之后的事情。幼年时期,孩子们的"偷拿"行为属于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因为孩子有偷盗行为就将孩子定罪为"品行不端"或"道德败坏",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会对孩子产生心灵伤害。

01

儿童道德观建立的四阶段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的四阶段论,他认为儿童道德观的建立是从他律转变为自立,从客观责任感转变为主观责任感的过程。父母要想把握孩子们"偷拿"行为的原因,还要从了解孩子们"道德观"的建立过程开始。

1.第一阶段:2到5岁,"自我中心"阶段

这时期孩童对"规则"尚未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他们的行为举动也不具有完全规则性。当成年人对孩子们的"偷拿"行为进行界定时,要意识到他们此时还没有"自觉性",或者说"自觉性"较差。并且,他们在同学关系、亲子关系、价值判断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倾向"。以上文中小姑娘偷拿同学文具为例,或许她心中仅仅是"我想拥有这块橡皮",便自然而然地拿走了他人的物品,而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偷盗"行为。

2.第二阶段:6到8岁,"他律道德"阶段

对于6到8岁儿童行为的限制,通常需要一位"权威人士"来为孩子明确行为准则。这个"权威人士"在学校生活中通常为老师,在家庭中则为较有话语权的大家长,孩子们对于这些人存在发自内心的崇拜,也会把他们的话看作行为的规范,和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

3.第三阶段:8到10岁,初步自律道德阶段

这阶段的孩子们已经接受过一段时间"行为准则"的熏陶,他们的行为正初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规范。同时,孩子们已经不再把他人的话奉作"绝对权威",而是开始意识到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证明他们的思维正向"守恒性"与"可逆性"的共存转化。皮亚杰认为,只有孩子们的行为由"他人限制下的自律"向"自我意识下的自律"进步,才算拥有了真正的道德。

4.第四阶段:10到12岁,自律道德阶段

这时期孩子的道德意识也被称为"公正阶段",因为在自我意识不断完善发展,对世界的认知也不断强化以后,他们的公正观念和正义感达到高涨期。受公平公正道德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孩子的行为都会倾向平等,构筑起新的道德判断标准。

由此可知,两到七岁的孩子即便有"偷拿"行为,家长和老师也不能简单将孩子定义为"道德有问题"。不合理的道德批判不仅不利于这种错误行为的改善,还可能让孩子受到心理伤害,起到负面效果。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偷拿"行为,一味放纵也会催动道德滑坡。

02

孩子为什么会有"偷拿"行为?

许多家长可能会感到困惑,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四阶段来看,8岁以下的孩子们"偷拿"应该是普遍行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偷拿"行为的只是少数孩子,还有孩子特别频繁地出现"偷拿"行为?实际上,除了道德认知水平的影响,孩子们是否有"偷拿"行为还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别,受家庭教育、榜样作用、需求等等因素的影响。

1.没有明确的物权意识

通俗来说,物权就是指人们对物品的支配权利,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等。有明确物权意识的儿童,在接收他人物品时会有更多考虑,面对"喜爱"却"未拥有"的物品,也会产生相应的自我约束。从而,这些孩子的"偷拿"行为会相对减少。

"物权"的概念不是生来便存在于孩子脑海中,它不仅受儿童年龄的影响,还和家庭教育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孩子的"物权意识"会得到提升;在日常生活里,家长对孩子的不断灌输也能使他们产生"物权意识"。

2.孩子缺少心理关怀

有些朋友经常反映道:"家长为孩子提供非常充裕的物质,对孩子可谓有求必应,但孩子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偷拿行为,这又是为什么?"观察发现,大多数物质生活饱满却依然"小偷小摸"的孩子,他们的精神需求往往没能得到满足。

对于儿童来说,父母的心理关怀是他们构筑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当家长仅仅为孩子提供好的衣物、用品,却不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会感到被忽略。这时,他们也有可能通过"偷拿"等错误行为吸引家长的注意力。由于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偷拿"行为无关年龄,不加以引导还可能会更加严重。

03

孩子出现"偷拿"行为,家长应该怎么引导?

1.帮助孩子建立"物权意识"

"物权意识"除了在孩子的阅历中树立,还可以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我们要注意,对孩子"物权意识"的教育不能局限于价格高昂的消费品,也要体现在低廉的小物件中。在生活大小事上,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能轻易接受他人的物品,更不能私自把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拿走;或者说即便允许孩子接受物品,也要明确该物品属于赠送,并非孩子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让孩子建立起"不属于自己的物品不能拿",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减少"偷拿"行为的发生。

2.为孩子树立榜样作用

家长在引导孩子减少错误行为时,可以巧用寓言中的人物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平等交流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孩子意识到错误。同时,父母还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为实践口中的道理。当孩子"偷拿"他人物品之后,我们要先引导孩子意识到"私自拿走他人物品"的行为是不对的,再带领孩子勇敢承认错误,取得他人的谅解。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不要轻易对孩子进行道德批判。幼年儿童因为道德认知不成熟,在家长或老师为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很可能让孩子自暴自弃,产生进一步的错误行为。

3.注重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并且要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当孩子对某样物品表现出强烈兴趣时,家长可以考虑购买该物品的可行性,并且告诉孩子"购买"或者"不能购买"的理由,取得孩子的充分理解。除了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物质,我们也要给孩子充分的心理关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这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减少由于精神不满足引发的"偷拿"行为。

如卢梭所言,"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孩子在幼年时期出现"偷拿"行为,并不一定代表孩子"德行有亏",它只是意味着孩子需要家长耐心、正确地引导。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增进孩子的美德,让他们成为"君子"而非小人,就从今天做起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