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道德经》属于哲学的范畴 用哲学思路来理解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属于哲学的范畴 用哲学思路来理解老子《道德经》

时间:2021-06-19 07:39:29

相关推荐

《道德经》属于哲学的范畴 用哲学思路来理解老子《道德经》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只能说是存在,但看不见摸着的,所以叫做“无名”,也就是说“道”并非是一种名字,只是因为无法命名所以统称为“道”。

万物之母指的是天地,天地即是万物之母。当出现天地之后就可以“有名”了,因为天地生养万物都属于是实际物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有欲和无欲是同时存在的,但这两者所表现出的行为却不一样,无欲的行为属于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归于“道”;在宏观上来说,有欲的行为也必定属于是“道”的范围。万物不同,那么所表现出来的“欲”也是不同的,但不管同或不同,全都属于是“道”在微观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总得来说无欲能观察出共性,有欲能观察出特性。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句是对上一句做出的解释,有欲和无欲之说同出于“道”,“道”包含有无。有和无都是高深玄妙的,并不只是“无”难以窥测,有也是同样的。有无之间的关系往来循环变化莫测,共同构成了“道”的玄之又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当确定什么是美,什么又是善的时候,其实不美和不善已经存在了,所以经文上说“不美,不善已”。如果不存在“不美、不美善”,那么是无法评选出来“美、善”。

当美善被标榜的时候,不美不善早已经泛滥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无、难易、长短、音声、前后,这六种情况属于现象。有无之间相互作用才能“相声”,如果分开单论,则不存在任何一种现象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

这一句是“老子”在笼统的说自然规律,万物生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利一种事物,那么必定会不利另一种,所以就用顺其自然而不横加干涉。

这里要区别的是老子的观点的立场,从大的方面来说没有刍狗和人的区别,所以利人不利刍狗也是不对的。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如果从来没“拥有”,那也谈不上失去,当拥有之时,也就意味着迟早会失去。

老子《道德经》是一门哲学,价值固然是有的,但也不必太过于高看。任何书籍都是人作成的,必然有他的局限性,《道德经》亦然!况且老子只是博才多学,并非万事皆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