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致敬经典《阿甘正传》Ⅴ:解读影片背后 你不知道的秘密

致敬经典《阿甘正传》Ⅴ:解读影片背后 你不知道的秘密

时间:2022-08-03 01:11:22

相关推荐

致敬经典《阿甘正传》Ⅴ:解读影片背后 你不知道的秘密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当代美国民族主流意识的代表,是不同时期美国公众所认同的传统美德的集大成者,成为“20世纪最后一个好人”,他的经历是对诚实、善良、童真、奋斗、爱情以及家庭的传统观念意识的重新确认。阿甘神话般的一生重新唤起了千万美国人实现“美国梦想”的热情和信心。

01

影片编创者为何要把如此完美的“美国形象先生”定位成一个“弱智”呢?

弱智一样可以成功。有一种看法认为:阿甘所体现的"美国梦"在20世纪90年代的延续和发展,说明“在过去,不论贫富你都可以成功,而在今天,哪怕你是一个弱智,一样能够出人头地”,并尖刻的以克林顿总统作为例证。这种看法未免太过浅陋和片面。

反智电影的集大成者。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射远一些,便可发现美国社会长期弥漫着一种强烈的反智情绪,好莱坞从1994年起顺应此潮流拍摄了一批贬低现代文明、崇尚低智商和回归原始的影片,如《一对傻瓜》《奈儿》等,美国媒体称之为"反智电影”,《阿甘正传》正是这股潮流的集大成者。从表面看,阿甘身上颇有些东方哲学中"绝圣弃智”、天人合一的因子,但又绝非老庄的“清静无为”,而是个积极入世的奋斗者,是当代美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产物。

顺应大众返璞归真的期望。60年代当美国进入后工业文明,人们在享受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利益时,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的紧张淡漠,精神价值的沦丧,过度膨胀的理性和智慧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从而陷人一种对现代文明的畏惧和恐慌之中。而《阿甘正传》则顺应了这种公众心理,以一种“反智倾向”映照着人们返璞归真的期望。

02

阿甘“弱智”的直线思维与讳莫如深的历史事件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带来的戏剧性的幽默背后,有哪些奇妙的寓意?

阿甘作为美国大兵亲身经历越战。越战的环境被放置在雨季,影片不厌其烦展示在雨、泥和大林莽中美国大兵的狼狈不堪。“雨”这种环境的设置,其实是当时的美国政府陷人越战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阿甘在军营被看作是智商160的天才。在军营接受训练,执行力极强的阿甘深得上司喜爱,他感到"我在军中如鱼得水,其实这一点也不难。只要每次答话时都要说:是,长官!"调侃和讽喻了军队其实是愚民的天堂。

阿甘认为越战是为了有事可做。被问及越战的意义,阿甘说,在于:"到越南的一个好处是:总是有地方可去,而且总是有事可做。把这场战争的无意义及其荒诞性揭示的人木三分。

阿甘数次进人白官晋见总统。作为总统的客人,这本该是多么庄严的场面,却被阿甘搅得滑稽可笑。他对肯尼迪的出言不逊,对约翰逊的举止不雅,颇有些嘲弄权威、化庄为谐的意味。

阿甘的反越演说变成无言的空白。当阿甘真正有机会正儿八经的在反越战集会上发表演说时,却因"偶然"的事故变成了一段无言的空白。有两种理解:一是“无可奉告”。"愤怒的一代”出生的导演意在“表现出没有对历史作任何的评论,拥有任何立场的人都可以借助阿甘提供的空白意见书上写上个人的感想。”二是“不可言说”。空白也是一种感想和意见,历史太纷繁复杂了,任何叙述都无法说清楚,干脆让其保持本来的面目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