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别等孩子轻生才悔恨!疫情之后开学复课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别等孩子轻生才悔恨!疫情之后开学复课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时间:2024-01-26 02:15:13

相关推荐

别等孩子轻生才悔恨!疫情之后开学复课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书声朗朗中,安知哪里有暗流涌动?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校园朗朗的读书声,是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重要标志。如今,在强有力的疫情防控处置后,国内新冠疫情已渐渐恢复平静,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复课有序进行,各地高校也纷纷排出了开学时间。

看起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灾难已经过去,开学复课,就回归常态了。然而最近时有传出的各地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给新学期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敲响了警钟。

青少年自杀这样的沉重话题,并不新鲜。,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的专题调研显示,中小学生的自杀问题成为不容忽视的严峻事实。根据10月至9月的网络公开信息,有392例儿童青少年自杀死亡及自杀未遂的信息,其中明确标注为中小学生的信息为267例。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中国儿童自杀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8个自杀未遂。

在我国,出于对死者父母情绪的照顾,或青少年所在学校的声誉影响,以及“死者为大”的传统观念等原因,青少年自杀的数据其实没有完整的、权威的统计。单就零零星星发生的各地报道,就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所有家长的高度重视了。毕竟,花一般的年纪,充满活力的生命,一旦自杀,对家庭是致命的打击,对社会是不小的损失。

导致轻生的原因,亲子关系排第一

青少年轻生,很多人,包括当事人的家长,首先会质疑是学校的学业压力太大。其实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从上世纪后半叶的大学难考,到如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50%,学业压力理应没那么大。

统计数据以及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很多青少年最终走上自杀道路,跟亲生父母的关系是最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这“老师”,是并不需要考教师资格证的“老师”。生了孩子就成了父母,但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这并不是为人父母者都已经掌握的技能。

镇江市各个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学科教师在开学复课后的第一节课,采用无记名方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困惑和烦恼。老师们整理发现,学生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困惑中,亲子类的、学习类的占70%。

我喜欢养花,根据天气情况把盆花搬进搬出,乐在其中。然而父母坚决反对,认为太浪费时间。

每每作业有错,父母总是指责我没有好好听课,虽然我听课已经足够用心。

我明明刚拿出手机,父母进房间看到,非认为我一直在玩手机。

我到客厅看会电视或者聊会微信,父母就批评我坐不住,不能专心学习。于是我一直就窝在房间里写作业,结果父母就批评我装样子、没好好学习。

关注心理健康,家校牵手是正途

既然家庭亲子关系最重要,而这些出现问题的父母大多又并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孩子的矛盾,那么学校、专业教师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镇江市心理健康学科教研员陈静老师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今年的假期一再延长,青少年学生居家时间比以往长了很多,与父母共处的时间多了,彼此的矛盾也就显得更突出。

学校是专业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方面的场地和设备配置以及师资配备都相对到位,应该成为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阵地。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学校教师还应该投入更多精力与学生家长沟通,学校也可以通过家长学校、亲子类德育活动来搭建更多的沟通桥梁,让青少年的情绪能够得到排解。

为人父母不易,沟通不成应求助

当下的青少年大多生在独生子女家庭,自身不够成熟,再缺乏可以信得过的能倾诉的同龄人,就会出现“成长中的烦恼”,不能很好排解自己的困惑。如果其父母恰好不那么能够理解,又不善于沟通,或者经常出现矛盾,无法达成一致,甚至有的父母简单地用暴力方式来压制孩子,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不健康。

亲子关系处理不好,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学业通常也欠佳,从而压力增大,严重的就会导致抑郁、轻生。

做家长的,不要以为通过训斥就能压服孩子,这种表面上的“和谐”,往往包藏着谎言、欺骗,以及更大的危险。因此,为人父母,如果发现跟孩子不能好好交流,一定要尽早求助心理咨询教师,或者心理医生。

这种求助,不是“自曝家丑”,而是寻求专业的分析和建议,认真够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只要能够及时纠正,跟孩子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渠道,就不会把孩子逼上绝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