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孩子老是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要及时引导 不然长大很自私

孩子老是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要及时引导 不然长大很自私

时间:2020-04-25 14:00:20

相关推荐

孩子老是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要及时引导 不然长大很自私

文丨小兔妈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宝爸宝妈们转发分享)

邻居待人亲切有亲和力,可是邻居家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却遇到了“社交危机”。在邻居和老师的沟通中了解到,“您家孩子在幼儿园里实在是太霸道了,只要他看上的玩具别的孩子都不能玩,这也挺让我们老师头疼的。”老师的一句话说出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也因为孩子的“霸道”导致孩子上了中班了还没有交到一个好朋友。

邻居对此很是忧心,可是邻居的婆婆却觉得这没什么,“孩子不霸道点就会挨欺负,抢玩具怎么了,至少咱家孩子没吃亏。”每每听到婆婆这么说,邻居都很无可奈何,“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早晚会因此而吃亏的。”邻居想到孩子这么小就这么自私不禁紧皱了眉头。

一、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有哪些?

此前在朋友圈有这样一条3岁宝宝开车的视频引发了关注。视频中一位模样看起来只有3岁左右的宝宝手握方向盘,兴高采烈地开着小轿车。母亲在一旁乐不可支地拍着视频,声称孩子的驾驶技术不错。视频很快引起了当地交警部门的注意,最后警方对男孩的父亲进行了处罚。

原来,当天孩子哭闹不止,父母俩拿熊孩子没办法,这才想到了让孩子开车这招来哄孩子开心。虽然孩子手握方向盘,但是油门和刹车都是由父亲控制的。

1.孩子成长阶段中的特有表现

当孩子处于7岁以前时,总是更加倾向于本能地以自我为中心,孩子的世界中所有的环境刺激都应该是以自我感受为基准的。尤其是在孩子3岁以前,道德感不强的时期,孩子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最为明显。这时候的孩子也更容易受到焦点效应的影响随心所欲。

2.缺少同理心的培养

父母缺少对孩子同理心的培养,孩子行为表达中过分自我,孩子不会主动地顾及到他人的感受。重视自我满足,轻视对他人造成的妨碍,这使得孩子的行为骄纵自私,缺少分寸感。

3.父母的过度宠溺

父母的过分宠溺让孩子感受到一种理所应当的感觉,孩子认为父母的照顾是正常的,身边的其他人也应该如父母那般对待自己。如果自己的诉求没有被满足,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父母的事实包办让孩子享有独一无二的特权,让孩子更为跋扈。

当孩子习惯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时,这不仅会给孩子带来社交危机,还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私,这对于孩子的心智发育以及社交发展都是较为不利的。

二、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会有什么危害?

1.行为自私,不顾及他人感受

孩子过于自我便会行事自私,孩子的眼里只有自己,涉及到自身的利益被侵扰时,孩子便会尤为愤怒,但是当孩子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时,孩子却毫不自知。这样的双标让孩子无法去顾及他人,性格形成上也会多有限制。

2.缺少情绪管理能力,妨碍社交发展

孩子习惯了被迁就这使得孩子更加的骄纵任性,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受到了影响,习惯对他人发脾气,意识不到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孩子的社交发展受到负面影响,很容易受到排挤和孤立。

3.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建立

当孩子习惯了把自己的感受凌驾于他人之上时,孩子身上会出现一种盲目自信的状态,孩子对于自我能力的高估使得自身的自我评价建立受到影响。孩子对于自我的认知存在偏差,习惯把错误的责任推卸到他人身上。

三、父母怎么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

1.减少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特权

孩子习惯了生活中享有特权,孩子便会把自己的感受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父母有必要在家庭生活中建立起一致的标准,让孩子少一点特权感,让孩子意识到他人的付出得不易,让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2.加强对于孩子共情能力的培养

父母有意识地注重对孩子共情能力的培养,这会让孩子更加能够体会他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孩子会减少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也会懂得适度地收敛。有同理心的孩子更懂得分享和谦让。

3.注重孩子自身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当孩子被情绪推着走的时候,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是无法得到提升的。当父母注重对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时,孩子更加容易摆脱情绪的束缚,更加能够态度柔和地进行问题的解决。

当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时,父母有必要适当地进行引导,既不对孩子进行道德评判,也不选择性忽视。找到恰当的引导契机才能够让孩子拥有高情商。大家对于孩子的过于自我的表现有哪些看法呢?

本文由小兔妈妈育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