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低水平勤奋陷阱”里

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低水平勤奋陷阱”里

时间:2019-09-27 08:21:37

相关推荐

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低水平勤奋陷阱”里

同事F告诉我,她现在每个月都得读上五六本书,我就问她,那这么多书里面,对你产生影响最大的书是哪本?如果让你给学校的老师做一次读书分享,你最想要分享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分享它?她卡壳了半天,说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想想好像不知道应该分享什么,也想不起看过的书哪本对我影响最大……

“低水平勤奋陷阱”

你是不是也跟F一样呢?这样的情况,不止你我,我发现自己身边的朋友基本上也都是如此。我们没有目的地读书,读书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认知,但是我们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都远远不够,看书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看过就忘,看的时候记了许多笔记,摘抄了许多名言警句,但过后笔记放在那儿它就还只是笔记,没有给我们的生活、思想、行为带来任何的改变。

看过很多书,听过很多故事,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因为读书没用吗?可现实中有那么多人已经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后来看成甲老师写的《好好学习》这本书,才明白我就如同他所说的一样,付出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获得的却是一点儿都不成比例的收获,是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

书里说之所以会陷入“低水平勤奋陷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读书的方法太原始。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

从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我们看书时,文章中优美的词句摘抄或者划线,这种读书方法为什么就低效的呢?书中分析到,这个原因很简单:阅读+画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我们按照这个方法读书,就是让大脑去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和知识点,这并不是我们的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就像我们背英语单词的时候,如果是一个个单词去记忆的话,总是背了忘,忘了背,但用联想法,在阅读英文原文的时候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出现频率高的单词,单词放在句子中也更容易记住。

这是因为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现在学习到的信息与以前的旧经验联系起来,形成新的记忆,也就是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并把它内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

书中提到将这一原理用到极致的是记忆宫殿法,其基本原理是构想一个我们熟悉的场景,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放到已经熟悉的场景当中。英剧《神探夏洛克》中,福尔摩斯就是靠记忆宫殿训练自己超强的记忆力。

大脑的这种特性,不止帮助我们记忆,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去分析同一个知识,让我们能更深刻的理解它们。

“临界知识”对我们有什么用?

怎么把读书学习到的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构建成自己的知识网?新知识和哪些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会更有效呢?

是那些在生活中各个领域起基本而重要作用的规律,即《好好学习》中提到的临界知识。

什么是临界知识呢?

如如果懂得牛顿第二定律F=ma,你就不仅知道为什么山顶滚下的石头速度会越来越快,甚至可能想办法造出火箭。

像牛顿第二定律F=ma这样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套用了核物理中的“临界质量”。临界质量是指要产生核爆炸需要的裂变材料质量,只有突破这一临界值,才能产生惊人的核爆炸。与此相似,有些知识也会发生裂变,当你储备的临界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惊人的威力,这叫做“叠加放大”效应,这就是应用临界知识系统产生的巨大威力。

临界知识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中,不同的临界知识,是我们思考、探索问题,认识真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如果真正地开始读一本书,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阅读动机是什么?也就是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是为了应付考试、工作需要,还是别人推荐的,或者只是单纯希望在某些领域获得更多知识……

不管是哪一种,当你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那么你可以按照下面4个步骤去做:

1、寻找:带着这个问题,去寻找能解决或者能给你启发的文章或者书籍。

还是读书的问题,有些书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难懂了,没有兴趣读下去,导致我们对阅读越来越逃避,不想读。那这是因为什么导致的呢?是我们太懒了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找找能告诉我们答案的文章或书籍。

2、观察:文章/书籍的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的?

在《洋葱阅读法》一书里,从大脑的结构与阅读关系的角度来解释读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原因。

在大脑神经科学领域,大脑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爬虫脑,第二层哺乳动物脑,第三层皮质脑。把这三个层次分别想象成乌龟(稳定、不爱动)、老虎(遇到威胁会吼叫、会反击、上龇牙)、爱因斯坦(负责理性决策)。

当你所阅读的书并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你从来没有了解过的书时,想想看乌龟、老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所以,你会发现当我们学习的时候,如果爬虫脑和哺乳动物脑都感到很不安,你就很难学进去,并且你的爬虫脑和哺乳动物脑会帮你把大部分的信息过滤掉,因为它们觉得没有用,所以信息就不会传递到你的皮质脑。

在平时阅读的时候,如果你对一本书完全不感兴趣,或者你觉得这本书用不上而强行去读,会很痛苦,即使你翻一翻,过后也很难记住书里面的内容。所以这些都不是你的问题,是你大脑天生的机制决定的。

3、思考:他们的解决方案,结合自己实际,有没有自己过往经验所熟悉的知识?还是完全是一个新的领域?

上面解决了困惑,读书有些是我们自己主动去学的,有些是来自其他人或者环境一定压力所迫,但不管怎么样,读书都是有目的的,只是我们需要关注更高层次的需求:对阅读感兴趣。那是阅读体验不愉悦,还是纯粹阅读没兴趣?

4、延伸:解决问题的原理有没有可延展性,除了当前的场景,还能运用在其他地方吗?能不能把这个原理再拆解,使它变得更易理解与运用?

在以上的基础上又书中作者又引出了“兴趣金字塔”的概念。兴趣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感官兴趣,往上一层是学习兴趣,再往上,就是职业兴趣。

读书时加入一些音频、图片等,让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当有了兴趣后,可以慢慢从感官兴趣提升到职业一层兴趣,这都是一种可能。

比如追剧,一开始觉得男主好帅,因为这种感官喜欢,就加深自己想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就开始写一些影评、分析类的文章,这时就是学习兴趣了,当你对相关的内幕了解更多更深时,你可能就会逐渐变成一个专业人士,这就是上层的职业兴趣。

这种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并在最后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那么即使没有读完这本书,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已经比通读完这本书要更深入几分。在读书时,不需要一味追求数量,不是你读了多少本书,你就获得了成正比的知识的,主要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去重新认识、了解这个世界,不断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写在最后,

生命有限,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那些“低水平勤奋陷阱”里。

我们不仅要读书,更要高效地读书,你会发现在读书的过程中总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你的读书成交也会不断产生复利效应。当然,如果只是打发时间则不在此列,你可以好好享受自己的悠闲时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