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停滞不前的人生 都逃不过“七年之痒 ”

停滞不前的人生 都逃不过“七年之痒 ”

时间:2021-06-20 16:38:08

相关推荐

停滞不前的人生 都逃不过“七年之痒 ”

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讲述了一个关于“十年之痒”的爱情故事。十年前牛爱国和庞丽娜兴高采烈地去领结婚证,办证人员问:“ 你们为什么结婚?” 庞丽娜一脸幸福的说:“我们说的着! ” 十年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却越来越淡,日子过得味如嚼蜡。牛爱国怀疑老婆出轨,去找好朋友倾诉,说来说去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两个人没话说。

十年之前聊得无比投机的两个人,十年之后却形同陌路。最终庞丽娜跟着“能说的来”的蒋九私奔了。

表面上看这段感情的失败是因为各个人缺乏沟通,实际上两个人不是缺少沟通,而是无法沟通。牛爱国为了挽回庞丽娜的心,精心准备了一顿烛光晚餐,做了她最爱吃的松鼠桂鱼,还承诺将来带她去欧洲旅游。庞丽娜只是冷漠的点了下头说:“好。”不是不想沟通,是两个人的思想已经不在同一个频道,说出话来,鸡同鸭讲,又有什么好沟通的。

李笑来说过,七年就是一辈子。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在七年之内能获得全新的成长,思想观念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婚姻中的一个停滞不前,因循守旧;一个追赶潮流,不断进步;这样的两个人没有实现同步成长,自然就会经历“七年之痒”的感情危机。不仅在婚姻中,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在一个公司的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七八年却毫无建树的人,也会遭遇职场天花板:原来的岗位没有继续上升的通道,跳槽又没有过硬的技能傍身,只能呆在原地每天浑浑噩噩。

不想让感情和工作亮起红灯,成为食之无味的“鸡肋”,就要做一个终身成长、终身学习者。

创办了韩国麦肯锡分公司的赤羽雄二就是终生成长的践行者。他从东京大学的工学院毕业后,先去了小松公司做研发工程师,五年后他去斯坦福大学深造,加入了美国的麦肯锡咨询公司,负责企业战略经营的策划方案。四年之后他就在韩国创办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他在职场中能实现这样跨越式的成长,因为他不仅坚信“ 任何人都能 成长”的信念,也在不断地将这一想法付诸于行动。虽然身居要职,工作繁忙,赤羽雄二却坚持出书,《零秒工作》、《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的作者。在他的新书《终身成长行动指南》中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提出了“能够让所有人持续成长的方法论”,如何付诸于行动,在终身成长中收益。

一、终身成长需要改变思维模式

古典从建筑设计行业转行成为为新东方老师,然后又创办咨询公司,成为一名职业规划师。他的职业发展似乎在常规之外。他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强调“拆掉思维里的墙,改变心智模式,才能发现另外一个自己。” 这里的心智模式指的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 在《终身成长》中提出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她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并因此荣获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卡罗尔·德韦克发现那些善于运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他们在思维模式上有很多共同点。

1、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

《礼记》中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也就是说即使天资愚笨的人,如果别人学一次就能学会的东西,他肯付出百倍的努力去学习,也会变成聪明人。

我们经常提及原生家庭和出身,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也许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并不是自甘平庸的理由和借口,有的人即使看到了局限性,也没有停止过奋斗和努力。

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年轻时拜师学艺,直接被师傅拒之门外。师傅说他天生一双死鱼眼,缺乏灵活性,根本不是学戏的料。如果梅兰芳就此认命,世人也就无法看到后来令人惊叹的戏剧表演了。梅兰芳没有因为师傅的评价而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勤奋和努力,终成一代大师。

辛迪 谢尔曼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25位艺术家”之一,其摄影作品的单件拍卖价格高达40多万美元,然而辛迪 谢尔曼却没有通过她人生的第一场摄影课考试。

很多大师级人物并不是天才,在他们初涉领域的时候,甚至还不如普通人。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因为先天的不足和外界的否定就轻易的否定自己。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弥补不足,改变自己,收获了优秀的人生。

2、相信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

有些人一边想要转行,一边又觉得年龄太大,风险太大,犹豫不决,错过时机。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却相信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只要付出了心血,就肯定能有些改变。

董卿曾经说过:“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作为央视主持人,在事业正处在巅峰期时,她却毅然选择出国深造。如今站在《朗读者》的舞台上,她活出了另一个自己。

很多人感慨为什么不能一边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一边挣钱。“我喜欢英语,但我不是英语专业。” “我喜欢文学,可惜我学的是理科。” “我喜欢历史,但我上有老下有小,哪有那么多时间研究历史啊。” 就算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摇头摆手,要么觉得自己外行比不过专业人士,要么觉得自己年龄太大比不过小年轻。机遇就这样在他们的固步自封中溜走了。

《复原力》的作者久世浩司曾在宝洁公司担任高级化妆品营销主管,在SKII化妆品的营销和策划上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决定转行做积极心理学培训,创办了日本积极心理学学校,帮助了很多陷入心理困境的社会人士。

罗曼罗兰说:“有的人二三十岁就死了,他们在自己的影子中不断复制自己。 ” 毁掉我们人生的通常不是环境,不是出身,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的自我设限毁掉了人生的无数个可能。

3、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失败

卡罗尔·德韦克说“我一直认为,人类分为可以应对困难和不能应对困难两类。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人会热爱失败。”

努力肯定会有收获,但是这个收获未必是成功。有些人会因为对失败的惧怕而放弃尝试,从而放弃了另外一种可能。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不断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调整自己,为下一次的努力做好准备。他们能在失败的打击中快速恢复快来,失败反而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家喻户晓。他失败了两千多次也没有放弃,才换来了最后的成功。美国总统林肯连续经历了10次失败才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他从二十多次开始从政,直到五十多岁才竞选成功。无论面对多么惨烈的失败,他都没有放弃继续尝试的决心。

电影《猫鼠游戏》中主角弗兰克的爸爸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只小老鼠掉进了一桶奶油里。第一只老鼠很快放弃并淹死了。第二只老鼠,并没有放弃。他拼命挣扎,最终把奶油搅拌成了黄油,爬了出来。 ”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就像第二只老鼠,他们在任何困境中都不会放弃努力,最终就会创造奇迹。

二、要有持续的行动力

任何思想都要付诸于实践才能体现价值。想要获得成功,不仅要有意识的培养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还要真正行动起来。在《终身成长行动指南》中赤羽雄二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列举了七条实用行动指南。这七条行动指南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如何提高努力的持续性,二是如何提升努力的质量。

1、提高努力的持续性

终身成长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持续性的努力。

很多人输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上。他们不是不愿意付出持续性的努力,而是输给了两大原因:一是看到现实和理想目标的差距后产生了畏难情绪;二是努力的过程太痛苦,耗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难以持续。

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实现持续性的努力,就要降低目标的难度,并让努力的过程充满快乐。

赤羽雄二认为,人总是在制定目标时被激发干劲,从而制定一些难以完成的目标。无论目标多么宏伟壮丽,如果实现不了无异于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我们在制定目标时,要确保目标简单可行,即使是难度高的目标也要进行拆解。越简单的目标越容易实现,持续激发大脑的奖励机制,让我们精神振奋,不断保持斗志。

努力也不一定就是“头悬链,锥刺股”,努力的过程也可以充满乐趣。只有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快乐,才更容易坚持下去。即使努力的过程很辛苦,我们也要引导自己换一种方式思考。

赤羽雄二建议我们在努力的时候,尽量往乐观的方向思考。比如熬夜看了一本书,就要对自己说:“ 今天读过书之后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开心,明天要继续坚持。”比如工作了一天之后还要辛苦锻炼,就要对自己说:“今天练过瑜伽之后身体特别放松,明天也要继续。”

2、提高努力的质量

努力也需要技巧,单纯依靠“ 愚公移山”的精神并不可取。为了尽快实现努力的目标,我们就要不断地思考和调整努力的方向,提高努力的质量,不让耗费的心血付之东流。

赤羽雄二说“我们努力的时候要顺势而为。”这个“顺势而为”并不是指随波逐流,盲目更风。而是自己要有意识的创造顺风条件,积攒助推力。例如收集相关信息,建立人脉资源,或者开展小型的试点活动,为自己的目标创造有利形势。

《复原力》的作者久世浩司计划从市场营销总监转行为心理学讲师的时候,首先在公司举办了几场小型的心理宣讲活动,这些活动广受同事的好评,渐渐地愿意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确定方向,久世浩司又跳出公司的圈子,开始在社会上组织活动。积攒了一些人气之后,他才毅然辞职,转行创业。

加入志同道合的团队也很重要。赤羽雄二认为“只要有同伴,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容易掉队。”加入团队的人容易受到集体行为的影响,只要有同伴带动,就容易坚持下去。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仅能快速获取新的信息资源,还能互相鼓励,摆脱懒惰心理。

有意识的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也是需要重视的因素之一。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锻炼,才能让头脑时刻保持敏锐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持续性的成长是一个长期奋战的过程,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身体状态都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 虽然大学5年,我一直在班上处于倒数的行列中,但我有一个信念:我坚持自己的进步,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总有一天会追上。”

在《终身成长行动指南》的推荐序言中,萧秋水写道:“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不是自身选择。但人在成年之后,应当具备自由选择成长道路的的能力,明白自己生命的意义所在。 ”

只有学会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并采取行动,工作和生活才不会陷入一潭死水。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而且成长永远不嫌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