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人生就是不断和过去道别 再遇见未来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人生就是不断和过去道别 再遇见未来

时间:2023-03-24 18:24:51

相关推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人生就是不断和过去道别 再遇见未来

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纠结症患者为了一件事情可以思考多久?”

是的,生活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人们总是在为过去的一些行为纠结,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做,甚至觉得自己真的糟糕透了。

真的如此吗?其实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在面对过去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与过去道别,迎接新的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在他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就给出了我们一个答案,可能很多人跟我最初的想法一样,觉得这不过是本儿童读物,但事实并非如此,它是一本心理书。

为了让普通的读者可以对心理学理论有深入的了解,明白心理咨询究竟是什么,戴博德撰写了这本素,本书让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童话的人物为大的背景。讲述了一只患有抑郁症的蛤蟆,通过十次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故事。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工作的心得,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人如果总是生活在过去的影子里,就容易抑郁。抑郁是什么?

抑郁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病,它让曾经生活在河岸的那只穿着时髦,打扮夸张,爱冒险,为一点小事就会兴奋不已,在朋友眼里,神采奕奕,活力四射的蛤蟆,突然之间,变得郁郁寡欢,邋里邋遢,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

蛤蟆有一个蛤蟆庄园,那是祖父留给它的遗产,但他开始并不喜欢就这份遗产,只是因为家里长辈的意思,他继承了这份他并不喜欢的遗产。

或许是这样,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认为自己没什么价值,为了让所有人欢喜,常常不惜放下自尊去道歉,可即便如此,周围没有人会看到他的努力,依然对他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

为此,蛤蟆并不开心,甚至时常觉得自己很悲惨,在长辈的面前,不论自己多大,都永远像个孩子一样。

在咨询的过程中,苍鹭告诉他,这就叫“儿童自我状态”。这种状态,往往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型儿童,另一种则是适应型儿童。

父母总是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强加给孩子,为了迎合父母,孩子便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应对所处的初始状态。

这种状态让蛤蟆养成了依赖别人,他没有自己的想法,总是想尽办法去迎合别人。

可就算自己做的再好,也总是不被看见,因为,在生活里,我们总是遇到“父母自我状态”型的人,当“儿童自我状态”的人遇到了“父母自我状态”型的人即便对他们有再多的不满,却始终不敢反抗。

尤其是遇到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的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批评、严厉、容易愤怒。他们的喜好就是对人评头论足,喜欢以长辈的姿态去教育人。

獾跟蛤蟆的相处,就出于这样的状态,以至于,蛤蟆时常因为獾的教育,而对自己产生怀疑,即便很不喜欢獾,但它也不敢当面反驳獾的观点,只是一味的认为自己的无能 。

作为父母,想要让孩子更有出息,不是去干涉他,让他按部就班的按照我们的轨迹去生活,而是给他建议,并非操控他的人生。

长时间的操控,只能像蛤蟆一样,把自己禁锢在过去的死循环当中,越陷越深,慢慢原本开心的人,一下子就变得郁郁寡欢。

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死循环呢?那就是学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是书中所说的“成人自我状态”。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面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理性分析,而并非一味的服从和依赖,作为一个成人,我们已经不再是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父母即便是某方面的过来人,但并非所有的成功都可以复制。

作为一个成年人,最重要的就是理性的对待,而不是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或者长期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之下。我们就只是我们自己。

即便走错了又如何,青春也好,人生也罢,我们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成长。过去的终究会过去,只有不断往前看的人才会收获最好的人生。

就像蛤蟆,最后,通过苍鹭的心理咨询,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卖掉了祖父留下的蛤蟆庄园,做起了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虽然,这并不顺利,可他却越来越开心,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