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

时间:2018-11-13 02:28:26

相关推荐

情绪ABC理论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国家重视的学生问题之一。同样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也会有所涉及。虽然考查比重并不大,但是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去了解学习有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知识亦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们给大家呈现了其中的一方面知识 情绪ABC理论。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起作用。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也可能觉得这是背水一战,不能失败。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要求

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 希望 、 想要 等绝对化为 必须 、 应该 或 一定要 等。例如, 我必须成功 、 别人必须对我好 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2、评价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 有时 、 某些 过分概括化为 总是 、 所有 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于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 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3、结果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 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 , 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 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 糟糕 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 绝对化要求 、 过分概括化 和 糟糕至极 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最后,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无外乎就是如何运用情绪ABC疗法去治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总而言之,共有5个步骤:

1、从一典型事例入手,先找出激发事件A;

2、询问患者对这一事件A的感觉及反应,找出C;

3、找出患者不合理的、歪曲的思维方式B;

4、与患者的非理性信念与思维辩论D;

治疗者可直接向病人提问:如: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的这一观点?是否别人都应该照你想的那样去做?或者: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事物都按你所想的那样去发展?等等。

5、建立新的、更现实也更适应的思维认知方法E。

以上就是对于情绪ABC理论的论述,望广大考生周知。已做好考试拓展的准备。

中公讲师解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公教师招聘考试

回复【时政】即可查看每日时政新闻+时政模拟

回复【资料】即可免费获取各省备考秘籍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 中公教师网 所有,未经本网授权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公教师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石艳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