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聚焦金融科技创新 助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聚焦金融科技创新 助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时间:2022-05-11 16:06:31

相关推荐

聚焦金融科技创新 助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正进入以“金融科技 Fintech”为主导的2.0时代,大数据、区块链、智能投顾、生物识别、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成为金融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为挖掘金融科技创新、推动金融科技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启动仪式于10月26日在北京举办。此次评选由金融城及新金融生态联盟主办、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

我国互金发展“引领全球”

归功于三大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行业业务繁多,包括支付、网络贷款、投资、征信等;各个领域也都出现了非常成功的企业和案例。在全球范围看,我国走在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列。值得关注的是,过去大多数产品及行业都是在发达国家形成并成熟的,而互联网金融则在我国发展壮大并引领了全球的潮流,这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哪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在启动仪式主题演讲中表示,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传统金融部门没有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金融行业中存在“二八现象”,即20%的客户提供了80%的业务,出于技术限制及回报考虑,金融机构再去服务另外80%的客户的意愿是非常低的。这一问题在我国更严重,金融服务的空白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市场需求。第二,技术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大数字分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移动终端可以帮助获客,降低了人工成本,而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解决风险定价的问题。第三,监管政策相对比较宽松。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监管环境较为宽松,许多其他行业企业获得了金融牌照,而这在其他国家是很有难度的。

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突出问题是风险高发,表现为技术不成熟,存在不合格机构浑水摸鱼甚至诈骗、“跑路”等现象。

黄益平认为,这与监管和市场成熟度分不开。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初期,我国对机构设立和业务开展的监管较为宽松,由此产生了部分监管缺位问题;此外,该市场本身还不够成熟,经常可以看到“羊群效应”——一旦发现有好的机会,市场参与者便一拥而上,忽略了自身识别风险和承受风险的能力。

当前监管部门正在逐渐收紧政策,最近的一次就是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金融活动根本的风险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造成传导效应,因而在所有经济活动中监管最严格的就是金融部门。黄益平强调,适当的监管容忍对鼓励行业发展很有必要,但这种容忍不会长期存在。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于传统机构更差,监管有助于将不合适、不合理,甚至是非法的机构、业务模式剔除掉,促进市场不断发展成熟。

除此之外,技术水平对市场发展也非常关键,例如移动终端和大数据分析等工具的有效运用能帮助克服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定价问题。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领域对科技的运用良莠不齐,甚至有些是挂羊头卖狗肉。行业最终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甚至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力量,还有很多不确定性。金融城CEO吴雨珊表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目标就是解决金融服务痛点,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快速有效地识别风险。对其中的优秀案例进行甄选总结,有助于提供经验,助力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

行业长远发展

需兼顾创新与风控

创新是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然而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风险的产生。那么,当创新与风险控制发生冲突时,该如何抉择?

对此,黄益平认为,首先,要全面、辩证地看待风险。当前互联网金融很多新的业务相对脱离了传统的靠抵押品、硬信息、尽职调查等模式,从传统机构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风险自然很高;然而在数字金融的概念下,用新的方法来分析新的业务形态,会发现风险并没有更高。最后这些新型业态能不能顺利走下去,还是要看风险能不能得到化解,因此,不能用传统的标准来看待创新,也不能因为顾虑风险而限制必要的创新。

其次,要看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的根本问题就是风险问题,把控住风险是创新的关键。G20杭州峰会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以及“构建恰当的数字普惠金融法律监管框架”。既要鼓励创新,也不能因此过度提高对风险的容忍度。唯有将鼓励创新与风险控制统筹兼顾,才能实现互联网金融行业长远、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