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体育课要不要戴口罩?多地发紧急通知!附:学生怎么戴口罩及健康管理

体育课要不要戴口罩?多地发紧急通知!附:学生怎么戴口罩及健康管理

时间:2023-03-24 10:22:08

相关推荐

体育课要不要戴口罩?多地发紧急通知!附:学生怎么戴口罩及健康管理

针对近期出现的学生跑步猝死案例,专家表示,当一个人的正常耗氧量因为口罩等因素受到限制时,活动能力自然会受到限制。

“这个时候的运动,只能是佛系一点了,不能过分强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否则长期缺氧状态下大运动量运动,会出现代谢紊乱。”

多地紧急通知:学生户外运动不戴口罩

国家卫健委

5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要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校园防控安全保障,尽可能确保进校进园的每个人都是健康的、没有感染的,将外来输入风险降到最低。

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师授课不需佩戴口罩,不建议托幼机构婴幼儿佩戴口罩。

湖南省

5月7日,海南省教育厅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在组织学生上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时,人员之间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不戴口罩。海南省教育厅同时明确,学生睡觉时间应不戴口罩!(PS:高中生大都有午休的习惯,现在已进入5月份,大家午休时建议不戴口罩)

各学校安排室外体育课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体育课程可调至阴天或凉爽天进行。

除了海南省以外,针对上体育课到底要不要戴口罩,多省市已经发紧急通知制止。

广州

在4月底,广州教育局发布体育教学指引指出,户外运动时,在相互间保持安全间隔距离的基础上,可以不戴口罩。

厦门

厦门市教育局发通知,提了10条意见,户外运动时,在相互间保持安全间隔距离的基础上,可以不戴口罩。参加体育中考时,在严格按照疫情期间防控方案要求实施的情况下,考生在考试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不戴口罩。

长沙

5月6日,长沙市教育局表示,夏季来临,气温逐步升高,学生戴口罩进行体育活动既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还可能引发意外情况。

根据《湖南省社会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南》相关指导意见,户外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操、体育课、体育训练等),在保障安全距离情况下,师生一律不戴口罩。

医生紧急普及怎么戴口罩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授、省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副组长栾荣生表示,符合以下3个特性,一定要佩戴口罩:

第一,密闭空间内,如地铁、火车等地必须佩戴;

第二,人群密集区,医院、学校等地均需佩戴;

第三,密切接触,需要长时间与人密切接触者,需要佩戴口罩。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授王月丹提醒:即便是大人在佩戴N95口罩时,一次时间也不能超过4个小时,如果长时间持续使用N95口罩,会造成肺部损伤,可能会引起肺气肿之类的问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何浩表示:N95口罩能过滤掉95%的微小颗粒,这势必会影响它的透气性。戴久了会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而感到困倦、头晕、胸闷。不建议孩子戴着口罩做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缺氧。如果孩子需要上体育课的话,建议在通风的户外进行,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不戴口罩,尽量选择可保持一定距离的运动项目,比如做操,避免密切接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唐勇军唐勇军建议,体育课应尽量选择在户外通风的地方开展,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不戴口罩,学生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密切接触。

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黄勋建议,随着气温升高,家长要考虑孩子佩戴口罩的舒适性,给孩子选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已经足够,同时要提醒孩子每隔4个小时更换一次。

医生建议学生这样做健康管理

运动方面的建议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陆华,作为血管专家和健身专业人士,建议孩子每天要进行60分钟或者更多的有氧运动,应该中到高强度,至少每周3天的高强度有氧的运动。

作为每天60分钟运动的一部分,应该将肌肉增加训练加入,每周至少3天。例如举重、弹力带、负重、爬树等;

60分钟的运动中,应该加上骨骼强化训练,对地冲击的运动,跑步,跳绳,球类。

运动对于提高认知,减少抑郁,提高执行能力,学术上的表现,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骨密度的增加都是有好处。

陆华表示,由于长期的缺乏运动,需要体育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意循序渐进,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反应。

消毒管理方面的建议

上海张文宏医生建议:可以给孩子们随身带洗手液。厕所很小,课间只有十分钟的时间,所有人都挤过去洗手,那这又造成了一个扎堆。为了新冠肺炎疫情,建议学校多设置一些水龙头,便于大家分批去洗手;另外,有些孩子用自己带的免洗洗手液洗手,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

心理老师建议大家:

1. 遵循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大家要认识到,学习技能的提升,不是表面上学习成绩和排名的浮动,关键还是合理运用学习策略,科学用脑。

例如:掌握记忆规律,睡前回顾当天复习知识点;注重解题技巧,及时总结复习笔记;坚持练习,掌握学科知识点;不同学科交替进行,缓解大脑疲劳等等。在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上,关注自我及周边资源,全力应对学习的“高原期”,增强自信心。

2. 合理认识负面情绪

适度、可控的焦虑情绪和压力水平是备考期间的最佳状态。但是,过度的焦虑会损害我们身体的机能。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过度的”心理焦虑感呢?

A.设置焦虑时间。

“当我们焦虑时,别人告诉你不要焦虑,我们并不能做到停止焦虑。但,如果告诉你等一会儿再焦虑,事实上我们是可以做到的”。控制自己焦虑的时间,将你每天焦虑的时间限制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内(20分钟左右)。在此期间,你可以尽情的焦虑。研究表明,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焦虑的时间能够更好地处理问题。

B.表达你的焦虑。

《Science》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考前(尤其是考前1个小时)如果感到紧张或者有很多不必要的担忧,可以把自己担心的事情、焦虑的感受直接写出来,这种对情绪的书写表达方式,有助于减少考试焦虑,消除忧虑对记忆的消耗。

3. 积极自我对话,学会自我关怀

每个人都有渴望被他人关爱、鼓励的需要,更要看到我们本就有自我关怀的能力。学会辨别和发现消极的自我陈述,即那些自贬自责,使个人焦虑加重的想法,将它们换成积极的自我对话。我们可以尝试在冥想中体验自我关怀的方式:使用友善的语言,不苛责自己;牢记一些有共鸣的鼓励过自己的有力量的话语。

例如:“现在放松一点,这种小事不可能真的伤害到我。”“不要慌,一步一步来。”“没有人是完美的,我尽力就是了。”“我可以做对多少题算多少题。”“我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应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日积跬步,而不是带着焦灼与自责。善待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减少自我苛责;接纳当下的状态,不被自己的痛苦所淹没,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营养膳食方面的建议

上海医生张文宏提醒:“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

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健康专家艾提出以下建议,筛选适合师生及家长的整理如下:

01

要做到勤洗手,不洗手不要进食

在疫情防控期,洗手与戴口罩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个人防护手段。应当用流动的水、肥皂、洗手液等勤洗手,包括外出购物或接外卖后,尤其在处理生的和熟的食物之间和其后必须洗手,饭前必洗手。

02

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少食生冷食品

生熟分开和烧熟煮透是预防食源性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尤其是学校等预防食堂集体食物中毒的关键。

疫情防控期间,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凉菜、生的水产,购买的酱卤肉等散装食品和剩菜剩饭最好热透再吃。

03

要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不要盲目进补

要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可采取室内无器械运动健身,如室外健身,注意保持社交距离。不要轻信宣称可预防新冠病毒的食物,在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同时,保证充足的新鲜果蔬和优质蛋白的摄入。

04

吃饭要有节律,养成定时、定量和定餐的习惯。吃饭要有节制,7-8分饱即可,不能吃得过撑,避免引起肠胃不适。

主食方面可以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谷物,如糙米、燕麦、薏仁米等,还可以进食红薯、紫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薯类,增加饱腹感。避免过多精制谷物的摄入

05

荤素搭配要均衡,避免过多脂肪的摄入。适当降低餐桌上油炸食品、红烧食品的出现几率,最好清淡饮食,因为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胃肠道菌群的紊乱。

食物也要多样化,有利于为身体提供身体全面的支持和营养。如果食物过于单一,会容易导致体内缺少某种营养素,造成抵抗力下降。

本文整理自“金考卷”“中国教育新闻网”“健康中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