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两会特稿】甘肃惠民工程为民办实事 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两会特稿】甘肃惠民工程为民办实事 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时间:2024-05-16 00:46:27

相关推荐

【两会特稿】甘肃惠民工程为民办实事 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十大惠民工程,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在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甘肃省省长刘伟平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甘肃省坚持每年都办成一批惠民实事,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77%以上。,甘肃省将继续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民政: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实现收入政策性脱贫

,甘肃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及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办实事任务和再次提高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任务于6月30日前全面完成,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也使得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实现了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

目前,甘肃省城市低保指导标准提高10%、达到380元。全省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0%、达到328元,保障人数85万人,全年共发放资金33.46亿元。同时,甘肃省农村低保指导标准提高11%、达到2434元;全省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1%、达到129元。

在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的基础上,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再次将农村低保一类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275元、即年人均补助水平达到3300元;二类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234元、即年人均补助水平达到2808元,全省136.9万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实现了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政策的兜底作用,为全省精准脱贫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全省农村低保保障人数330.6万人,全年共发放资金57.52亿元。

在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方面,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3514元,市、县配套资金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提标后全省农村五保年人均供养标准最达到4114元以上(其中,五保供养标准最高的嘉峪关市达到8204元/人?年),全省共有农村五保供养人员12.5万人,全年共发放资金5.14亿元。

下一步甘肃省将下大力彻底解决“拆户保”、“图省事、怕麻烦、欠担当”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对象认定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同时,督促各地进一步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同时,加大对低保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特别是对群众反映突出、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经查实,迅速予以严肃处理并在全省范围予以通报;对冒领、骗保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人社:居民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补助标准提高

初,甘肃省委、省政府将提高全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政府补助标准、全省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全省工伤职工伤残待遇水平、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扶持1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城乡居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七项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由甘肃省人社厅负责牵头组织实施。上述七件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

从1月起,甘肃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再增加60元,达到年人均38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政府补助标准月人均增加20元,达到85元。

在提高全省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方面,从7月1日起,全省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提高10%,所需资金从全省失业保险基金中支出。4月7日,该厅会同省财政厅下发通知,将全省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调整为1081元/月、1009元/月、936元/月、879元/月,各地已按照新标准发放了失业保险金。

在提高全省工伤职工伤残待遇水平方面,从1月1日起,全省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标准提高10%,月人均增加205元、调整后达到2251元,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相关政策同步提高,目前各地已按照新标准落实了工伤职工伤残待遇水平,此项任务已完成。

在提高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方面,从1月1日起,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调整后月人均增加205元、达到2168元,所需资金从全省养老保险基金中支出。

同时,甘肃省政府决定继续选拔招聘1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事业岗位工作和到基层企业服务,其中,通过统一考试,招录49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事业岗位工作;通过双向选择,引导5100名高校毕业生到市州和县区所属企业服务。

医疗:全面提高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标准

,甘肃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涉及到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的有:提高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标准、在5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县级医院建设重点专科项目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三项工作。

目前,甘肃省财政列支6194万元,将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补助从每人每月城镇270元、农村150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从每人每月城镇340元、农村17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并为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2万元补助金,同时再次建立动态增长机制,有效缓解了计生特殊困难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选定了永登县、榆中县、靖远县等20个县医院建设重症医学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每个县医院补助250万元,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对项目县医院重点专科的设备、人才、信息化进行了建设。

2月,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组织有关专家制定重症医学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标准并下发。截至10月,20个项目县医院的两个重点专科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当地重症救治水平。

按照《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实施方案》规定,全省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70元(含个人筹资90元),比提高60元。全面完成新农合筹资方案规定任务,其中各级财政补助由320元提高到380元(中央财政补助268元,省级财政102元,市县财政10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为90元。随着这项惠民制度的不断完善,全省参合人数、参合率、人均筹资水平都不断攀升。

水利:解决126.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甘肃省委、省政府把解决规划内126.58万农村人口和26.08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列为为民兴办的27件实事之一,并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饮水安全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同时,甘肃省组织实施了藏区新增13.49万人、7个试点县17.89万人、11个饮水特困县22.6万人的饮水工程和88个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全年共计划解决180.56万农村居民和26.08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除11个饮水特困县工程将于1月全面建成外,其他4项建设任务提前于10月完成,完成投资112903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735处、分散供水工程19340处,解决了126.58万农村人口和26.08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占计划解决人数的100%。新增藏区完成投资19560万元,解决了藏区13.4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投资8986万元,建成88个县级水质检测中心。

,甘肃省水利厅将全面落实精准扶贫饮水安全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编制“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划,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完成建档立卡的1107个贫困村供水主体工程建设,确保在26万户通水到户,解决118万人的饮水不稳定问题。全力组建“横向到工程、纵向到农户”的农村饮水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建设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我们将积极借助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全方位展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让农村饮水安全这项民生工程深入人心。

司法:为困难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万件

,甘肃省司法部门为困难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万件,案均补贴1500元,总计补贴5250万元。项目覆盖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截止11月30日,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9701件(含中彩金项目案件2384件),接待咨询、代写法律文书7.6万人次。中央补助地方办案专款1430万元,中央政法转移支付办案资金1058万元,中彩金项目资金345万元,省级补贴资金1417万元,市县配套资金1053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下一步,甘肃省司法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把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作为司法部门的重要责任,继续组织实施好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

交通:全省八成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达11025公里

,甘肃省委、省政府将“建成1万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截至12月底,全省共建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1025公里,全省82%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其中,兰州、嘉峪关、金昌3个市和44个县实现了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全省扶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甘肃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农村公路2.1万公里,具体包括:建成1.5万公里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年底实现全省95%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成“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2000公里,进一步改善示范村通行环境;建成增补建制村通畅工程2000公里,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建成农村公路县乡道联网改造工程2000公里,提升农村路网总体服务水平;实施以往建成农村公路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同时,按照《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社会化进程,努力实现“有路必养”,为广大农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交通条件。

,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在做好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还将全力办好惠及民生的十件实事。具体为: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全省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全省建制村基本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全省高速公路ETC用户突破80万;全省完成450个“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硬化;全省实施5万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省建成旅游公路1000公里;全省所有县区实现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全覆盖;全省建成各类邮政、快递服务网点3000个;全省省级水上搜救应急体系建成投入运行。

体育: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数量翻倍 达2301个

,甘肃省新建1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1000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下简称“体育惠民工程”),是甘肃省政府为民所办的10项27件实事之一,也是省政府连续第五年实施的体育惠民工程。

截至11月底,体育惠民工程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甘肃省体育局组织的检查验收。初步统计,体育惠民工程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带动各级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惠及各地民众300多万人。建成的1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超标准、高质量的优秀工程占64%。甘肃省政府下达1000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实际建成2301个,超标准、高质量的优秀工程达60%以上。,全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经费达到1.8亿元,创历史新高。体育惠民工程的实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赞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被群众称为“德政工程”和“亲民工程”。

残联: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百千万”工程完成

,甘肃省残联共承办2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为残疾人办实事项目:一是“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特困残疾人生活补贴项目”(简称“两补”制度),二是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百千万”工程项目。目前,以上2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得到社会各界、广大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属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

,甘肃省为12万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10万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其中省政府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纳入为民办实事计划,统一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补贴对象为一级智力、精神、视力、肢体残疾人,二级智力、精神残疾人,以及部分一二级多重残疾人,补贴人数为12万人,补贴标准城乡统一每人每月100元,即全年每人1200元。该项目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时间进度,全省各地于8月份全部按时发放到位,甘南州、庆阳市环县等地提高了发放标准。同时,省政府将特困残疾人生活补贴项目作为制度化安排,为10万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补贴对象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中生活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受灾和重大疾病影响生活陷入困境的残疾人),补贴标准城乡统一每人每月100元,即全年每人1200元。全省各地按省政府的要求,截止10月,全部完成补贴发放任务,甘南州、庆阳市环县等地还提高了发放标准。

“百千万”分别是指建设100个社区康复示范站,培训1000名基层康复人才,实施1万例贫困残疾人康复手术和训练。截止11月,已全部完成任务目标。通过该项目,为86个县市区建设了100个社区康复示范站;培训了60名省级康复人才,20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300名心理康复人员,220名聋儿家长,220名辅助器具适配人员;完成了3018例白内障手术,3000名精神病人的住院和服药服务,300例低视力和弱视训练,200例人工耳蜗术后训练,100例假肢矫形器适配,200例肢体矫治手术,250名脑瘫、190名孤独症、1205名智障儿童康复训练,240名听力语言训练,950例儿童辅具、假肢、矫形器安装适配,还有4000例各类残疾人的辅助器具安装适配。

教育:向14万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金1亿元

,甘肃省教育厅承担了在5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依托现有小学建设幼儿园,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两项为民办实事任务。

截止12月,939所行政村幼儿园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新增园位8.5万个以上。目前,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较提高了5个百分点,与全国水平持平。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3%,全面实现了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5%的目标任务,学前教育在服务精准扶贫、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解放农村劳动力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下一步,甘肃省教育厅将继续协调和指导各地做好幼儿园机构审批、定编定员、教职工配备等后续工作,争取尽快全部投入使用。

截止到12月底,甘肃省已完成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年初,甘肃省教育厅根据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方案要求,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补助标准,为58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的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同时要求各地配套补助资金,并根据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等因素科学确定补助标准,合理设置补助档次,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倾斜、向村小和教学点倾斜。截止到12月底,甘肃省共为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市、区)10788所学校的14.14万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金额1.03亿元。

甘肃省教育厅强化监督检查,保证补助发放不落空、不走样,并主动通过媒体和学校公示栏等方式对实施情况进行公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及时受理乡村教师投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调动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同时使边远乡村学校教师紧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商贸:力争内实现县乡便民市场在全省重点乡镇全覆盖

甘肃省商务部门将县乡农贸市场建设项目调整为县乡便民市场建设项目,采取以县乡集贸市场为主,社区肉菜市场、活畜交易市场、农资农具交易市场为辅的多样化方式,按照“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功能多样、服务便民”的原则,以逐步实现县乡便民市场在重点乡镇全覆盖为目标,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建设,在全省扶持建设了100个县乡便民市场。截止到底,这100个便民市场全部完成建设内容,市州全面验收及甘肃省组织的第三方抽验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的市场已投入运营,其余的正在积极启动运营。

由于甘肃省经济欠发达,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近几年,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在全省已引导建设便民市场919个,但目前仍有403个乡镇没有便民市场,其中,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重点乡镇有200余个,农民交易难、交易远的问题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

下一步,甘肃省商务厅将按照省政府农村市场体系“三个全覆盖”(大型超市及配送中心覆盖到县区、便民市场覆盖到重点乡镇、综合服务社覆盖到行政村)的要求,结合1236扶贫攻坚行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地方特色,着眼便民利民,继续实施县乡便民市场建设项目,并对社区肉菜市场、活畜交易市场、农机农具交易市场等其他特色便民市场给予重点支持,进一步方便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居民“菜篮子”、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力争在内实现县乡便民市场在全省重点乡镇全覆盖的任务目标。

文化:建成 11559个“乡村舞台” 覆盖全省72%行政村

,甘肃省文化厅贯彻落实甘肃省政府提出的为民办实事 “乡村舞台”建设工作。

按照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和甘肃省 6月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甘肃省文化部门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支持计划方案》,提出到年底,完成6220个贫困村“乡村舞台”建设任务,636个未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标任务,实现16024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全覆盖的总目标。

已完成6625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年初计划完成3000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并将其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6月份,根据全省精准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工作要求,新增加了1000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共4000个(贫困村、非贫困村各2000个)。各市州共投入资金9.51亿元,实际完成“乡村舞台”建设任务4934个,完成计划数的123%(其中非贫困村完成2050个,占计划数的103%;贫困村完成2884个,占计划数的144%)。省财政对已建成“乡村舞台”的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按照每个拨付购置器材补助5000元的标准,共计投入资金5161.5万元。

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完成 11559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覆盖了全省72%的行政村。精准扶贫任务中,计划完成20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实际完成268个,完成计划数的132%,共投入资金8840.68万元。

相关链接:

甘肃省将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心实施惠民工程,全力办好以下十件为民实事:

(1)扶持1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基层一线就业;

(2)提高城市低保标准10%;

(3)提高农村一、二类低保标准,实现与扶贫脱贫线“两线合一”;

(4)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15%;

(5)实现城乡孤儿基本生活补助统一标准;

(6)新建、回购、长期租赁公租房4.62万套;

(7)对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放生活补助;

(8)对全省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

(9)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

(10)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省内高职院校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

两会特稿集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