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学习笔记】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遵循科学规律

【学习笔记】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遵循科学规律

时间:2020-08-27 11:44:47

相关推荐

【学习笔记】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遵循科学规律

关键词:

尊重科学

编者按: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本期《学习笔记》专栏聚焦“尊重科学”,特邀市委党校专家与广州党员干部群众,第一时间学讲话、谈体会、说落实、讲成效,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总书记重要讲话摘录

我们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协同,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加快有效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充分发挥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我们迅速建立全国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无论是抢建方舱医院,还是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都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辅导员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李强:

弘扬科学精神 从容应对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是在非常时期,越需要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总书记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弘扬科学精神,为成功抗击疫情提供了关键支撑。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十六字要求,科学防治就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科研攻关方面,无论是破解病毒全基因序列、分离病毒毒株,还是研制核酸检测试剂、开发新冠病毒疫苗,我国科研人员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在阻断病毒传播方面,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还是应用健康码识别,都体现了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在组织领导方面,各级党委、政府科学研判形势,精准有效施策,严抓执行落实,严肃追责问责,体现出对科学负责、对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在公民参与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要求,提升个人防疫意识和防疫能力,体现出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奉献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科学精神主张求真务实、鼓励创新创造,与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谋而合,与我们党历来通过探寻规律、运用规律战胜各种困难的基本经验不谋而合。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疫情暴发初期,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这突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另外,总书记指出:“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办法,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这些更是体现出我们对科学规律的有效探索和准确把握。

弘扬科学精神,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每一位普通公民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的一次测试。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一些来历不明的民间防疫方法充斥网络,一些未经证实的谣言滋生传播,部分城市出现了非理性抢购苗头,个别地区以极端方式对待密切接触者和疑似病例。这一系列非理性举动凸显出科学素养在全社会范围内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下一阶段,无论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是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都需要进一步弘扬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伟大精神,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形成爱科学、懂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金域医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

赴武汉荆州战“疫” 检测支持强有力

总书记指出,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重要讲话催人奋进,直抵人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作为全国第三方医检行业龙头,金域医学依托自身病毒检测能力和物流网络等专业优势,积极承接包括雷神山医院、武汉等关键区域的病毒核酸检测重任,并随广东医疗队支援湖北荆州。在出现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事件时,以社会化力量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检测支持。

大年初一,我们顺利完成了首个新冠核酸检测任务,随后为解决大规模的检测需求,我紧急召集相关部门通宵达旦研究讨论,最终制定了一个规模化、标准化检测方案;通过充分调动专家资源、梳理检验流程,我们将检测效率提高了5倍,以科技战“疫”力量保质保量完成了迫在眉睫的抗疫任务。

截至8月底,金域医学集团已在包括湖北、广东、北京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获授权,接受委托陆续开展检测工作,累计检测超过1600万例,占全国核酸检测总量的近十分之一,目前全集团日检测产能可达20万例。

作为千千万万投身抗疫一线的一分子,金域医学将立足于自身的服务和创新优势,加大快速检测项目的转化力度,助力国家公卫体系建设;在国家推进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一库两中心一基地”建设规划,未来将大力开发生物样本资源、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业态,为国家疾病防控、基本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提供支撑。

白云山和黄营销副总监王春玉:

发挥中医药特色 不计成本保供应

总书记指出,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办法,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医药人的心倍感振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且企业迎来全面复工复产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和特色优势,为临床前线服务、为群众服务,立足自身职责、助力疫情防控,履行制药人身上的企业责任、社会责任。

在前的非典,板蓝根是当时的紧俏产品之一。有了当年的经验,这次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我们借助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做到了合理安排生产发货。为了助力抗疫,广药集团还提出了“两不两保”(不提价、不停工、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公益为上)。药品等民生需求保障是重中之重,白云山板蓝根产量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企业的“责无旁贷”和“不计成本”。当时正值春节,加上疫情影响,板蓝根、金银花原料以及辅料白糖、酒精价格都大幅上涨,哪怕生产经营面临亏损的巨大挑战,白云山和黄依然承诺:力保市面药品供应、坚决不涨价。

另外,为配合科学抗疫,1月27日,广药集团通过广东省红十字会向湖北、广东等省份捐赠价值1200万元的药品、防护用品等急需物资,我们响应号召,于大年初二连夜将首批驰援武汉的1000件板蓝根发出。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未来我们会更关注大健康产业发展和“治未病”领域。

北明软件高级副总裁王进宏:

互联网赋能抗疫 穗康码造福民众

防控新冠肺炎是迄今为止,中国科技力量参与度最高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如果没有健康码这样的新应用,中国辽阔大地上的城市、社区和乡村都将各自为战,抗疫的成本将不断放大。健康码赋予中国民众行动的自由,也为复工复产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北明软件非常有幸参与了“穗康”小程序的开发运营。虽然从未接受过如此紧迫的任务,但是我们日夜兼程、通宵达旦,不断为“穗康”赋予新的功能。在高并发、重负载的情形下,“穗康”基本没有出现宕机等重大事故。如今广州正以扎实有力的“双统筹”,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其中穗康码的应用起到巨大作用,我们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骄傲和自豪。

健康码是正确处理防控疫情和保障社会民生两者关系的有效尝试,是政府和科技力量共同推动解决社会问题的典范。我们充分感受到,互联网等新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目前我们针对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综治、社会组织、便民服务等领域,也在打造一批智慧化综合管理、服务和提供决策依据的平台。比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网络平台,其中“随手拍”的小程序支持对不合理的破坏环境行为进行爆料,平台也支持在线告知、通报以及环境破坏案情同步等功能,通过线索共享、程序流转、视频会议等完成公检法和环境部门的实时沟通。

作为软件互联网从业人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继续为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中科院广州健康院/生物岛实验室研究组组长陈捷凯:

制新冠小鼠模型 为前线提供“弹药”

总书记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在这次抗疫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形成的优良作风和传统,而与“实事求是”密切关联的,就是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

面对新型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治病救人,作为科学家,我们则在“后方战场”开展科研攻关,争分夺秒找出致病机制等新冠病毒“情报”,制备新冠小鼠模型这一抗疫“弹药”,为前方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支持。我从事的是干细胞研究,疫苗和药物评估需要用到的动物模型是我可以助力的领域。因此从大年初一起,我便投入到紧张的攻关中,连续3个月埋头实验室。

由于新冠病毒比较特殊,普通小鼠无法感染该病毒,因此需使用基因精准编辑制备新冠小鼠模型。传统方法需半年,而我们应用干细胞技术建立了创新的快速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在35天内构建人源化ACE2小鼠模型并批量生产。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制备危重症的新冠小鼠模型。

临床一线发现,重症新冠病人的肺部会产生大量流动性极差的黏液,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症。为阐明黏液产生机制,通过对新冠肺炎病人肺泡灌洗液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我们发现了促炎因子IL-1β具备刺激Club细胞导致黏液过度分泌的能力,提示IL-1β可能是新冠治疗潜在的药物靶点之一,供临床医生研究治疗方案时参考。

专题统筹:

刘文亮、吴绍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涂端玉、龙锟、方晴、张冬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