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保护孩子的眼睛 必看!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

保护孩子的眼睛 必看!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

时间:2020-01-04 09:03:00

相关推荐

保护孩子的眼睛 必看!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制定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马军:《指南》制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实施,目的是为了指导科学规范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能力。

在意义方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复杂。针对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比如说健康用眼行为、日间户外活动等,以及近视防控的关键因素,比如准确筛查、健康档案、规范诊断科学矫正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关键适宜技术,对有效开展近视防控、落实《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结合中国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从负责组织实施每年一次“全国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目的是了解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的,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积极争取中央经费转移地方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持,比的经费增加了20多倍。“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不仅全国100%地市全覆盖,而且对已开展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的地市开展干预工作,针对学生近视、肥胖和脊柱弯曲异常等重点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第三,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商家推出各种号称在约定期限内帮助孩子降低近视度数,甚至治愈近视广告,像什么“近视治愈”、“康复”,或者“近视克星”等。截止到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视的宣传和商业营销,不科学的处置可能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造成眼部感染或外伤等严重后果。因此,近视防控必须科学规范,《指南》要求必须要开展规范诊断、科学矫正。

02

把“增加日间户外活动”作为推荐技术的依据是什么?

户外活动能够对于预防或缓解近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陶芳标:近视的遗传与环境病因的话题讨论已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决定作用。把“增加日间户外活动”作为推荐,是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循证研究而提出来的。

一、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发现,影响中小学生5年、以后近视发生的主要的、独立的因素是近视学生更少的户外活动。

二、多项随机对照干预实验已证明,户外活动对近视的发生和进展起到保护作用。

三、增加户外活动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高光照增加动物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减缓眼轴增长;药理学阻断多巴胺效应可翻转高光照对近视发生的保护作用。

四、新的研究证据表明,户外活动即使在走廊和树荫下,也有很好的近视防控作用。

户外活动对近视进展的保护作用证据目前还没有得到一致结论。但是目前已有的四个证据等级比较高的随机对照干预实验研究,至少有两项实验发现增加户外活动对近视进展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它的保护作用要小于对新发近视的保护作用。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使用穿戴设备测量儿童户外活动的光照情况,结果发现每天暴露于户外明亮光线时间越长近视进展越慢。另外,不同季节的近视进展存在差异,冬季近视进展快、夏季近视进展慢,这种季节性的变化趋势也间接地证明户外活动可能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有保护作用。在此还要强调,日间户外活动对已经近视学生的近视进展保护作用要小于对未发生近视的保护作用,不是说已有近视的学生就不要户外活动了,相反,近视学生更要延长户外活动,才可能达到更好的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

03

是不是所有的近视都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矫正呢?

王宁利:首先说明近视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治愈的方法,近视眼手术只是矫正屈光状态。手术其实就是一个屈光矫正,把眼镜戴到眼睛的角膜上,尽管屈光状态被矫正了,但是眼底的病理损害依然存在,如果学习负担依然很重,近视还会继续发展。

当然,做近视眼手术有几个供大家参考的选择:首先,如果你的职业各方面确实因戴眼镜不方便,那可以选择手术矫正,手术矫正时我们认为800度以下效果非常好,当然技术发展也有1000多度做这类手术,都能达到很好的矫正作用,但是对于角膜很薄,眼睛已经发生了病理性改变的人群,我们建议不做这类矫正手术。

其次,有些患者做完手术刚一年,就又有两百度近视了。这是因为患者以为手术后近视就治愈了,所以依然不节制地看电脑、看书,最后造成了新的近视。我们的手术是矫正,不是治疗,特别是对高度近视患者而言,做完手术一定到医院定期检查你的眼底改变。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指导科学规范开展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技术能力,特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一、适用范围

《指南》适用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目标读者为省、市、县各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人员。

二、近视防控基本知识

(一)名词术语。

1.视力:又称视锐度,指眼睛识别物象的能力,分为中心视力与周边视力(即视野),前者系指眼底黄斑区中心凹的视锐度,后者系指黄斑区注视点以外的视力。一般所谓视力均系指中心视力而言。识别远方物象的能力称远视力,识别近处物象的能力称近视力。

2.裸眼视力:又称未矫正视力,指未经任何光学镜片矫正所测得的视力,包括裸眼远视力和裸眼近视力。

3.矫正视力:指用光学镜片矫正后所测得的视力。包括远距矫正视力和近距矫正视力。

4.视力不良:又称视力低下。指根据《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检查远视力,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低于5.0。其中,视力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视力≤4.8为中度视力不良,视力≤4.5为重度视力不良。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原因多见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以及其他眼病(如弱视、斜视等)。

5.近视:指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病理状态,其表现为远视力下降。

6.筛查性近视:应用远视力检查、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电脑验光(俗称电脑验光)或串镜检查等快速、简便的方法,将儿童青少年中可能患有近视者筛选出来。当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远视力<5.0时,通过非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等效球镜(SE)<﹣0.50D判定为筛查性近视;无条件配备电脑验光仪的地区,可采用串镜检查,当正片(凸透镜)视力下降、负片(凹透镜)视力提高者,判定为筛查性近视。

7.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睫状肌麻痹验光即通常所说的散瞳验光,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建议12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或有远视、斜视、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一定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确诊近视需要配镜的儿童需要定期复查验光。

(二)近视分类。

1.根据散瞳后验光仪测定的等效球镜(SE)度数判断近视度数,根据SE度数可以把近视分为低、中和高三个不同程度。

(1)低度近视:﹣3.00D≤SE<﹣0.50D(近视50~300度之间);

(2)中度近视:﹣6.00D≤SE<﹣3.00D(近视300~600度之间);

(3)高度近视:SE<﹣6.00D(近视600度以上)。

2.根据近视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又可以将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1)单纯性近视:多指眼球在发育期发展的近视,发育停止,近视也趋于稳定,屈光度数一般在-6.00D之内。其中绝大多数患者的眼底无病理变化,用适当光学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

(2)病理性近视:多指发育停止后近视仍在发展,并伴发眼底病理性变化的近视类型,亦称为进行性近视,大多数患者的度数在﹣6.00D以上。常见眼底改变有近视弧形斑、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

(三)近视的症状及危害。

近视的典型症状是远视力下降。其主要表现包括:

(1)远视力下降,近视初期常有远视力波动;

(2)注视远处物体时不自觉地眯眼、歪头;

(3)部分近视未矫正者可出现视疲劳症状;

(4)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和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特别是高度近视者,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新生血管和开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性增高,严重者导致失明。

三、近视防控适宜技术

(一)筛查视力不良与近视。

按照《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和高危因素,及时转诊与及早矫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开展视力不良检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戴镜视力(如有戴镜)、非睫状肌麻痹下屈光检查,视觉健康影响因素评估,有条件地区鼓励增加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测量,其中远视力筛查应采用《GB11533—国际对数视力表》。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一次;电脑验光采用的自动电脑验光仪应符合《ISO10342—眼科仪器:验光仪》的规定。

做好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与指导。筛查单位应当在筛查结束1个月内,按照筛查技术流程图(见图1和图2)反馈筛查结果,并提出精准预防近视指导或转诊建议。应当特别重视对近视儿童青少年的信息反馈和用眼卫生的指导;对怀疑远视储备不足(裸眼视力正常,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偏离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有近视高危因素者,应当予以高危预警,重点干预。同时,应当在1个月内将检查结果反馈学校,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数、分年级分班级的视力不良和筛查性近视率发生情况,并与上学年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图1 学龄前儿童视力屈光筛查技术流程图

图2 中小学生视力屈光筛查技术流程图

(二)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对0~6岁儿童和中小学生进行定期视力检查,参照《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结果记录表》(见表1),规范记录检查内容,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有条件地区可根据情况,增加眼外观、眼位、眼球运动以及屈光发育等内容。

及时分析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早期筛查出近视及其他屈光不正,动态观察儿童青少年不同时期屈光状态发展变化,早期发现近视的倾向或趋势,制订干预措施,努力减少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各年度《儿童青少年视力检查记录表》等视力健康档案,确保一人一档,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并与中小学生视力检查衔接。

表1 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结果记录表

省(市/自治区):□□ 地市(州):□□

县(区):□□ 监测点:□(1城;2郊)

学校名称(盖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