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市长李建明署名文章:创新发展理念 建设健康荆州—荆州政务—荆州新闻网

市长李建明署名文章:创新发展理念 建设健康荆州—荆州政务—荆州新闻网

时间:2021-04-16 13:34:20

相关推荐

市长李建明署名文章:创新发展理念 建设健康荆州—荆州政务—荆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08-08 10:53 -

编者按:健康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今年年初的市 两会 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健康荆州,让人民群众 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在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引起热议,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今天是 全民健身日 ,荆州日报特刊发市长李建明同志的署名文章,以期进一步深化创建理念,促进创建工作。

健康是一个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话题。早在19世纪,健康是指人个体无疾病、无残疾。进入20世纪,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渐深入,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个体四肢健全、生理上无病,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创建之初,就在其章程中将 健康 定义为: 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况,而非仅仅指人没生病或不虚弱 ,这标志着人们已形成躯体、心理、社会 三维健康观 。20世纪中后期,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人们开始用城市生态学理论研究健康, 健康城市 概念应运而生。到了21世纪,健康城市建设在我国蓬勃兴起, 健康湖北 建设在去年也正式启动。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程度越来越深,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一、用新视野认识 健康荆州

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建设健康城市是科学发展观最直接的体现。以一种全新、综合、多维的视角审视城市发展,健康荆州建设不失为一项最大的民心工程,对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幸福指数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健康荆州是城市发展的新内涵。健康是生命之基、幸福之源,是市民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健康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有人形象地将健康喻为数字 1 ,事业、家庭、地位、钱财是数字 0 有了 1 ,后面的 0 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没有 1 ,则一切皆无。衡量人生是否幸福的标准有很多,而健康永远列在第一位。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没有了健全的体魄与饱满的精神,生命就会黯然失色、生趣索然。城市是市民的家园,是人的健康的外部条件,维护和增进人的健康,就必须建设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城市,即健康城市。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城市的定义是: 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提出了更易被人理解的定义: 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这些定义,都突出强调了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的城市发展新本质。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城市发展的本质内涵,树立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的城市理念,积极建设健康荆州。

(二)健康荆州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纵观国内外的城市化进程问题,有两种不协调的城市化值得我们警醒。一种是 过度城市化 ,即采取 摊大饼 方式,加速城市、产业等规模扩张,造成自然资源被大量吞噬,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居住环境越来越差,严重威胁人的健康。另一种是 低度城市化 ,即不顾产业发展实际,不顾城市承载能力,大量吸纳农村人口,导致居民失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暴力犯罪等 城市病 。虽然上述两种方式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发展,但都使人类健康面临极大威胁,带来系列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城市科学发展,根据世界各国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经验和成果,公布了 健康城市10条标准 ,包括安全的自然环境、可靠的饮水饮食、全面的社会保障、健全的健康服务、完善的福利政策、互助的市民群体等方面。这些标准,有别于 过度 和 低度 的城市化,表明一座健康城市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基础,还要有健全的公共服务、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秩序,体现了有质量、有福利、有动力、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未来城市的美好愿景。当前,我们正在实施 壮腰工程 、加快荆州振兴,努力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 钢腰 、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和长江沿岸明星城市。实现振兴目标,就必须按照健康城市标准,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把健康城市建设作为荆州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解决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

(三)健康荆州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健康城市,并非 标新立异 、 叫卖概念 ,而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是一种世界性潮流。自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健康城市建设以来,全世界已有众多城市加入健康城市建设行列,既有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城市。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健康城市建设,上海、苏州、杭州、大连、张家港、克拉玛依被列为全国第一批6个健康城市试点城市,随后健康城市建设迅速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近百个大中城市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的构想,制定了健康城市建设方案,部分城市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成为我们学习借鉴的 范本 。

当前,就荆州而言,我们有基础、有条件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多项事业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近年来 四城同创 活动如火如荼,城市道路建设、社区环境整治、园林绿化和水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相继荣获 省级卫生城市 、 省级文明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称号,这些都为健康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我们要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全面深入推进健康荆州建设。

二、用新理念谋划 健康荆州

健康城市,不应是钢筋、水泥搭建的 积木 ,不应是拥堵、焦虑、犯罪叠加的 灾区 而应是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 生态系统 ,应是一个空气清新、河流清澈、绿化充足、设施齐全、保障可靠、生活安宁、市民文明的城市。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我们要调整城市发展思路,克服过去 重物轻人 倾向,以人的健康为根本,用 绿色发展 、 创新发展 、 普惠发展 、 安全发展 等理念谋划城市、建设城市,让市民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真正使城市成为广大市民的幸福家园。

(一)绿色发展。绿色,代表着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绿色发展是建立在有限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促进低碳增长。按照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先发展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产业。二是促进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不是消费 绿色 ,是一种带着环境意识的理性消费,要求尽量避免或减少消费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如在就餐时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使用环保购物袋,出行时使用便捷环保交通等。三是促进生态修复。低碳增长和绿色消费是要在能耗排放上做减法,生态修复是要在环境保护上做加法。要积极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发展城市森林、园林,修复河流、湖泊及湿地生态,不断完善城市的自然和生态功能,构筑城市的自然美和生态美,提升城市生态的综合承载能力。

(二)普惠发展。亦可叫 包容性发展 ,是所有人机会平等、成果共享的发展。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新需求和民生利益多元化、复杂化新趋势,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财力倾注在民生上,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康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惠民生。要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倾力念好 衣食住行、医教保业 八字经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产品供给,着力提升全民的幸福感,调动全民的工作和生产积极性,增强健康荆州建设的 幸福动力 。二是惠民利。要高度关注贫困人口、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实现公共分配向劳动者、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政策导向,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贫富差距,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增强健康荆州建设的 群体动力 。三是惠民权。要以利益协调为导向,切实维护群众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让群众生活得更加有尊严,增强健康荆州建设的 和谐动力 。

(三)安全发展。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全程安全、全员安全,它包括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社会安全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较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这说明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中国自古就有 人命关天 的思想,建设健康荆州,首先必须建设 安全荆州 、 平安荆州 、 和谐荆州 。一是保障生产安全。要时刻绷紧责任之弦、忧患之弦,盯紧重点行业和相关企业的安全监管,盯紧节假日、特殊时段、重大活动的安全监管,强化企业安全防范意识,坚决防止 带血 的GDP,确保生产领域长治久安。二是保障食品安全。要加强食品和药品生产、消费等环节监管,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查究的安全责任链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三是保障社会安全。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和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实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运行。

(四)创新发展。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健康城市建设是一项对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一个不断追求至善至美的过程,决不是一般性工作举措就能实现的工程,必须大力、大胆创新,用创新赢得尊重、用创新赢得成功、用创新赢得未来。一是要创新科技。当今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越来越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性力量。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组织研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整合科技资源,促进新技术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形成创新合力和内生动力。二是要创新环境。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弘扬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文化和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创新政务环境,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办事效率,让政府做好服务、企业做好市场。创新人才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激发舒心干事的活力。三是要创新管理。保持思想的先进性、科学性,创新管理方法、手段和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各类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创新管理制度。

三、用新路径建设 健康荆州

健康荆州建设是一个以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多层次建设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幸福工程、希望工程。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之所以愿意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要按照 五个人人享有 目标,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宜居环境,人人享有安宁秩序,人人享有积极心态,人人享有文明生活,积极建设生活品质之城。

(一)壮大健康产业。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健康产业则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基础、重要条件。建设健康产业要导入低碳、绿色、环保等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逐步把荆州建设成为产业发达、实力雄厚、健康发展的经济强市。

一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科技含量高、产品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可持续的健康产业。建设健康荆州,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以开发区为载体,依托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育种等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二是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健康服务业包括文化产业、旅游业、健身业、健康教育与咨询等与人的身心发展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绿色GDP、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产业。建设健康服务产业,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博考古、数字动漫等文化产业,以健康文化引领城市文明风尚,让文化软实力形成硬支撑。按照大旅游、大开放、大市场、大产业的思路,抢抓高铁通车契机,打好打响楚文化、三国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中医药养生、专业康复、护理服务、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不同层次、多种需求、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三是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是指安全、优质、营养、没有污染的食品。要充分发挥荆州自然条件优越的优势,以创建华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大力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严格执行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包装贮运标准,抓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标志认证,做大做强福娃、德炎、大明等农业化龙头企业和相应的产业集群,提高荆州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转化效益。

(二)优化健康环境。城市环境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现代城市素质之根本。建设健康荆州,要深入推进 四城同创 活动,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促进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品位显著提高,努力让荆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美,成为全省一流的宜居城市。

一是让基础设施更优。按照 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的要求,传承历史,操作现实,留白未来。要用国际视野、世界眼光,规划建设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和公厕、公园、公交等基础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生活需要。要用市场化的思路,突出抓好 畅通工程 、 清洁工程 、 截污工程 、 亮化工程 建设,改造升级城市道路,完善垃圾收运设施,加强城区内下水道、排污管网改造和建设,推进商业街区、标志建筑、景区景点亮化,为建设健康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二是让生态环境更好。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环保模范城为抓手,以城市绿网建设和水系保护为重点,着力打造绿色之城、清水之城。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精心建设一批城市生态林和道路绿带。继续按照 连江接湖、清淤截污、修桥铺路、显城露水 的思路,实施水系连通、生态补水工程,实现城绿水清、清水绕城、人水和谐。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煤烟、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加强污染整治,依法整治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环境污染。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改造,严格企业 三废 达标排放,促进清洁生产。

三是让市容市貌更美。以创建国家卫生城为抓手,推进 城管革命 ,扎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开展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重点专项整治,集中治理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 五乱 现象,切实改善市容市貌。按照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区协同、市民参与 的原则,推进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标准化考核,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健全健康保障。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形式,是民生之福,是健康城市的基石。建设健康荆州,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福祉。

一是健全 全民共享、覆盖城乡 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深入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让市民充分享有就业机会,并能体面有尊严的劳动。认真开展 充分就业社区 活动创建,重点帮扶 零就业家庭 失业人员和 4050 失业人员就业,消除 零就业家庭 。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把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仅让他们身入城市,而且心入城市。大力实施人才培训规划,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着力解决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和高端人才短缺问题。

二是健全 城乡统筹、全民覆盖 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是民生之福。要按照 城乡统筹、全民覆盖、一视同仁、分类享受 的原则,重点完善养老、医疗、住房等保障体系。在基本养老方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让市民老有所养。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加快推进 一卡通 ,切实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在住房保障方面,推进 居者有其屋 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由商品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人才公寓构成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租赁补贴等制度,推进绿色、环保、宜居的住房建设,逐步提高健康居住水平。

三是健全 多渠道、多层次 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依靠政府资源,广纳社会资源,全力搭建社会福利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会福利院、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和农村敬老院为依托的社会福利体系,精心为城乡困难群众编织 最后一道安全网 。

(四)培育健康人群。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培育健康市民是建设健康城市的根本。据调查资料显示,城市一般有近70%居民的身体属于亚健康状态,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发展中,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青思维、仇富恨官、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炫富斗富等不健康心态普遍存在,培育健康人群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一是强化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基本、基础和基层建设,建立以荆州中心医院和一医为示范、以县级医院为骨干、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居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巩固 县乡联动、乡村联动 的基层卫生一体化管理机制,力争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社区。建立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纽带、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疾控体系,健全居民健康档案,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提高重大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实施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深入推进 以机代牛 、卫生改厕、水利血防等工作,逐步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阻断目标。

二是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积极倡导 体育生活化 理念,以承办第十四届省运会为契机,制定实施人人参与的 全民健身计划 ,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引导市民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积极推进健康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引导市民树立健康意识,改变吸烟、酗酒、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和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三是强化城市健康文化建设。文化是城市之魂,城市化归根到底应该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城市化。要深化城市文明创建,重点培育自尊自信、科学务实、进取包容等城市品质,引导市民建立不唯上、不唯书、不人云亦云的主体意识,形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养成不图虚名、不事张扬、真诚友爱、虚怀若谷的健康心态。大力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让阅读成为城市的高贵坚持,用读书陶冶情操、滋养人格、愉悦身心,让更多的市民成为健康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五)构筑健康社会。城市即社会。社会健康,则城市健康。创建健康城市,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建设和谐荆州。

一是打造健康社区。广泛开展平安荆州宣传活动,全面提高市民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努力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更加注重政府决策科学化,严格执行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 五步走 的行政决策程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深入推进 四访促和谐 活动,及时发现和调处社会矛盾。大力推广 彭国珍服务队 、 雷锋互助社 和 居民说事 经验,完善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管 社区管理机制,打造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优良、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擦亮社区自治、社区服务品牌。

二是打造健康企业。强化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时刻崩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扎实抓好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和水上交通、校园安全(包括校车安全)、建筑等行业和领域安全。建立健全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展本质安全型企业。加强学校、车站、商场、歌厅、宾馆、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治,严防群死群伤重大事故发生。

三是打造健康饮食。强化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的责任,层层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动食品全环节、全方位、常态化监管。坚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制订生产技术规程、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突出抓好产地检测检疫。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质量监管,督促企业严把原材料进货、生产、产品出厂检验关,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加强食品流通市场监管,认真落实食品销售企业责任,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的召回、销毁、清退和公布制度。狠抓餐饮消费环节监管,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疫病和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作者系荆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