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非遗申报:有东西才申报 没有不要去造——访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非遗申报:有东西才申报 没有不要去造——访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时间:2020-12-15 09:31:52

相关推荐

非遗申报:有东西才申报 没有不要去造——访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在全国政协文艺界别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一言不发,始终坐在一边听发言、做笔记,他所关注的是事关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的重大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王文章从文化部艺术局研究室出道,曾在文化部戏剧处、艺术管理处、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任职。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他经验老道。

王文章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回应了此前学界关注的非遗申报“数量大、质量低”的问题。他告诉记者,根据至期间,文化部门针对全国非遗项目的排摸普查数据,各地统计上报的、“地方上自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达87万项,“但这个数据要重新归类,肯定有很多重复的。比如相邻两个县,报的可能是同一个非遗项目。”

确保国家级非遗“非人造”

王文章说,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非遗项目多是肯定的,在提高非遗项目质量上,文化部门主要靠“科学认定”规则。他尤其反对那些为了申请非遗,而蓄意造假的行为。

“处理申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地方喜欢‘人造’一个非遗项目。”王文章不赞同这种行为。比如戏曲中有一个“声腔剧种”,该剧种作为一个单独的演出形式已经失传,但“声腔”的特色和内容已被其他一些地方戏曲所吸收。有些地方为了申报一个非遗项目,专门为“声腔”剧种组建了一个演出团,重新“塑造挖掘”了一个人造非遗项目,被文化部门“反弹”了回去。

“非遗应该是你有的东西去报,没有的东西不要去造,科学认定,不能拼凑。”王文章说,近的时间,文化部一直在对上述87万个普查项目进行归类,并通过严格的“科学认定”方法,把那些质量不高的非遗申请弹回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