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精神文化自信的内涵 价值与实践——以湘西自治州土家族为例

精神文化自信的内涵 价值与实践——以湘西自治州土家族为例

时间:2021-12-04 13:16:54

相关推荐

精神文化自信的内涵 价值与实践——以湘西自治州土家族为例

永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延堃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先民从远古蒙昧时期披荆斩棘而来,所熔铸的生生不息、历久弥坚的民族精神文化,对于践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的民族文化自信逻辑,彰显民族文化自强价值取向,从而推进互为条件、基础的自信与自强实现互促共为具有重大意义和现实作用。

一、传统文化凝成血脉,把握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显性内涵

文化自信非无本无源。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文化自信不仅源于传统文化的血脉延续,也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同时也只能在文化传承中得以实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民族精神文化也都长成于不同劳动生产中,否认和割裂传统,就会导致民族价值理性混乱,造成“失根”。

不论巴人说、湘西北土著说、乌蛮说、賨人说等土家族族源的研究争论,湘西土家族能在历史演进中崛起,薪火相传、愈加兴盛,必然已完成盲目自然进化向自觉文化发展的转变,实现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在长期劳动和反复验证中孕育出强大精神文化,并在华夏民族间的交融中,多样系统、与时俱进和顽强持久地沉淀于民族血脉、民众意识。历史和现实表明,把握湘西土家族精神文化显性内涵,必须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扣湘西土家族战天斗地求生存谋发展的核心精神,遵循三个逻辑维度:

一是维系生存伦理,矗立道德高度:忠孝仁义。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伦理道德是民族内部团结的普适规范和最强纽带。重君爱国思想铭刻于土家人骨髓里,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明嘉靖时期,湘西土司抗倭获“东南战功第一”褒奖;清末“八国联军”入侵时,乾州厅土家族将领罗荣光主动请战,为国捐躯于天津大沽口炮台;抗日战争时期,湘西土家儿女投入救亡,在鄂酋、长沙、湘西等会战中捐躯无数。从祖先崇拜到“百善孝为先”的后代教育,从为孝子建祠立传到“忤逆不孝遭雷打”的憎恨,无不体现土家人崇孝重孝之风。仁义之慨从“是否对得起别人”“人要忠心、火要空心”等口语俚语和“赶仗”分肉见者有份、热情好客、相互帮工、助人危难等行为中可窥一斑。

二是应对生存挑战,树立行为深度:进取务实。胡炳章在《土家族文化精神》书中说:“不满生存现状也好,征服鬼神也好,其根本目的在于重新构建美好、善良、康宁、幸福的世界,这才是人们最终目标,也才是土家族人驱邪逐魅巫术仪式最高价值所在。它从更高精神层面上表达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该书还认为:“就土家族信仰文化而言,其主旋律乃是务实精神,即对群体或个体利益的渴盼和不屈不挠的追求精神。”诚然,不论是先民的艰辛创业,反抗压迫的生命抗争,还是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信仰文化,抑或是向神灵宣战的“斗龙求雨”、驱邪逐魅等巫术仪式,皆体现土家人进取务实精神。

三是实现与时俱进,确立开放广度:兼收并蓄。杨选民、杨昌鑫在《文化人类学的湘西文本—土家族苗族历史文化研究》书中认为,土家族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着开放传统的民族,土家族先民巴人,之所以能够在湘鄂渝黔边区发展壮大,就是因为走出了囿于传统的文化舞台。陈素娥在《诗性的湘西—-湘西审美文化阐述》书中说:“因为生存环境的压力,湘西审美文化既充溢着本土原始宗教文化的思想气息,又深刻地打上儒、道思想的烙印,具有阴阳相生特点,变现出气质上的兼容性。”胡炳章在《土家族文化精神》书中说,漫长的生存应战历史使土家人懂得只有勇敢投入多元文化交流中,才能成长自己,应对新挑战。

二、判断传统文化价值,彰显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价值是指事物的客观属性对人的效应、作用以及人对之的评价,文化自信源于对民族传统文化根基与精神的价值肯定。费孝通指出,文化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体系,人是体,文化是用,体用分明,这是个朴朴实实的观点,所以我称之为朴实的文化论。湘西土家族作为价值主体,将民族价值需求投射在民族精神文化上,彰显出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价值属性、特点和意蕴。

一是正向性价值。价值是正价值和负价值组成的对立统一体。正向价值,指事物价值对于社会生产力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是人类两种基本的认识,事物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必须从认识论、价值论中运用实践标准加以判断。湘西土家族精神文化产生于民众劳动中,并在劳动中发挥规范行为、凝聚人心、指导生产的强大功能,推动形成了一个愈加兴盛发达的民族。因此,不论事实或价值认识,湘西土家族精神文化本质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并在劳动中产生正向价值,既正确又实用。

二是主体性价值。价值就是人本身和人的自我完成,人本身即主体价值,人的发展即价值效应。精神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群众,也是个体的价值追求。湘西土家族所展示的道德追求、进取精神和开放心态,无不展示着民众追求幸福、公平和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展示着群众主体和个人主体的有机统一。

三是时代性价值。价值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精神文化虽极具生命力和稳固性,但随客观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变化,加上与多元文化的激荡磨合,精神文化会在一般价值观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风格、特征,更实更丰富的指导民族生产生活实践。

四是功能性价值。肯定价值存在性、客观性同时,要肯定价值主观性、功能性,肯定主体价值追求。建立并巩固民族精神文化自信,重点是在挖掘整理和理性审视体现民族精神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唤醒文化自觉,推进文化自强,促进社会发展。

三、弘扬传统文化价值,推进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自觉实践

自信铸就自强,自信基础上的自觉实践就是自强。正如没有价值追求,就没有价值存在一样,没有文化自强,文化自信就会失去自在自为意义。湘西土家族精神文化既能承载历史,更能激励现实、昭示未来,成为推动文化自强及富民强州的力量源泉。

目标上,首要服务富民强州大局,实现文化导向与实践目的相统一。发展是民族的第一价值追求。当前,各族群众紧密团结,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加快湘西州脱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奋斗。精神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血脉纽带,是民族进取向上的不竭动力。为此,民族精神文化导向的首要之责,就是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的融合提升中,为富民强州实践提供强大的文化条件、思想基础、精神支撑。相对而言,民族精神文化的价值主张、舆论导向更具心理接近性、过程高效性、群众普适性、形式灵活性、效应深远性,因为民族精神文化从自身的土壤中长出来的,必须要加以广泛运用。

内容上,丰富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实现宣传教育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现实原因,民族文化保护与弘扬在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处于两难境地,湘西土家族对于自身文化的传承存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当代青少年人中表现较为明显,会讲土家族语言的越来越少,民族服饰也是很少穿着。为此,丰富民族精神文化内涵,需要宣传教育与学术研究并重,做到在宣传教育中主动研究,在深化研究中同步宣传,做到学术研究支持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反哺学术研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特别要立足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平台,以及文化资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各级各类文化保护名录成功的机遇,加强民族文化资源调查和抢救,深入研究和总结提炼民族文化思想价值。同时,以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业为主线,舞活民族文化进机关、学校活动龙头,创新民族文化事业、产业发展载体,弘扬和升华民族精神文化。

形式上,推进多元文化互融共通,实现本体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促进。开放包容是湘西土家族的优良传统,借鉴吸收先进文明,不仅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由之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着力实施教育、文化、科技兴州战略,不断改善群众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切实保证精神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图/卢瑞生)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刘亚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